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文化視點 | “時間膠囊”藏著海上絲路重要節點實證

2022-12-01由 文匯網 發表于 農業

時間研究是誰提出來的

文化視點 | “時間膠囊”藏著海上絲路重要節點實證

長江口二號古船目前已經出水的文物有700多件,其中大部分是完整的和可復原的景德鎮窯瓷器。(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供圖)

一船一世界——沉船就像“時間膠囊”,把某一個時代切片完整地儲存下來,反映了當時的政治和社會生態。伴隨著長江口二號古船成功整體打撈出水,這一沉睡水下150多年的“時間膠囊”裡藏著什麼,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據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楊透露,目前已經出水的文物有700多件,它們與國內、國外有著技術、貿易和文化的緊密聯絡,印證了上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的歷史地位。

其中,十九世紀越南地區窯口青釉水煙罐是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的第一件陶瓷完整器。這是一類流行於中越邊境及越南境內的器物,其於廣西地區通常被稱作“煙煲”,直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民間仍有使用。該器胎釉特徵及造型風格等與越南地區出土的水煙罐相近,應屬越南地區窯口的產品。

“由於目前長江口二號古船出水的該式器物僅此一件,故而推測它是實用器,古船上或有越南籍船員。”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副研究館員趙犖告訴記者,船體的木材,經鑑定也有出自東南亞一帶的娑羅雙、摘亞木和柚木等船材,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上海已經具備了國際性。而在出水的文物中,一個木桶的殘件上書“時泰”二字,據推測可能是當時一個“商號”的名稱,也生動再現晚清時期的貿易圖景。

一件清同治景德鎮窯綠釉杯,因底部有同治紀年款,對於瞭解長江口二號古船的時代頗有助益。據記載,景德鎮窯於明代宣德年間始燒綠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歐洲技術,創燒出一種“西洋綠色器皿”,釉質上與傳統綠釉有所不同。此器之綠釉因長期受海水腐蝕呈褐色。

長江口二號古船目前出水的瓷器有一個特點,大器裡裝小件。比如,50件青花團龍紋杯均出自一件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圖雙耳瓶中。  其擺放方式也頗為引人關注,其中有5件杯豎直狀成摞被置於瓶頸部,另有5件杯水平狀成摞被置於瓶肩部,剩餘40件分4摞,每摞10件豎直狀被置於瓶底部,杯與杯之間均以稻穀相隔。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對這些稻殼進行了碳十四測年,發現它們所處時期比清同治年間略早一點,推測這些稻殼可能是陳年曬乾的,專門用於船上物品的固定和防震。稻殼檢測結果與綠釉杯瓷器底款互相印證,進一步確定了長江口二號古船是在清同治年間執行的。

“這些文物還只是全部文物的冰山一角。”翟楊介紹,長江口二號古船已探明有31個艙室,從已經開啟的4個艙室看,每個艙室瓷器裝載量估計在8000件左右,由此判斷船載文物數量巨大,需要運用新的理念、新的技術開展深入的研究。“我們嘗試藉助不同學科交叉合作,研究長江口二號古船從建造到沉沒的‘全生命週期’,以期實現我國現代水下考古的新突破。”

作者:李婷

編輯:範菁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