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2022-12-31由 交匯點客戶端 發表于 農業

單位面積產生的效益叫什麼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今年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發起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倡議20週年,也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與保護工作啟動10週年。自2012年起,中國農業農村部組織開展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工作。截至目前,江蘇的吳中碧螺春茶果複合系統、高郵湖泊溼地農業系統、泰興銀杏栽培系統、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無錫陽山水蜜桃栽培系統、宿豫丁嘴金針菜生產系統、啟東沙地圩田農業系統、吳江蠶桑文化系統共8項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這8項璀璨農耕文明有什麼樣的共同特點?又各有什麼特色?如何更好地發揮它們的價值?記者採訪了各方專家,聽他們暢談對農業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利用和未來的發展規劃。

千百年積澱,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農業文化遺產為什麼重要?農業農村部全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社科重大招標專案首席專家、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盧勇表示:“農業文化遺產不僅承載了農業發展的歷史,而且啟示著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傳統農業技術中凝聚著無數前人的智慧,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這8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最晚到清朝末年,千百年的歷史積澱,使它們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可以說,先賢的智慧在這方水土上生根發芽。”中國農業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研究館員、農業農村部全球/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徐旺生對記者說。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吳王僚八年(公元前519年),吳、楚兩國就發生過因為邊境女子爭桑引起一場戰爭的故事。兩邊的採桑女因爭奪桑葉發生糾紛,引發起邊民衝突。楚平王聞訊大怒,即派兵攻伐。吳國當然也不甘示弱,派公子光(即後來的吳王闔閭)伐楚。一場蠶桑大戰,結果吳國獲勝,佔領了楚國的鐘離和居巢。

“這說明春秋時期,栽桑養蠶已成為長江中下游的吳、楚、越等國比較重要的經濟產業。吳江處在當時吳越交界的地帶,蠶織己有初步發展,可見吳江蠶桑文化系統已2500多年的歷史。”中國農業博物館農業歷史研究部賈浩說。

隋煬帝時,隨著大運河的開鑿,南北經濟文化更加得到交流。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後,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步南移,江淮地區得到迅速發展。有4處遺產最早的記載就是產生於這個時期。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據賈浩介紹,吳中洞庭山自古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是茶果生產的理想之地,唐代茶聖陸羽曾多次在洞庭山考察茶事,並在《茶經》中對洞庭茶有過明確的描述。在《新唐書地理志》上也有洞庭山進貢桔子的記載,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每年都親自挑選洞庭山的“洞庭紅”桔子進貢。由此可推斷,洞庭茶果間作系統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在這個系統中,茶和果共生共榮,形成了獨特的茶果生產體系,產出了一代名茶——碧螺春。

“高郵湖泊溼地農業系統同樣形成於唐朝時期。”賈浩說。唐朝時,作為高郵地區政治、經濟中心的高郵湖區新開多個堤塘,有“高郵七陂(塘)”之說。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高郵“有堤塘,溉田數千頃,元和中,節度使李吉甫築。”從“溉田數千頃”可知,七陂(塘)對高郵湖區的農業有著巨大的保障作用,除漁業、種植業外,當地農民還積極開展養鴨、養鵝等水禽生產,農牧漁的農業生產格局基本形成。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可以追溯到中唐,宋代開始興盛。唐代宗大曆年間,淮南節度判官李承主持築建的“常豐堰”完工,自鹽城至海陵,由南至北,長200餘里,有力地推動了今興化一帶農耕經濟的飛躍發展,興化地區的垛田大面積出現。到了宋代,北宋天聖元年范仲淹任興化知縣,在“常豐堰”的基礎上築成“范公堤”,進一步推進了垛田地區經濟的發展。此時興化已出現成千上萬塊四周環水的島嶼狀田地,用來種植作物。據考證,泰興三陽村皂角組的一株銀杏樹樹齡達1300多年,樹高35米,主幹需五六個成年人張開雙臂合抱才可抱過來。“這說明,泰興銀杏栽培歷史不會晚於唐朝。”賈浩說。

此外,其他幾個入選的傳統農業系統同樣歷史悠久。在無錫民間,宋代已有家前屋後種植水蜜桃的傳統,無錫市惠山區陸區鎮陸墟橋建於南宋理宗寶慶三年(1227年),橋聯“雁齒雲排紅迷桃岸,鴨頭春漲綠浸柳堤”可證當時桃紅柳綠的場景,這就是今天無錫陽山水蜜桃農業系統的由來;宿豫丁嘴金針菜,其最早文字記載可考始於萬曆《宿遷縣誌》(1577年)中;啟東沙地圩田農業系統是由晚清愛國實業家張謇從農田水利、種植佈局、農耕習俗到民居格局和民俗文化諸方面統一規劃設計建造的。

