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2022-09-28由 心理學神奇小小 發表于 農業

群體理論指的是什麼

弗洛伊德把個體心理學與群體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之間的聯絡作了明確的定義。他認為,二者之間的差異和界限是模糊不清的。通常情況下,我們會把個體和群體作為兩個相對的名詞理解,個體心理學關注的是個人心理需求得到滿足,為獲得這樣的滿足,人們透過何種方式,是研究的途徑。

群體心理學似乎離的遠了些,但是聯絡地看問題,就不難發現,個體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離開群體生存下去的,個體心理學也不可能獨立於群體心理學。

弗洛伊德說,

“因此,從一開始,從個體心理學這個概念的被擴充了的、然而完全合理的意義上說,個體心理學同時也是社會心理學。”

群體心理學的研究也是無法同個體心理學剝離開來的,弗洛伊德將個體心理對群體心理的影響,以個體

“本能”為基礎來研究,與精神分析的思想體系聯絡在一起。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以愛的本能為基礎,群體成員之間的互動影響

催眠術是弗洛伊德在研究探討無意識時使用的一種方法。儘管後期弗洛伊德發現催眠術不能徹底醫治他的病人,從而放棄了使用催眠術,但是由催眠而衍生出的,自由聯想法成為了弗洛伊德研究的主要理論依據。

弗洛伊德肯定了勒邦:

“把群體中的個人狀態解釋為一種名副其實的催眠狀態”,“導致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發生性格變化的兩個原因(即感染性影響和被強化的暗示感受性)顯然不是處於同一層次之上的。實際上,感染性影響是暗示感覺性的一種表現形式。”

同時弗洛伊德把這種觀點,形象的強調為,

“我們要把感染性影響的效果與群體中個別成員之間的互動作用的結果聯絡起來考慮”。

就目前我們知道的一個人當處在一個群體中時,會在不知不覺中喪失自己本身的意識,完全被這個群體中的思想意識所同化,成為這個群體的思想的體現者。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這是群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結果。

也許被同化之前,對某些思想意識並不贊同,但是被同化之後,個人的意識會被徹底拋棄。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弗洛伊德認為這種同化的過程就是催眠術,群體中生活的人已經不再意識到他自己的行為了,完全是在催眠師的操控下發展進行,什麼樣的群體心理直接具體化在群體成員的表現上,換句話說,個人是群體心理的外化體現。

在這個問題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一個勒邦觀點中的重大缺陷點,就是在一個群體中,催眠師的角色到底是哪個人扮演的?被催眠的固然是群體中的各個成員,但是最開始起引導作用的主持者,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似乎不得而知。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勒邦畢竟在含糊不清的‘著迷’作用與個人間互動激發的,使原有的暗示作用得以強化的感染性影響之間做出了明確的區分。”所以,弗洛伊德就這個問題,把答案引向了“裡比多”的研究,在他看來,對群體中的個體實施催眠術的催眠師就是“愛的本能”。

這個所謂的催眠師操控了群體心理,也可以說是透過暗示創造了群體心理,群體心理在集合了成員個體的心理的同時,更將不同的個體心理統一起來,故正是因為這種愛的本能,暗示了群體中的每一個個體,雖然對他們都發揮同樣的作用,但是群體成員之間互相影響將這一作用大大加強。

群體特徵的形成是聯結群體中個人的紐帶

群體特徵是一個群體表現出來的最突出的心理群體構成,弗洛伊德這樣說:

“假如那些個人在一個群體中被聯結成了一個整體,那就必定存在某種把他們聯結起來的紐帶,這種紐帶可能正是表現一個群體的特徵的東西。”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處在群體生活中的個人會表現出一種均有的性格,這種性格,可以是個體以前就有的性格,也可以是個體以前沒有過的性格。

個體以前沒有的性格,在成為群體成員後,擁有了這樣的性格,這就是群體心理特有的性格。

作為群體成員的個人和孤立的個人之間的不同處,從這裡很容易看出來。弗洛伊德在闡述這個問題的時候,重點放在怎樣找出群體成員的個人與孤立的個人之間的差異的原因。換句話說,群體特徵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弗洛伊德指出,

