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竹簣寺文峰塔

2022-12-03由 上山下鄉365 發表于 農業

沉降觀測點怎麼看

(位於西安市藍田縣西南7公里,地屬藍關街辦黃溝村)

竹簣寺文峰塔

文峰塔

在我下鄉的地方,無論走到哪,或遠或近,都能看到山頂高聳的一座佛塔,我也習慣了把它當做座標,用它判斷方向,判斷位置,判斷離黃溝村的距離。在村裡聽多了關於佛塔的故事,也越來越清楚它對於生息在這裡的鄉親們的意義,佛塔也因此成為我關注的事情之一。我把關於佛塔的資料和故事理了理記下來,準備以後可能用到時順手方便,也產生更多的意義。

這座佛塔,矗立在黃溝村的山頂上,是一座七層佛塔。有人叫它“中國寺”,也有人叫它“祝國寺”,如今,村口的指示牌上寫著“竹簣寺”三個字,算是它真正的官名了。其實竹簣寺不是指這七層佛塔,是佛塔所在寺院之名,佛塔只是寺院裡的一座塔,名叫文峰塔。東西兩院的寺院座落在文峰塔兩側的峰頂上,被鬱郁叢叢的樹林圍著,山底下根本看不到寺院的建築,只看到文峰塔,所以有人認為塔就是寺,寺就是塔。

竹簣寺文峰塔

關於竹簣寺和文峰塔的故事源遠流長,文峰塔位於陝西省藍田縣城南7公里處的簣山頂上。簣山屹立於輞川峪口,西接白鹿原,東望青泥關,南對尤風嶺,北俯藍霸川道。簣山亦名天馬山,《舊圖經》載:“黃帝時風后滅蚩尤之眾於此”,後世在山頂建有風后祠。有佛寺的歷史也很久遠,始建年代沒有考證。傳說,早在西晉時,這裡曾建有伽藍殿一座。之後,幾經興衰。

至明萬曆年間,在簣山頂上重建廟宇。廟宇為四進三院,有天王殿、羅漢殿、菩薩殿和大雄寶殿。建有七級佛塔,這算是文峰塔的前身了,塔內供奉有高僧的靈骨舍利子,香火旺盛。

真正命名的文峰塔有史載,塔修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由時任藍田知縣的顧其言主持修建。文峰塔建於簣山頂東西兩山峰間的平地上,兩峰分別座落東西寺院,形成一座筆架,取文脈昌隆之意,當地人又稱其為筆架山。七級六稜磚塔落成,顧其言親自撰寫了天馬山建塔序的碑文。 至此,簣山頂上有塔有寺,“雙峰塔影”“筆架英姿”“簣山晚唱”“塔頂觀日”這些當地人引以為豪的詞彙,見證了竹簣寺為藍田三大名寺之一的盛名。每年農曆的“六月六”熱鬧的古會,也成了習俗延續下來。

竹簣寺文峰塔

文化大革命 “十年動亂”中,文峰塔被毀,東西兩寺也遭焚燒, 只剩下斷壁殘垣的廟宇二十四間,佛像數尊。

2005年,有識之士提出重修文峰塔,得到了廣泛支援。藍田縣遂成立竹簣寺修復委員會,主持重修事宜,社會各界紛紛捐資,當年動土,2008年竣工。據說文峰塔還有一個功能,是森林瞭望,防火災。佛塔高39。9米,直徑13米,塔形為七級八稜,開有四門,外有佛翕造像,內有地宮。塔身刻有雙龍、竹、梅、荷、蘭圖案,每層四角掛有風鈴。四門開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門額題刻分別是“玉山呈瑞”、“文峰蘊秀”、“輝映鹿原”、“福澤藍邑”,題額正是從文峰塔四望的景緻。這也就是今天我們看到文峰塔。文峰塔高管局於簣山之巔,成為引人注目的一景,重振竹簣寺三大名寺之一之盛名,另兩名是悟真寺和水陸庵。

如今,太平盛世裡的竹簣寺,也縷遭非議。在我聽到的故事裡,近幾年,修復的西寺也遭遇兩次拆除,至今殘缺不堪。是非功過難以評論,當時間成為歷史必有定論。

竹簣寺文峰塔

寺院雖沒完善,文峰塔的聳立,讓古老的習俗得以延續。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為竹簣寺的古廟會。初五下午就有許多善男信女上去拜佛,人們把這叫朝山。山下人群聚集,賣吃喝的,賣各式玩具的,各種雜耍的,樣樣都有。通向山頂的路上,人流湧動,上上下下。山頂上,廟門前的空地擺滿了香蠟表符。廟內,鍾罄聲不絕於耳,伏首虔拜的,打拱的,上香的,熙熙攘攘,非常熱鬧。

廟會上的人們除了村裡的鄉親,也有很多人是周邊村落趕來的鄉親和遊客,祈福求安如願還願。上一柱香,福壽者祈福延年,不順者祈諸事如願,把一年的不如意在一柱香裡燃燒,化作下一年的希望。燒一柱香,已與信不信佛關係不大,是一種與周圍與自己和解的儀式,是一種放下負能量獲得輕鬆,獲得安慰、獲得力量的方式。大多數人也許只為了湊個熱鬧,成群結隊的聚著聊天,看景,我想儀式感裡的聊天,看景也會比平常不同,即使沒人細想此不同。

竹簣寺文峰塔

(輞川山脈)

登塔四面環望,南望一覽眾山,秦嶺連綿,青山逶迤,峰巒疊障,千谷萬壑,氣象萬千。峪水如輞,浩渺起煙,細雨之時,薄霧繚繞山頂,如銀帶遊走飄蕩在山腰幽谷,似煙似雨,形成了有名的藍田八景之一一一輞川煙雨。 輞川,也是王維的輞川別業所在地。大唐王朝以山水園林為主體的高階民宿集聚於此地及周邊,這裡是大唐的詩與遠方,有“詩谷”之稱。

