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瞭望丨那片沙那棵樹那條路

2022-12-03由 新華社客戶端 發表于 農業

沙蒿種子哪裡有賣

文|《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朱文哲

瞭望丨那片沙那棵樹那條路

杭錦旗群眾在沙丘上栽設固沙沙障 杭錦旗委宣傳部供圖

◇沙害,一度讓杭錦旗的百姓飽受煎熬。要生活,就必須要治沙◇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代代治沙人的善舉開始得到庫布其沙漠的回饋。人沙和諧,綠富同興,曾經擾人的沙害變為如今致富的“金沙”  

昔日的庫布其,黃沙漫天,是一片曾被稱為“死亡之海”的沙漠。閉塞萬物,像一道天塹橫亙在杭錦旗人面前。

如今的庫布其,綠覆黃沙,一條條在沙海中延伸的公路分隔沙漠,聯通南北,為杭錦旗人帶來發展的希望。

治沙精神薪火相傳

“掃沙,是學校教會我們的第一件事。”花甲之年的張子俊提及兒時記憶猶新。在杭錦旗土生土長的他回憶說,小時候每天早晨上課前,老師和同學們要先挖走教室門口的沙,再掃掉課桌上一層厚厚的土,大家才能上課。沙害,一度讓杭錦旗的百姓飽受煎熬。要生活,就必須要治沙。

20世紀50年代初,杭錦旗設立第一批治沙站和國營林場,第一代治沙人沿著沙漠邊緣栽種“鎖邊林”,開始了種樹治沙的探索。

“開始栽樹時沒路沒水,人們得把一天的乾糧備足才能去造林,後來人們在沙地裡搭起簡易灶做飯,有時一陣大風颳過,剛做好的飯裡全是沙子,大家也就那樣吃了。”講起父親賈尚付當年的治沙經歷,年過五旬的杭錦旗獨貴塔拉鎮什拉召治沙站站長賈文義打開了話匣子,“遇到下雨天我們也不會休息,父親說要趁著下雨把苗木的種子種進去。”

受限於種樹的經驗和方法,治沙初期林木的成活率非常低。“當年風沙大,有時一夜之間黃沙就把剛栽好的樹苗埋住,人們必須和時間賽跑。”賈文義說,“父親他們當年先在沙裡種上一排排沙蒿,將流沙基本固定下來,再把沙柳、楊柴、紫穗槐等灌木樹種栽在沙蒿帶中間,一株一株增加,一片一片延伸,讓這片不毛之地長出了綠色。”

20世紀80年代,杭錦旗提出“五荒到戶、誰造誰有、長期不變、允許繼承”的治沙政策,提升了百姓參與治沙的積極性。

祖祖輩輩生活在庫布其沙漠腹地的白音道爾計從部隊退伍後,看到家鄉出臺了新的治沙政策,毅然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回鄉治沙。從圍圈草場到劃片放牧,從種甘草到種楊柴,白音道爾計把9000畝沙地變為綠洲。

1996年底,杭錦旗獨貴塔拉鎮圖古日格嘎查的牧民烏日根達來,賣掉了家裡值錢的東西,用換來的錢買了樹苗,開始了新一代治沙人的植綠之路。

“這個時期種樹的技術比較成熟,成活率高了很多。”烏日根達來說,一方面機械整地、飛播造林等一批新技術得到推廣應用,提高了種樹植綠的質量,另一方面人們也在不斷創新種樹方法,新型“水槍衝孔插苗”種植技術操作簡單、效率高,苗木成活率也高,成為人們普遍使用的治沙新方法。

面對茫茫大漠,幾代杭錦旗幹部群眾頂烈日、戰風沙,總結出“先易後難、由近及遠、鎖邊切割、分割槽治理、整體推進”的治理原則,採取“南圍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取得了如今治理庫布其沙漠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里的成績。

 在沙海蹚出一條路  

夏日午後,驅車行駛在杭錦旗的穿沙公路上,目之所及盡是綠色,據當地老一輩人講,過去汽車很少,汽車能走的路也少,農牧民去旗政府辦事大多騎駱駝,往返100公里的路程通常要走六七天。

家住杭錦旗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的斯仁高娃以飼養牛、羊和駱駝為生。過去斯仁高娃家賣過牛也賣過羊,但從不賣駱駝,因為駱駝就是她家的“小汽車”。