江蘇地理與氣候,誕生了發達的耕作系統

“長江流域是我國農耕文明起源地和農耕文化重要傳承地,江蘇農耕歷史源遠流長,得益於跨越南北、濱江臨海的地理優勢和四季分明的優越氣候,擁有豐沃的水土資源和豐富的物種資源,在此基礎上誕生了發達的農業經濟和農耕文明。”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處長孟德富說。

在高郵湖溼地,灘塗河溝交錯、港汊縱橫。湖蕩裡,岸芷汀蘭鳥鶯囀;稻田中,魚蝦穿浮鴨戲水;葦叢中,白絮飄零野鴨飛;堤壩上,淡淡邗溝楊柳煙……整片溼地就是人、畜、樹、草、獸、鳥和諧共生的立體畫卷。

“高郵湖泊溼地農業系統、興化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吳江蠶桑文化系統、啟東沙地圩田農業系統這4項遺產共同特點是‘複合農作’,是對水陸環境的合理利用,使農作物、魚蝦、雞鴨等優勢互補、‘合作共贏’,都能增產增收。”盧勇教授說。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陳加晉介紹,高郵湖泊溼地農業系統的核心技術是魚鴨蟹稻結合的立體式農作。鴨子在水稻田裡覓食和嬉戲,大閘蟹和各種魚蝦也在蓬勃生長,它們以水草及鴨糞分解出的微生物為食,排洩物又成了水稻的天然肥料。魚、鴨、蟹的頻繁活動還能幫助稻田土壤保持鬆軟,有利於水稻根系的生長,為水稻的豐產豐收提供保障。在湖區陸地和水陸交錯空間內實行稻鴨共作,在水體空間中實行鴨、魚、蟹混養,這樣一個從水上到水面再到水下的完整生態迴圈。

2009年,在一次地方考察中,盧勇教授偶然發現了興化垛田的“萬島聳立、千河縱橫”這一獨特的土地利用方式與神奇景觀,當時興化垛田還鮮為人知。為此,盧勇教授經過深入的研究與長期的宣傳,引起了社會的關注與認可。

“興化垛田是一個農業、林業、漁業複合的農業系統。這些垛田或方或圓或寬或窄或高或低或長或短,形態各異且大小不等,大的兩三畝,小的只幾分、幾釐田;四面環水,垛與垛之間各不相連,形同湖中小島。”盧勇說,“傳統的罱泥、扒苲、攪水草等技藝培育了肥沃的垛田,垛上尤其適合種植蔬菜,與傳統的糧食作物相比,種植蔬菜經濟效益更高;河溝內則透過放養魚蝦蟹苗,充分利用水資源,發展漁業。使地上和地下的空間得到充分的利用,在保證長期生態效益的前提下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據南京農業大學金善寶農業現代化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伽紅凱介紹,江蘇吳江蠶桑文化系統,主要由稻作、蠶桑和漁業三部分構成,系統內稻田、蔬菜、魚蟹、桑地,種養結合,環環相扣,相互依存,形成水下和陸地互為迴圈的人工生態系統。該系統以源遠流長的生產歷史、獨特的蠶桑種養技術、綠色的農業生產方式、巧奪天工的絲織技藝為特徵,積澱了厚重的蠶桑絲綢文化底蘊,鑄就了獨特的地域名片。

“啟東是典型的沙地圩田農業體系,沙地農業的(種植)特點就是多元多熟,間套夾種。它的模式很多,一般是蠶豆中間套種玉米,玉米棵間種植赤豆,各種植物之間高矮搭配,生育期長短搭配。提高了它的複種指數,我們的複種指數達到了3,也提高了單位面積的產量和經濟效益,經濟效益較普通模式高了兩倍。”啟東市沙地圩田農業系統研究專家項覺生說。

