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耕地“強筋骨” 飯碗端得穩

2022-10-08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耕地田埂能堵嗎

本文轉自:南方日報

夏季的梅州,豐收在即。行走廣大鄉村,放眼望去,仿若無垠的金黃田野中,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

站在田壟上,五華縣長布鎮長生村村民張育宏滿眼期許。“早期農田配套設施跟不上,耕種費時費力,村民都不願種糧。去年開始新修了圳道、擴建了田間生產便道、機耕路等現代農田配套設施,灌溉、播種、耕作、收割都更方便,獲得了糧食大豐收。我對擴大種植面積更有信心了。”

這是梅州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變化。

土地是糧食豐產的底盤。至2021年,梅州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42。73萬畝,為糧食增產穩產奠定了堅實基礎。透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梅州田、土、水、路得到綜合治理,農田基礎設施和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明顯改善,耕地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和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提升,也為糧食生產的適度規模經營和撂荒耕地復耕複種探索出了新的發展路徑。

如今,走進梅州大地,片片稻田金黃飄香,寬敞的機耕路延伸交織,一幅大美農田畫卷令人陶醉其中。耕地的“強筋健骨”,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藏糧於地”。

南方日報記者 馬吉池

築牢“壓艙石”

穩定保障全年110萬噸以上

糧食產能

7月的梅州驕陽似火。在五華縣長布鎮長生村,鉤機正在田間翻整土地,一旁三五成群的村民忙著收割稻穀。看著撂荒多年的農田重新煥發生機,張育宏笑了。

讓張育宏充滿希冀的背後,是梅州市牢牢扛起耕地保護責任,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為打造廣東省糧食主產區提供了根本保障。

據梅州市農業農村局統計,“十二五”以來,梅州按照省的部署和下達的任務,大力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至2021年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42。73萬畝,為糧食增產穩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高標準農田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現實需求,建設內容主要分為田間基礎設施工程、地力建設工程、科技支撐工程等。”梅州市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科科長徐秋明說,針對梅州農田基礎設施滯後的堵點,當前高標準農田建設主要圍繞田網、渠網、路網、電網等田間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展開,以此提高農田抗災減災能力、農田排灌能力和農機作業能力,確保旱澇保收。

站在長生村高標準農田間,只見機耕路縱橫交織,田塊成方平整,道路兩側溝渠中有水緩緩流過。得益於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往的“望天田”,如今變成了阡陌縱橫的“豐收田”。

“這幾天都在忙著收割稻穀了,今年產量每畝有1000斤左右,產量明顯比以往增加。”張育宏說,2021年,他所承包的農田被納入五華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親眼見證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變化。

自去年底高標準農田專案建設開始後,長約3公里、寬1。2米的三面光圳道取代了原來淤泥堵塞的狹窄圳道,為農田引來活水;700多米長、2。5米寬的機耕路替代了原來的田埂,機械、車輛均能直達田間,生產效率有了,田間逐漸恢復了人氣。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透過新增建設和改造提升,梅州集中力量建設集中連片、旱澇保收、節水高效、穩產高產、生態友好、宜機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將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提升耕地質量,形成一批‘一季千斤、兩季噸糧’的高標準農田,進一步提升梅州糧食生產能力、築牢糧食安全根基。”徐秋明說。

今年,梅州8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已完成規劃設計和市級評審批覆。在梅州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規劃中,到2030年,梅州將累計建成153。73萬畝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48萬畝,以此穩定保障全年110萬噸以上糧食產能。

透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梅州逐漸讓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耕地得到“強筋健骨”,農田排灌能力、農機作業能力、耕地生產能力明顯提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藏糧於地”。

盤活撂荒地

改善農田基礎設施

“荒田”變“搶手田”

盛夏,金色稻浪隨風翻滾,水稻進入了收割季節。

“儘管今年汛期雨水來勢洶洶,可我承包的5畝稻田沒有積水,栽種的農作物沒有遭受損失,雨水落地後很快就能排出農田。”長生村村民周國軍高興地說,自己承包的農田之所以能夠順利透過汛期“大考”,都要歸功於高標準農田建設。

談及以前邀請村民回鄉種田,長生村黨總支書記鄧漢華便直搖頭。“距離村委不足800米有一片田地,原來地形高低不平,田塊不成型,田間僅有一人通行的泥土路,配套基礎設施不足,幹活費工費時。一下雨水就從堵塞的狹窄水渠湧上農田,無法及時排水,影響種田的效益,導致村民都不願種,撂荒多年。”

如何解決撂荒地難題,讓種糧有奔頭?這是壓在鄧漢華心頭的一塊大石。

去年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落戶長生村,鄧漢華找到解決問題的“鑰匙”。“村委幹部與村民溝通,決定把撂荒的土地集約起來,同時打破戶與戶之間的田埂,完成取埂操作,讓‘小地改大地’。”鄧漢華說,為了減少村民的疑慮和糾紛,前期集約土地時,全村還商量好了定面積、不定位置的約定。