“以前沒公路,進城辦事買東西得先騎駱駝翻沙丘,在沙漠外寄存好駱駝再去搭車,有時候還不一定會有進城的車,還得等。”那個時候,出門隔天回家對她來說是常有的事。“為了討生活,好多人家都搬去了黃河沿岸。”

1997年初,為改善交通出行環境,杭錦旗決定修建穿沙公路。

同年6月,時任杭錦旗交通局局長的白富華帶領8名技術人員,開始對這條待建的穿沙公路全線進行勘測設計。白富華回憶說,隨著勘測里程的一天天延伸,沙漠也“一天比一天大”。烈日當頭,勘測隊員手拉測繩、肩扛儀器,在黃沙中描繪公路的雛形,很多機器都因高溫停止工作,隊員們被燙沙灼腳也是常有的事,但人們的幹勁絲毫沒有減弱。

人在沙漠走路都是走一步退半步,在這裡修築路基的難度更可想而知。“前一天剛剛平整好的路基,常常被晚上的一場風颳得面目全非,甚至又變回了沙丘,人們只得第二天重新再幹。”白富華說,雖然這一過程反反覆覆十分辛苦,但絲毫沒有影響大家修路的熱情,因為人們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在沙海蹚出一條路。

“那時,全旗的百姓都參與到修路當中,上至七旬老人,下至幾歲孩童,每個人都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這條路是真正凝結了杭錦旗百姓心血與汗水的公路。”白富華說,為了固沙,人們要把沙柳條栽成網格狀,可汽車拉來的沙柳只能卸在路邊,人們就揹著一捆捆50多斤重的沙柳往沙漠裡走。“有的人連走帶爬地揹著沙柳上了沙丘,遇到一股大風又被吹下來,就再接著爬上去。”

兩年後杭錦旗的第一條穿沙公路正式通車。20多年來,曾經兩車道的柏油路變成了如今平坦寬闊的高速路,“兩橫五縱”的7條穿沙公路總里程近1115公里,穿沙公路兩側共完成人工造林34萬畝、飛播造林56萬畝、設定沙障近5萬畝、封沙種草超過百萬畝,茫茫大漠變為綠色通途。

綠色生態回饋善意之舉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代代治沙人的善舉得到庫布其沙漠的回饋。據統計,在沙漠生態治理過程中,杭錦旗累計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100多萬人次,當地農牧民人均年收入也從2004年的3000多元增長到如今的2。3萬元。

“路修通了,來沙漠旅遊、投資、搞科研的人越來越多,很多過去遷走的人又搬回來了。”斯仁高娃說,“我們現在出門都開小汽車,騎駱駝是旅遊專案。”

斯仁高娃所在的道圖嘎查曾經黃沙遍野,2006年,當地投資建設了佔地500畝的“牧民新村”,很多過去因沙害而搬走的人又回到這裡一起重新創業,發展沙漠旅遊業。

斯仁高娃在“牧民新村”開了一家“牧家樂”,全家的年收入最高時超過10萬元。如今,住在“牧民新村”的居民已有36戶,他們的戶均收入從2006年的不足1萬元提高到現在的12萬元,人們在沙漠裡吃上了“生態飯”和“致富飯”。

人沙和諧,綠富同興,曾經擾人的沙害變為如今致富的“金沙”。依託庫布其沙漠,杭錦旗近年來建成多個高標準的旅遊休閒度假區,成功建立庫布其沙漠文化旅遊品牌,近5年累計接待遊客近79。5萬人次,實現收入2。32億元。

和斯仁高娃一樣,年輕人云昇也在沙裡探索出一條致富新路。

今年35歲的雲昇在大學畢業後回到杭錦旗,成立了一家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主營甘草的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在小時候的記憶裡,家附近就有國營甘草廠,孩子們在假期靠採挖甘草就能掙一部分學費,村裡老人說這是可以永續利用的綠色銀行。”雲昇說,合作社於2018年正式投產,到如今已發展成為擁有6000畝甘草種植基地、年產500噸甘草、年均營業額達到800萬元的公司。“綠了土地,富了鄉親,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都得以實現。”雲昇說。

(參與採寫:任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