竹簣寺文峰塔

(藍關古道,此圖來自網路)

東望嶢山藍關古道七盤道蜿蜒蛇行,在秦嶺之頂時隱時現。藍關古道,古稱“武關道”,又名“商山路“,春秋戰國時開闢,是古代長安經藍田、商州通向南陽、荊襄的交通要道。此道秦始皇走過,劉邦走過,韓愈也走過,“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名句只是藍關古道故事裡的蒼海一粟。

竹簣寺文峰塔

(灞水川道)

北望灞川村落密佈,灞河銀光如帶,穿行高樓林立的藍田縣城,在城裡被大壩攔成波光粼粼的湖面。灞水北面是橫嶺,橫嶺為驪山南麓延伸而成,坡田如梯,草木繁茂,易形成一道一道的色彩。橫嶺的美,古有“秀嶺春芳”之說,也屬藍田八景之一。繡嶺自古多名勝,有伏羲之母華胥氏的故地華胥渚,有漢將軍李廣的射雁臺、掛弓樹,有傳說煉石補天的女媧氏居所,有金山神廟等,遠古的傳說藏在今天的秀美里。

竹簣寺文峰塔

西望白鹿塬,一馬平川,五穀盛產的肥沃之地,大片的良田襯托秋天雨後的霞光,形成白鹿塬獨特的風景一一一鹿原秋霽,也是藍田八景之一。竹簣寺是燒香祈福的地方,也是登高看景的佳地,此地環望,如同打開了大好河山波瀾壯闊的畫卷,也象打開了洶湧於心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我每登頂竹簣寺,便感動於此。我想,這也是常年遊客也絡繹不絕的原因。

竹簣寺文峰塔

農曆六月六是祈福的盛會,也是抓螞蚱的盛會。簣山的螞蚱如竹簣寺般聞名遐邇,以多和猛為特點。聽老人們說,朝山時孩子們的熱鬧多是為南坡的螞蚱。這天,孩子們早早約好夥伴,帶著裝螞蚱的籠子,隨著上山的人們出發,不去燒香,而是到南坡逮螞蚱。 那裡的螞蚱叫聲好聽,而且特別厲害,要是把這裡的螞蚱和外來的螞蚱放到一塊,它會把外來的螞蚱吃掉。

每到夏末秋初,滿坡螞蚱歌唱聲此起彼伏,特別是星光燦爛,月掛中天的晚上,山上峁峁梁梁,樹枝下,草叢中,潛伏著喜愛鳴蟲的玩家。他們屏聲靜氣,辨別那合唱中最美妙的音符,貓著腰,躡手躡腳挪移到聲源處,瞅準目標,突然按亮手電筒,聚焦“鳴蟲”身上,因這傢伙怕光,一旦光源鎖定,就一動不動的趴在那裡,玩家閃電般出手,螞蚱就成了籠中之物。

生猛的螞蚱,也催生了黃溝村編螞蚱籠籠的手藝人。至今,黃溝村的螞蚱和螞蚱籠籠也還在特有的商圈裡流轉著。希望有一天這小小的螞蚱,也能成就鄉村振興的大特色。

竹簣寺文峰塔

一直想徒步登上山頂的竹簣寺,今天,終於完成了。路標顯示山底到山頂3。5公里,是可以行車的柏油路。早上7點鐘10分從山底的村委會出發,8點20到了山頂。路上遇到村裡的會計吳老師,吳老師七十歲了,說話聲如洪鐘,每次與吳老師老遠搭話,吳老師的聲音都會讓我不由的感慨他這種氣出丹田的健康感。吳老師說,村裡每天都有十來個上山鍛鍊的村民,今天村裡做核酸檢測,上山人少一點。

十月的秋,山裡仍有幾種花盛開,白的、黃的、紫的,黃色最多,有幾處成片的開。柿子樹果實累累,紅彤彤的,裝點在路邊,溝坡,秋色漸濃。有一股泉水,老遠就聽到嘩嘩的響,村裡有人從高處埋了水管子,把水引到路邊,架在半人高的石頭上,水流有力量的湧出,嘩嘩譁順著路邊的排水溝,叮叮咚咚流到山溝。我想下一次接一桶嚐嚐這股泉水的味道。一路上碰到有走步的,有騎摩托的,也有開車上山的人。吳老師說,有人在這裡抓畫眉,拿到別處賣,也有西安人專門來這裡抓。也有挖各種根,做根雕的。酸棗枝做柺杖比較好,路上也碰到也有人砍。秦嶺裡的寶貝漫山遍野,除了幾個非常勤勞的人,這個年代採野生中藥材的人少,村民們已不靠這些強度大的勞作謀生計,這裡更多是生活的趣味。

竹簣寺文峰塔

登上山頂,竹簣寺無人,我和吳老師一起敲響了文峰塔旁的一口大鐘,也不知道山下能不能聽見。望環山頂四周的風景,目光停留在北面黃溝村的兩道山樑和它們之間的黃溝村,一個美麗的地方。兩個多月的時間,從陌生到熟知,我已知道站在哪裡能更好的解讀這裡的美好。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抬頭便能看到的竹簣寺文峰塔,讓我想了許多相關黃溝村的美好。前一陣,買了一本新修訂的《宗教事務條例》,想知道在眾說紛紜的竹簣寺難以完成修繕的原因裡,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也許有正確的途徑可以解決。也希望這裡的文化能滋養這裡的產業,這裡的產業能借山頂竹簣寺的盛名走的更遠。

竹簣寺文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