洞庭山茶果間作系統有類似的特點——茶和果共生共榮。“茶園裡茶樹、果樹枝椏相連,根脈相通。”蘇州市吳中區洞庭山碧螺春茶業協會秘書長葉國平說,“果樹花粉、花瓣、果子、落葉等落入土壤,茶樹可以從土壤養分中吸收果香、花味,這種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洞庭山碧螺春茶獨特花果香的優良品質。”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生產、生活的實踐積累,蘊藏著傳統的生態農業知識與技術精髓,至今仍閃爍著智慧之光。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宿豫丁嘴金針菜之所以優質,適時採收是保證金針菜優質的必要條件,過早則弱,過晚則過,只有經驗豐富的菜農才能準確掌握金針菜採摘的最佳時機。宿遷市宿豫區大興鎮六里村大烏嘴金針菜蒸餾加工廠指導技師馬鳳英說:“每天早上五點半準時到地裡去摘菜,到八點半左右,我們就有人專門運輸,送過來在這邊蒸。金菜是土灶蒸的,水溫控制在100度到80度,再慢慢燒麥秸稈,燜15分鐘,由青變到黃就可以晾曬了。送到晾曬場,放在簾子上曬,保質又能保色,保持口感,這些都是我們傳統的做法。”這種加工方式,環保又便捷,隱藏了古人的大智慧。

泰興銀杏樹壽命綿長,10-20年才能開花結果,公孫樹由此而得名,意思是“公植樹而孫得實”。泰興的銀杏樹造型奇特,分枝呈倒傘形蓬勃向上,這是因為當地農民在200多年前獨創了人工嫁接技術,不僅可以提前結果,而且可以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我們這個地方的老百姓普遍掌握了特有的嫁接技術以及人工授粉技術,所以說我們白果品質非常優良。”宣家堡古銀杏森林風景區管理中心綜合科科長戴前進說。

一株合格的水蜜桃樹三年結果,五年後才是盛果期,陽山水蜜桃必須精耕細作長達五年才能結出優質味美的果實。這是一場時間與耐心的考驗。

“我們的陽山水蜜桃從建園開始就特別的講究。首先,品種必須要符合陽山水蜜桃的特點,皮薄、肉細、柔軟、多汁、香甜、可口,我們才會選用。”趙逸人是陽山水蜜桃桃農協會秘書長、高階農藝師,從事水蜜桃生產研究40年,致力於水蜜桃栽培技術的研究推廣。她說:“在施肥的時候,優質有機肥包括腐熟的農家肥菜餅,豆餅,黃豆粉,加生物有機肥和中微量元素,黃豆粉用得很普遍,每株6—10斤,保證它的根系能夠吃得飽飽的。”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長久以來,豐富的水資源、優良的土壤條件、世代相傳的栽培方式,精湛高超的加工技藝、孕育了多樣而優質的農產品。

碧螺春具有“條索纖細,捲曲成螺,茸毛遍體,銀綠隱翠”之外形及“湯色碧綠,清香高雅、入口爽甜、回味無窮”之內質,被譽為“茶中仙子”和“天下第一茶”;高郵湖的“雙黃鴨蛋”蛋白如璧玉、蛋黃似瑪瑙,珠聯璧合,堪稱一絕。“高郵湖大閘蟹”的腿長肚亮、黃多脂厚,雙雙被評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啟東沙地圩田誕生了青皮長茄、洋扁豆、綠皮蠶豆、沙地山藥、蘆稷等地理標誌農產品;泰興銀杏營養豐富,藥食俱佳。果大殼薄,果仁飽滿、漿水足、糯性強、貯藏期久,各項資料和品質都為全國之冠;興化垛田是久負盛名的蔬菜之鄉,並培育出了興化香蔥、興化油菜、興化龍香芋“三大”地方特色優勢農產品。興化荷藕、興化大閘蟹、興化大青蝦、興化小龍蝦等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或地理標誌商標;無錫陽山水蜜桃,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果形大、色澤美,皮韌易剝、香氣濃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有“水做的骨肉”美譽,《華爾街日報》稱讚為“世界上最美味的桃子”;宿豫丁嘴金針菜在東南亞各國尤負盛名,被譽為黃花菜中的珍品。

蘇州市吳江區是我國絲綢文化發源地之一,素有“絲綢之府”的美譽。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絲綢紡織產業鏈,千億級市場、千億級產業、千億級企業齊頭並進,正朝著打造世界級絲綢紡織產業創新叢集目標闊步前行。

在利用中傳承,續寫美麗鄉村故事

多樣化的農業文化和豐富的農業文化遺產,承載著歷史文化和記憶的“細胞”。堅持在發掘中保護,在利用中傳承,我省農業文化遺產“金名片”越擦越亮,不斷續寫美麗鄉村的故事。

“農產品深加工的發展,能提高農業整體行業競爭力,開拓農產品新市場,為農業的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加快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程序。”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農村社會事業促進處副處長馬天抒介紹。