在長生村的“啃”荒行動中,村集體由配角變主角,發揮主導作用。“集約完土地,村裡馬上成立了合作社,引導有意願種植的村民加入,土地流轉便順利開展。”鄧漢華說,如今,透過在撂荒地復耕複種機制上進行創新,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收回耕種和納入高標準農田改造,讓曾經的“荒田”變成了如今的“搶手田”。

“現在已經有7名村民主動加入合作社,大家種糧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了。”長生村村委委員卓素娟說,今年全村撂荒復耕任務有170多畝,透過高標準農田改造,已有50畝撂荒地重新種上了水稻。“今年村裡即將改造的高標準農田還有150畝左右,‘荒田變良田,良田多產糧’不再是難題。”

“為了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水平,五華在規劃範圍上以解決農業生產主要制約因素為重點,在規劃內容上,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為目的,實現宜機化改造,讓荒田變良田。”五華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育彬說,自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以來,全縣共完成約42萬畝農田改良,其中六成以上可視為宜機化改造農田,“排灌渠道、機耕道路、擋土牆、陂頭等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夯實了農業發展基礎,更好助力撂荒地復耕複種。”

長生村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是五華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的一個縮影。據悉,2021年五華縣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涉及轉水鎮等12個鎮75個行政村,總建設面積4。6萬畝。

土地撂荒的原因多種多樣,歸根結底,農田基礎設施滯後是撂荒耕地實現復耕複種難以逾越的一道坎。

幾年前,曾經嘗試過把自家撂荒十多年的土地重新耕作起來的平遠縣大柘鎮漳演村村民劉珍蘭,後來不得不打“退堂鼓”,“我家的撂荒耕地偏遠,離家3公里,而且灌溉水圳、機耕路都沒有。哪怕花大功夫種上了糧食,也免不了野兔、山豬來糟蹋。”

為此,目前梅州全市各地正探索把撂荒地復耕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緊密結合,透過宣傳發動、集約流轉、招商引資多管齊下,將地力貧瘠、生產路不通、基礎條件較差的撂荒耕地化零為整,並取得一定成效。

畝產效益高

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

耕種模式

7月8日,興寧市大坪鎮潭坑村種糧大戶羅新輝正在田裡檢視水稻的長勢。得益於高標準農田建設,加上科學管理,羅新輝流轉的400畝水稻產量連年較為穩定。

羅新輝已是一名老稻農。從傳統農田到高標準農田,再到高標準農田再提質,他見證了潭坑村這片土地的變遷;從普通農民到種糧大戶,羅新輝實現了從“泥腿子”到“金腿子”的轉變。最讓他欣慰的是,過去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種模式,隨著高標準農田建設再提質的推進,得到了徹底改觀。

“過去農民種田很辛苦,田塊細碎,難以機械化生產,農機時常陷在田裡,收的糧食都是靠人工一袋一袋往家背。”回想起剛成為一名稻農時的艱辛,羅新輝仍歷歷在目。2011年,羅新輝聯合5位種糧戶注資250萬元成立了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致力於規模化、機械化種植水稻,然而當時農田基礎設施較為落後,他因此吃過不少苦頭。

經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如今他承包的400畝農田徹底大變樣——連片的田地越來越平整,水渠越來越完善,機耕路拓寬,主要幹道硬底化,耕種、田管、收割等節本增效的大型農機能自由穿梭在農田上。

“我們改變了以往靠天吃飯的不利局面,旱的時候能夠把水灌進來,澇的時候能把水排出去。完善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大大提高了生產的便利性,農機多下田,農民少下地,帶來的是人工成本降低,畝均效益更高,產量更穩定。”羅新輝說,有了高標準農田建設政策的支援,對於發展水稻種植更有信心。

經過多年的努力,羅新輝透過租用農田、吸收閒置田、改造低產田等連片種植優質稻,建立了一條集烘乾、原糧冷儲、冷加工、真空包裝等流程為一體的生產加工線,形成了集水稻種植、稻穀收儲加工、大米銷售等為一體的生產經營模式,成功打造了興寧絲苗米品牌。

“有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專案的幫助,一畝田能多賺100多元。”羅新輝笑著說。

在梅州,像羅新輝一樣的種糧大戶還有很多。“農業部門對高標準農田進行前期的開發,我們承包種植當然樂意。”梅州市澤源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宇忠說,目前其在興寧新陂鎮新元村承包了700畝農田種植水稻。

“今年村裡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重點示範專案落戶基地,讓我更有信心。”李宇忠說,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今年年底基地將完善機耕路、水渠、機械大棚等基礎設施,實現農田宜機化。“我們計劃把機耕路拓寬到3米,讓農機車輛直達田頭,實現機械化生產,節省以往人工種植、田管、收割的成本,同時透過統一培肥地力,產量提升15%—20%,最終實現綜合效益提升20%。”

水通到了田裡,灌溉不成問題,原本只能步行的窄路改造成了寬闊平整的田間路,大型農機在田間往來穿梭……行走梅州鄉村,記者看到高標準農田建設帶來的實打實變化,以及農戶對發展種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