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刷屏!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業”到底是啥意思?

2022-12-29由 利職網 發表于 農業

結構性失業是指什麼

最近有個詞很火,叫“摩擦性失業”。6月經濟資料披露後,有記者提問為什麼16~24歲年輕人失業率達到19。3%,相關負責人給出了“摩擦性失業”這個概念,這個詞也瞬間上了熱搜,被網友調侃專家一天造一個新詞。

刷屏!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業”到底是啥意思?

一、什麼是摩擦性失業

其實摩擦性失業並不是新詞,而是經濟學中本來就有的概念,嚴格遵循定義解釋摩擦性失業就是:

指因技術性原因而引起的失業,即由經濟在調整過程中,或者由於資源比例失調等原因,使一些人在不同的工作中轉移,使一些人等待轉業而產生的現象。

說人話其實就是年輕人從學校畢業後暫時沒找到工作,有的是在投簡歷面試等結果,有的是在家複習考公考編,我們說這些年輕人摩擦性失業了。而中年人失業後,如果沒有提前找好下家,兩份工作中間這段“空檔期”也可以叫做摩擦性失業。

我看網上有許多網友覺得摩擦性失業是專家造了個新詞,來諷刺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其實不是這樣的,“高不成低不就”是另一個經濟學概念,叫結構性失業。

摩擦性失業、結構性失業和週期性失業是經濟市場中最常見的三種失業模型。其中結構性失業是:

指市場競爭的結果或者是生產技術改變而造成的失業,通常由於就業市場並不平衡,某些行業正擴張,另一些則衰退,造成部分工人失業。

比如年初時,市場上同時出現了求職者抱怨找不到心儀的工作,某些網際網路大廠抱怨自己招不到人才的情況,這就是典型的結構性失業。

看到這裡,肯定有讀者會指責我:“你解釋這麼多幹嘛?你不還是想諷刺我們眼比手高麼

?”

別急,先往下看。

刷屏!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業”到底是啥意思?

二、為什麼會出現摩擦性失業

從宏觀角度講,全球的經濟都非常差,美國通脹率眼瞅著往10%去了,這意味著你去年有1萬存款,啥都沒幹,結果今年只剩9000了。另外歐洲的通脹也處於歷史高位,一些國家的青年失業率20%多,比我們還高。

總體算下來,我國物價平穩,經濟還在正增長,已經是非常難得了。

官方並沒有給出明確的造成摩擦性失業的原因,

但就我個人觀察而言,許多學生一畢業就選擇“家裡蹲”,主要還是籌備考研考公。

我就有一個同學,畢業後在家裡複習籌備考研,第一次沒考上,結果第二年她爸爸突發心腦血管疾病進了ICU,人雖然救回來但失去了行為能力。她在這個時候就沒有一根筋地繼續去考研,而是先去找了一份兼職掙錢養家,一邊準備考當地的公務員。

她原本的人生規劃,是考研畢業後去一線城市從事她喜歡的配音工作,但因為生活變故,最後選擇兼職養家和考公。現實和理想肯定有差距,她現在時常還會憧憬未來人生可以去北京上海去自己喜歡的配音工作室上班。我怎麼會去諷刺她“高不成低不就,眼高手低”?

你也可以仔細回憶你身邊的人,誰家孩子真就是畢業以後不找工作,在家裡混吃等死的?即使有也絕對是極少數。不要小看我們中國的年輕人,很多時候大家嘴上抱怨要躺平什麼的,實際上大多還是嚮往更優質的生活,並且正在付出實際行動做改變的。

刷屏!青年失業率攀升至19.3%,“摩擦性失業”到底是啥意思?

三、我們該如何應對失業

我並不覺得所有人剛從學校出來就一定要參加工作,哪怕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或者索性給那些不願“低就”的人扣上各種各樣侮辱性的帽子。

因為是否參加工作,只取決於一件事,我們能否從工作中有所收穫。這個收穫有可能是經驗,也有可能是錢。

比如我原本打算畢業後去當大學校長,但沒有大學要我,那我就考慮先從小學老師做起,積累自己的教育經驗。

或者乾脆我現在就是缺錢,那我先去做一些門檻比較低的工作或兼職,一邊養活自己一邊謀求心儀的崗位。

甚至說,我就不發愁生計問題,我家人願意養活我,現有的工作機會也給不了我想要的經驗,那就在家好好學習充實自己。多關心關心家人,不要過分在意外界的非議,悄悄努力,然後驚豔所有人。

祝所有看到最後的讀者都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你還有什麼應對失業的方法,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