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023-01-03由 好書天天伴 發表于 農業

沙田起義發生在哪裡

在廣州市荔灣區沙面島附近,有一塊視野開闊的水域,珠江三段河道在此交匯,煙波浩渺、景色怡人,人們給此處取一個美麗的名字——白鵝潭。

白鵝潭的名字,來自明朝農民起義領袖

黃蕭養

的傳說。黃蕭養在起義失敗後,被官兵追殺,他乘船逃到這塊水域。這時,有兩隻美麗的大白鵝騰空而起,揹著黃蕭養消失在遠方。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

黃蕭養起義的原因

黃蕭養(?-1450年),出生於一個佃農家庭,家境貧寒。他為人豪爽,喜歡結交江湖義士,在底層人民中具有很強的號召力。正統十四年(1449年),黃蕭養組織了這場極具影響力的武裝起義。

為什麼會爆發這次起義呢?

首先,從全國形勢來說,是明代中期政治腐敗的表現。

正統七年(1442年),王振掌權後,明朝朝政開始腐敗,國勢漸衰。這時期社會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皇帝和地主階級各階層劇烈的土地兼併和賦役、地租的加重,全國範圍內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影響力比較大的有正統十年(1445年)浙江葉宗留起義,正統十三年(1448年)福建鄧茂七起義。

明正統十一年(1446年),珠江三角洲一帶爆發洪災,不少農民顆粒無收,但朝廷仍然稅賦不減。黃蕭養於是帶頭抗糧抗稅,結果吃了一場人命官司,鋃鐺入獄,後逢大赦出獄,他於是到沿湖地區給鹽商當幫工,為鹽商為牟利,還參與了武裝私運,於是被押送到廣州司監囚禁。越獄後,他就著手組織起義。

清代戲劇《黃蕭養回頭》中,這樣形容當時的政治形勢:“牝雞司晨操權柄,奸雄當道遍朝廷。漦龍流毒乾象暗,狡兔生存走狗烹。”

其次,從廣東的形勢來說,是當時沿海一帶階級矛盾激化的表現。

在廣東沿海,常有漲沙而成的沙田,這種沙田最初都不在地冊,沒有稅負,所以常有農民來此墾荒,將一塊塊荒地變成了肥沃的農田。但是封建地主階級要將其據為己有,於是便發生地主豪強“佔沙” 的行為。

所謂“佔沙”,就是地主們侵佔沙田,然後將沙田租給“沙頭”,由“沙頭”僱傭佃戶耕種。明代南海縣大官僚霍韜曾告誡後輩:“沙田不許再作了…… 田業愈多,罪惡愈大。”

由於“佔沙”等行為,農民與官僚地主階級的矛盾愈發激烈,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時有發生。

黃蕭養起義的隊伍中 ,除了農民,還有漁民、鹽丁、手工業者,他們都處於社會底層,被剝削到走投無路,才加入到起義隊伍。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廣東有一些流動漁民,舉家在船上生活,被稱為“疍家”。官府不把他們入冊,死後不準在陸地埋葬,有沙田民歌唱道:“沙田疍家水流柴,赤腳唔準行上街,苦水鹹潮浮爛艇,茫茫大海葬屍骸。”於是,疍家成為了官僚階層剝削的物件,在黃蕭養起義時,疍家漁民配合起義軍進攻。

鹽丁,也稱灶丁,是黃蕭養起義軍的另一支力量。鹽丁的生活十分辛苦,從採薪、築圍到出鹽,工作十分繁重,有時會因陰雨,終年勞苦無所獲。

一些手工業者,比如木石匠和採樵販賣者加入了起義軍隊伍。據《香山縣誌》記載,起義軍圍攻廣州時,工匠們的手藝派上了用場,他們制雲梯、呂公車攻打城池,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促成了黃蕭養起義的爆發。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

黃蕭養起義的過程

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一天,在獄中的黃蕭養,發現自己睡的竹床有竹葉長出,同獄的囚犯認為這是逃生的吉兆。於是,黃蕭養立刻鼓動獄友共謀越獄。同年三月的一個夜晚,黃蕭養越獄成功。

