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2022-10-01由 聊點三農 發表于 農業

積溫怎麼算是積溫

即將迎來大暑節氣,農諺說“大暑中伏前,必定為荒年”,2022年是大暑前,還是大暑後?這句俗語有什麼道理嗎?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為什麼2022年是“大暑中伏前”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也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與小暑節氣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令,暑者熱也,大暑表示非常炎熱。

“禾到大暑日夜黃”,進入大暑節氣,一季稻孕穗、春玉米吐絲,很多秋收作物都進入生長後期,開始逐漸走向成熟。

俗話說“大暑無雨,谷裡沒米”、“大暑不暑,五穀不起”、“大暑無雨秋邊旱”,如果大暑期間沒有降雨、雨後天晴氣溫不高,那麼一季稻、春玉米等秋糧的籽粒就不飽滿,秋糧作物就有可能歉收。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因此,要想秋收作物豐產,大暑期間需要有充足的雨水、強光照,以促進農作物籽粒膨大和有機質積累。所以,老輩人忌諱大暑期間天不下雨、天氣不熱,希望大暑期間既有降雨,同時,雨過天晴出現氣溫回升。

“熱在三伏,冷在三九”,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統稱。干支紀曆規定: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入初伏,第四個庚日入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入末伏。這裡的“庚”,即10天干中之一。

今年夏至為陽曆6月21日,這天干支日為“乙巳日”,其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庚午日”。從“乙巳日”到“庚午日”共有25天,所以今年陽曆7月26日入中伏。

今年7月23日迎大暑,而7月26日入中伏。這剛好與老話“大暑中伏前”的說法相吻合。按照老輩人的說法,意味著下半年是荒年,今年秋糧或將歉收。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大暑中伏前,必定為荒年”有道理嗎?

在古人看來,大暑、中伏都是一年中集中酷熱的時候,會讓人們產生“上蒸下煮”的感覺。如果大暑節氣趕在中伏之前到來,則延長了酷熱天氣持續的時間;反之,酷熱天氣變短了。

舉例來說:

2021年是大暑中伏後:7月21日中伏、7月22日大暑,中伏包含了大暑,故最熱之時最長20天,中伏的第18天才立秋。

2022年是大暑中伏前:7月23日大暑、7月26日中伏,大暑後3天才是中伏,故最熱之時最長23天,中伏的第13天就立秋了。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因此,大暑在中伏前由此帶來了2個變化:

1、延長了酷熱天氣的持續時間;

2、中伏裡更早迎來立秋節氣。

老話說“伏天半月無雨地冒煙”、“春旱不算旱,夏旱減一半”。三伏天正值秋收作物灌漿、揚花的關鍵時候,這個時候既需要充足的光照,也需要足夠的水分,兩者缺一不可。然而,酷熱天氣很容易引起伏旱。伏旱會造成長時間的降雨不足,進而難以滿足農作物的水分需求,自然會造成糧食減產。

老話還說“早秋丟,晚秋收”,中伏天裡早迎來立秋,預示著秋天早到來,氣溫也將更快轉涼,進而造成無法充分保障水稻、玉米都需要的強日照、高氣溫,生長積溫不足就不利於灌漿乳熟,就會增加籽粒的空殼率、降低千粒重。

對於秋糧作物來說,如果晚立秋,熱得稍微久一點,農作物接受的強烈日照就會更長些,果實就能積累更多的營養物質;反之,早立秋,農作物有可能因生長積溫不夠而貪青晚熟、籽粒不飽滿,進而引起減產。

7月23日大暑,大暑在中伏前好不好?這句農諺說透了,早知曉

農諺“大暑中伏前,必定為荒年”,表達方式的確有點誇張,但它反映出今年立秋來得要早一些,會縮減農作物的生長積溫,一定程度上不利於秋糧作物灌漿、乳熟。換個角度看,糧食能否豐收,除了需要“天時地利”保障以外,更要看有沒有具備“人和”,即農戶們的田間管理是否做到位了。

總的來說,很多農諺是舊時農耕生產過程中實踐總結出的經驗,儘管有些距離現代農業較為久遠,但包括“大暑中伏前,必定為荒年”在內的很多農諺,對現在農業生產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不管怎麼說,期待2022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下半年有個好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