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散文|人之初,性本惰 王志翔

2023-01-08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趨日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散文|人之初,性本惰 王志翔

文/王志翔 圖/網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話出自《三字經》。《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可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而我覺得改成“人之初,性本惰。”,對我來說卻也非常貼切。

“惰性”一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而且誰也曾或多或少的與其照過面、過過招、反覆掙扎過。我是有切身體會的,自古以來,老祖宗就教育我們“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先人們是希望我們克服人的惰性,具備不懼嚴寒,不畏酷暑的堅強品質。謹遵千年古訓,上高中時我曾給自己定了計劃:每天晚上堅持跑步,做有氧運動,鍛鍊身體。開始很長一段時間熱情似火,幹勁十足,偶遇雨雪天氣,無法鍛鍊,還總覺得心裡空落落的,跟少點什麼東西似得,渾身不自在。第二日天氣放晴,接著鍛鍊,又會馬上生龍活虎,神清氣爽,說不出的舒服。中間偶爾偷懶懈怠,斷斷續續也算堅持了下來。習慣成自然,這種習慣一直保持到大學畢業,我天真以為好習慣會伴隨我一輩子,但不曾想參加工作一段時間後,因為種種因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終是丟掉了,現在想想甚是可惜。

鍛鍊如此,寫作亦是如此。“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懷著教書育人的崇高情懷我登上了三尺講臺,光陰荏苒,轉眼這已是我走上工作崗位的第十九個年頭。像所有老師一樣,從第一次站上講臺的惶恐不安,到今日的自信從容,我既感到這份職業帶來的無比幸福與無上光榮,同時也倍感肩頭責任重大。

“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須有一碗水,甚至是一桶水,因此不斷地磨礪自己,給自己充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寫作,一起進步,生活的不亦說乎!後來領導委以“重任”,讓我兼管學校的宣傳工作,陸陸續續寫了很多新聞稿件和文章,發表在《牡丹教育》和《菏澤教育》上,收穫了一些榮譽,也曾以為會在寫作的路上策馬揚鞭、奮勇前行,不想也因為種種因素,半途而廢了,又甚是可惜!

種種因素,又是種種因素,很多事情都是因為這與生俱來的“惰性”,沒有堅持到底。荀子曰:“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我們給自己找了很多的藉口,很多的臺階,竊以為沒有人能夠完全抵抗他的魔力。當我們發現我們很難對抗他的時候,就會不自覺的舉起白旗,甘願成為他的俘虜,每次被惰性打敗後就會感覺很沮喪。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定好的計劃,常常因為“惰性”的作怪,患上了拖延症,甚至是到最後無法完成。他不斷的在你耳邊喊你停下,讓你住手,告訴你就算遲一會,慢一點,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需要那麼著急。久而久之,我們最終就會像溫水中的青蛙,在不疼不癢的、甚至很舒服的環境中放棄戒心、漸漸死去。

近些日子,接觸了李虹昌先生創立的葵邱書院,一開始還只是以為捧個人場,大家熱鬧一番終歸於平靜。不想李先生是個才華橫溢、銳意進取有大格局的人,群內同仁也是才氣逼人、妙筆生花。我深深地被大家的真知灼見和創作熱情所感染,反思自己:以前鍛鍊和寫作也曾堅持了很長時間,為何後來惰性就興風作浪了?“道不同不相為謀道,志不同不相為友。”,有所謂種種因素的原因,但我覺得更多應是缺少志同道合者。以前鍛鍊和寫作時,身邊不乏同行者,大家互相鼓勵、攜手並行,因而走的遠些,行的穩些。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缺失,惰性便乘虛而入了。

對我來說,人之初,性本惰。我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叩問內心:敢問路在何方?一個來自心底的聲音:路在筆下!

【作者簡介】::王志翔,高階語文教師,對文學痴心一片,部分作品曾在《牡丹教育》、《菏澤教育》、《現代閱讀》等刊物上發表。

散文|人之初,性本惰 王志翔

葵邱書院 投稿郵箱:kuiqiushuyuan@163。com

壹點號葵邱文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