“有意識的行為是某種無意識的基質,這種無意識的基質主要是由遺傳影響在心理中形成,經由無數代代相傳,積澱成了構成無意識基質的共同特徵。而正是這些特徵,形成了一個種族的天賦資質。支配我們行動的,有我們認可的原因;而在這些原因背後無疑還存在著我們不承認的隱秘的根源。”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群體特徵的形成,是由成員這些無意識的基質構成,弗洛伊德認為,沒有必要過多的強調群體性格出現的重要性,他認為那只是個人在群體中獲得某些條件,使他能夠擺脫對自己無意識本能衝動的壓抑。

個體表現出來的本能,可以說是被群體賦予的群體心理引導著,拋棄了個體意識,受控於群體心理暗示,一直被壓抑著

裡比多佔領思想意識,同時形成新的個體意識,這種個體意識反作用於群體心理,成為群體心理的組成部分,也可以說正是這種群體心理特徵,將群體成員之間聯絡起來,表現出不同於獨立個體存在時的性格。裡比多聯絡正是群體的特性。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群體裡比多對群體的影響

弗洛伊德這樣定義裡比多,他認為:

“裡比多是從情緒理論中借用過來的一個概念。我們用這樣一個概念,來指稱那些所有包含在愛的名稱之下的關乎本能的能量。這裡所說的愛的核心內容自然主要是指以性結合為目的的性愛。然而我們並沒有把這種愛與另外一些與愛的名稱有關的內容割裂開來。”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研究中,對裡比多有深入的闡述,他把人一切的行為根源都歸結在裡比多的作用下,潛意識中內在的知覺向外部世界投射是一種原始的心理機制,所以在對外部世界所採取的形式方面,裡比多會起決定性的作用。裡比多對群體產生的影響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弗洛伊德的裡比多概念是他理論體系的基礎。群體裡比多是聯結群體成員,形成群體的關鍵。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群體傳播中群居本能是由群體成員的相似性決定

弗洛伊德認為,

“人人具有社會性和

反社會性

,真正的心理個人主義極為罕見,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並不可欲。”弗洛伊德強調群居首先是人的本能,而且是像其他種類的動物生而具有群居一樣。他引用了特羅特的觀點,從生物學上看,這種群居性既類似於多細胞的生命體,也是這種多細胞性的繼續。

在這裡,弗洛伊德對此問題的研究再次援引了裡比多的理論,所有同類生物集合在一起,就形成越來越複雜的結構。這是裡比多原有傾向的進一步表現。

人類從原始社會時期,就是群居而活的,弗洛伊德指出當時的部落,是以一種不同的“圖騰崇拜”而劃分的群體。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這種圖騰可以是從母系傳承而來,也可以從父系繼承下來,當時的圖騰聯結成的群體甚至比血緣關係或家庭關係還要牢固。這種圖騰代表了整個群體成員的崇拜信仰,圖騰對成員還有一定程度的約束,它要求成員做一些事,同時也對其有所禁令。以圖騰崇拜為單位,圖騰親屬之間就有相似性,他們的群居本能也是建築在這個相似性上的。

發展到現在社會,群體關係也是一樣的,個體之間尋找與其他人相似之處,形成新的群體,在現代社會中,以家庭和血緣關係形成的群體比較常見。

群體領袖的權威性

在弗洛伊德之前,從來沒有人充分評價過領袖在群體心理活動中的重要作用,為此,弗洛伊德將這一論題作為他研究群體心理學的一個重要課題。他強調,如何解釋群體心理主要現象,其核心的內容是個人在群體生活中缺乏自由。

一切與群體意識相悖的思想都會滅亡,這個過程在不知不覺中完成

在之前曾談到,群體成員之間是有紐帶相聯結的,所以可以毫不費力的認為,這一條強烈的情感紐帶同時也束縛著每個群體成員,造成了個人在人格方面的變化和受壓抑現象。

弗洛伊德大膽斷定群體領袖在群體中的權威性的形成,是來自群體成員的自發意識。他認為群體領袖權威性的形成源頭,應該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人類最早對圖騰,對神靈的敬畏。

群體領袖象徵著人類早期對不潔慾望的壓制,那是個體自身的內部意識鬥爭,本我和超我的矛盾所在,群體領袖是群體成員超我的替代。對群體領袖的服從,就是對自己超我的服從,所以,群體領袖的權威性是群體成員屈從於自身超我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