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河南發力打造雙迴圈戰略支點

2022-12-31由 頂端新聞 發表于 農業

什麼是雙迴圈經濟戰略

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河南發力打造雙迴圈戰略支點

頂端新聞特約專家 高亞賓

高鐵被譽為我國“新四大發明”之首。隨著濟鄭高鐵濮陽段的開通,標誌著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高鐵網的“最後一筆”圓滿畫完,河南將成為全國率先提出、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的省份,這不僅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起到重要支撐作用,也對全國經濟發展戰略佈局和促進新時代中部崛起都有重要意義。

推動河南由區位交通優勢轉變為樞紐經濟優勢

區位交通優勢歷來是河南的傳統優勢,擁有普鐵、高鐵雙“十”字鐵路樞紐,全國“十縱十橫”綜合運輸大通道中有5個經過河南。鄭州作為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鐵路網的心臟,一直以來被稱為火車拉來的城市。

2011年河南在全國率先提出建設以鄭州為中心的“米”字形客運專線樞紐,“十三五”以來,全國又有10多個城市提出打造“米”字形高鐵,如武漢“米”、西安“米”、合肥“米”、南京“米”、重慶“米”、長沙“米”……這些城市要麼是國家中心城市,要麼是省會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

在新發展格局下,隨著網際網路和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樞紐的帶動能力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以中心城市為龍頭的樞紐經濟之爭成為當前新一輪區域競爭的焦點。

今天,鄭州“米”字形高鐵在全國率先建成,1小時高鐵圈覆蓋全國3億多人口、2小時高鐵圈更是覆蓋近7億多人口,立足鄭州、輻射周邊,發展壯大樞紐經濟,一方面,有利於持續提升“暢通水平”,鞏固提升鄭州樞紐地位,嵌入全球創新鏈條和體系;另一方面,有利於大力發展“樞紐+”,促進“要素集聚”變“產業叢集”,做大做強樞紐偏好型產業叢集,為實施優勢再造戰略奠定堅實支撐。

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河南發力打造雙迴圈戰略支點

△圖源:@鄭州鐵路

加快都市圈和沿線城市一體化發展

都市圈介於城市和城市群之間,是促進資源要素跨行政邊界流動的重要空間維度,既能強化城市群的核心引擎作用,也能放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目前,全國九個國家中心城市和杭州、南京、長沙等省會城市,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帶動都市圈、都市圈引領城市群、城市群支撐區域協調發展的空間動力機制。

河南米字形高鐵的全面開通,覆蓋鄭州都市圈“1+8”城市群,進而拓展延伸覆蓋到其他省轄市區,這將大幅縮小各個城市之間時空距離,讓資本、技術、人才、資料等生產要素和物質資源的流動性大大增強。特別是依託鄭州都市圈,將重點打造鄭開、洛鞏、許港、鄭新、鄭焦、鄭漯、洛濟、洛平等8條產業帶,加快形成以鄭州為中心的主導產業叢集和標誌性產業鏈,使得沿線城市對於投資的吸引力變大,城市和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絡得以全面加強,將沿線城市串點成線、拓線成軸,形成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加強東中西聯動、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近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持續最佳化升級,基本形成“一帶一路”引領,長江、黃河兩個軸帶貫穿,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支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龍頭牽引,一批大都市圈帶動,加快融入雙迴圈新發展格局的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佈局。

河南“米”字形快速鐵路網建成後,將與國家快速鐵路網有機銜接:

向北深度融入京津冀、強化科技、產業和公共服務等深度合作;

向南協同聯動長三角、精準對接大灣區,積極承接轉移產業;

向東聯動山東半島城市群,共建共用出海口;

向西依託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聯通西安都市圈;

向西南全面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透過深化區域高質量合作,全面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開創我省區域合作新局面,這將大大提升我省在深化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協同共建中的發展優勢和位勢。

促進國際國內雙迴圈戰略支點建設

近年來,我省緊緊抓住“一帶一路”歷史機遇,空中、陸上、網上、海上“四條絲路”建設同頻共振、疊加發力,取得了顯著成效。

——“空中絲綢之路”持續升級,2021年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70萬噸大關,躋身全球貨運40強,客貨吞吐量連續4年保持中部地區“雙第一”;

——“陸上絲綢之路”實現高頻次快跑,中歐班列(鄭州)全年開行1546班;

——“網上絲綢之路”效率提升,2021年鄭州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1092。47億元,跨境商品從申報到放行時效提升至3分鐘。

——“海上絲路”織線成網,目前鄭州已經開通6條海鐵聯運線路,進一步拓展了“豫貨出海”和“海貨入豫”通道。

河南“米”字形高鐵的全面建成,給鄭州乃至全省帶來的資源紅利也在進一步凸顯,有利於鄭州在全球價值鏈上配置資源要素,加快平臺經濟發展,將樞紐功能升級為國際採購交易平臺、貿易投資促進平臺、跨區域合作平臺功能,打造國際國內雙迴圈戰略支點。

高亞賓∣河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鐵,河南發力打造雙迴圈戰略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