兩個月後,黃蕭養回鄉招兵起義。五月,在赤崗出海口一帶將攔截的官兵打敗,當場殺死統帥,轉到南海番村召集人馬,修造船隻訓練隊伍。當地老百姓聞風歸附,隊伍不斷擴大,準備擇日攻打廣州。

六月中旬,黃蕭養在南海縣衝鶴堡橫崗二龍山前祭旗起義,自號“天威將軍”。他們順利地攻下桂洲、逢簡、馬齊、龍江、新湧口、太艮堡(今順德大良),並以太艮堡為根據地。

八月中旬,黃蕭養開始了規模空前的

“拜佛(山)劏羊(城)”

行動。八月二十七日,黃蕭養親率300艘戰船,直接進軍廣州。沿途官兵節節敗退,起義軍聲勢大振,直抵廣州城下。水軍進軍南門,陸路則進軍西關,對廣州城形成水陸夾擊之勢。

廣州城內的官軍力量單薄,於是向朝廷求援。明朝都指揮使王清奉命由高州統帥200餘艘戰船和5000名官兵馳援廣州,在路上被預先設伏在此的義軍突襲,全軍覆沒。廣西總兵張安奉命帶兵解圍,陷於義軍數百艘戰船的重圍之中,張安墜水身亡。

黃蕭養從這兩次戰役中奪得了大量軍械,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10萬多人。同時,派往新會、香山一帶的義軍協同作戰,佔領了石岐、新會、東莞等地,軍威大振。當時,由於土木堡之變,朝廷人心惶惶,無暇顧及南方地區。十月,黃蕭養

建立“大東國”,自封為“順民天王”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廣州被圍,即位不久的景泰帝十分震驚,任命都督同知董興為左副總兵,調廣西“狼兵”策應,又調江西、南京各2000名官兵馳赴廣東董興統帥,還命侍郎孟鑑贊理軍務,右僉都御史楊信民南下“招撫”。

楊信民一到廣東,即派人到義軍營中將官府疑為“賊”的關押者釋放出獄。他下令開啟城門,讓居民得以進出廣州,還刻制散發數萬份“押印公據”,聲言即使做了強盜拿著公據也可免罪,還可以進城就食。

在董興“剿”、楊信民“撫”的兩手政策下,起義軍戰鬥力銳減。

1450年4月11日,起義軍與朝廷官軍在珠江展開水戰,董興統江西、兩廣等地“狼兵”三萬餘,船五百艘,直撲五羊門外。起義軍雖然有人數優勢,但裝備和素質遠遠不如官軍。雙方激戰五晝夜,黃蕭養始終身先士卒,十分勇猛,並在戰鬥中犧牲。

黃蕭養起義:明代南粵大地的一場動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

黃蕭養起義的影響

首先,黃蕭養起義迫使朝廷反思危機的根源,加強整頓吏治。

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命令廣東左參議羅崇本整頓吏治,發現官員有霸田奪產者,文職六品以下可以直接拿問,五品以上則具奏拿問。同時,實行了按稅負輕重、人丁多寡負擔徭役的稅負政策;同時,停止了廣東地方官員的“朝覲”。

其次,由於黃蕭養起義,迫使明朝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維持統治,加強政府在當地民眾心中的權威。

統治者抓住祭祀,強調了朝廷的地位,明代宗朱祁鈺寫匾“法界大開正直真武殿從人壽,神光普照兆民家奸邪不爾私”,以皇帝的名義肯定了佛山北帝的正直無私,將佛山祖廟從一般的社群香火升為官方祭祀,從此祖廟的地位大大提升。

黃蕭養起義促成了“順德”的誕生。當時,廣東的版圖上並沒有“順德”之名。順者,順天之德,朝廷在珠三角西南部設順德縣,可見其用心良苦。

再次,黃蕭養起義在文化方面影響深遠。

在民間,很多人將黃蕭養視為英雄,他被賦予神話色彩,關於他的許多民間傳說仍然流傳至今。除了人們熟知的“白鵝潭”的故事,南粵一帶還流傳著“大石沉底,白鵝浮游,三十年後,蕭養回頭”的民謠。

清光緒年間,在廣東省還有《黃蕭養回頭》的粵劇流傳,寫黃帝命黃蕭養投生,從事救國運動,“雪國恥,報國仇”,以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階級的壓迫,可見黃蕭養起義在民間的影響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