江蘇8項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現在進行時:讓農耕文明的“活化石”活起來

在對銀杏的開發利用中,泰興當地還發展出獨特的銀杏加工產業。銀杏木質結構勻稱,不翹不裂,富有韌性和特有的抗菌功能,素有“銀香木”之稱。作為當地的“名人”,成進華的銀杏砧板加工遠近聞名。2014年,成進華開始做銀杏砧板加工,第一年就賺了60多萬。目前,每個月大約3000單的銷售量,每年的銷售額可以達到600萬元,同時帶動周邊鄉親共同致富。

垛田傳統農業系統因獨特的島狀耕地,充足的養分,再加上垛田農民豐富的種植經驗,使得當地盛產的龍香芋、香蔥、生薑等蔬菜種類多、品質好、產量高,也促使了蔬菜加工業迅速發展起來。據興化市現代農業發展服務中心蔬菜園藝科科長陳春生介紹,目前,興化已成為全國重要的蔬菜脫水加工基地,現有果蔬脫水加工企業61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6家,泰州市龍頭企業16家。其中80%的脫水蔬菜加工企業位於垛田街道、興東鎮。

目前,宿豫區大興鎮金針菜產業初步形成了以丁嘴金菜產業園為龍頭的一二三產融合的發展模式,宿豫區大興鎮二級主任科員倪陸軍告訴記者:“全鎮年產鮮菜600餘萬斤,可加工乾菜100萬斤,帶動2000餘人就業,人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

入選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地區,在加大保護的同時,政府還透過農旅結合實現產業化梯度發展,彰顯出農業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

“堅持把生態和旅遊結合起來,把資源和產品對接起來,把保護和發展統一起來,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旅遊發展優勢,著力打造成蘇中地區乃至全國知名的‘生態旅遊勝地、休閒養生福地’。”據宣堡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周鑑介紹,宣堡鎮作為江蘇泰興銀杏種植系統的核心區,江蘇古銀杏群落森林公園落戶在此,面積達400公頃,進一步擦亮“中國銀杏第一鎮”生態名片。

興化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旅遊規劃發展科負責人李斌表示,圍繞千垛景區,將持續擴大千垛菜花旅遊節、品蟹賞菊旅遊季等節慶活動品牌影響力。制定釋出興化鄉村旅遊主題遊線路,配套獎補政策,目前日均組團遊客逾500人,高峰期達1300人,有力拉動了鄉村旅遊經濟發展。

蘇州市吳江區啟動的一大波文旅專案,勾勒出“千年古鎮田園鄉村絲綢生活”美麗新圖景。“震澤鎮舉辦的旅遊文化節,包括‘蠶花節’‘長漾之約’等活動,蠶桑文化研學等旅遊產品,內容豐富多彩。盛澤鎮舉辦的蠶桑文化旅遊節,讓古老絲綢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為遊客提供了一場精彩的文旅盛宴,帶動了當地物流、生產、就業、旅遊等多領域的快速增長。”吳江區農業農村局馬斌斌副局長說。

自2002年以來,蘇州市吳中區以洞庭山碧螺春品牌串聯鄉村旅遊節慶活動。蘇州市吳中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楊青說:“先後舉辦了炒茶能手擂臺賽、‘碧螺姑娘’評選、洞庭山碧螺春茶拍賣會和‘蘇州洞庭山碧螺春茶文化旅遊節’等活動,推動茶經濟與旅遊產業聯動發展。”

據高郵市農業農村局凌高玉局長介紹,在全域旅遊品牌打造上,高郵市以具有地標意義的高郵雙黃蛋為由,抓住中國人“成雙”喜好,借用高郵名人秦少游“兩情久長”的願景,植入“既文化又文明,必好事成雙”的理念,提煉出“好事成雙在高郵”旅遊IP,打造“好事成雙,郵(You)你更好”的旅遊品牌。

“我們將逐步還原100年前啟東農村的環境風貌,展現啟東成陸以來先民的生活場景,讓不諳稼穡的後輩們在體驗沙地圩田農業系統的文化中受到較好的傳統教育,知曉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啟東農業農村局局長陸健對記者說。

“勤勞智慧的江蘇先民因地制宜創造的稻作、圩田、桑基魚塘、茶果間作等耕作系統,對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兩漢文化、吳越文化的興盛產生深刻影響,在我國的農耕文化發展史上擁有一席之地。”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朱國兵說,“這8項遺產蘊含著傳統農耕文化的精髓,是中華農耕文明的‘活化石’,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恆價值和獨特魅力。”

朱國兵表示,要從江蘇實際出發,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注重科學利用和價值提升,讓“活化石”在新時代釋放新的活力。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楊民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