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多年生稻輕簡高效生產技術

2022-09-28由 organic大白菜 發表于 農業

濟優6587始穗至齊穗需幾天

多年生稻輕簡高效生產技術

(一)基本情況

多年生稻輕簡高效生產技術是透過種植人工培育、在自然生產條件下能反覆利用地下莖正常萌發再生成苗的水稻品種,實現種植一次可連續收穫2季以上的稻作生產技術,是一種新型、高效、輕簡的稻作生產方式,對於穩定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種稻效益具有重要意義。該技術在湖南、江西等雙季稻地區可實現一種雙收,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等可越冬地區可實現一種多收。目前,多年生稻23(PR23)、雲大25、雲大107等品種已透過農作物品種審定。

(二)示範情況

2017年以來,該技術先後在雲南、貴州、廣東、廣西等南方7省(區)開展試驗示範,累計推廣應用10多萬畝,表現出廣泛的適應性。

(三)提質增效情況

該技術在產量基本不降低的情況下,省去播種、育秧、整地、移栽等生產環節,節約生產成本、減少勞動力投入、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種稻效益。據統計,該技術每畝節工5—6個,可實現節本增收500—600元,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

二、技術要點

(一)優選優種。選用多年生水稻良種,一般畝用種量為3公斤左右。

(二)育秧移栽(第1季)。第一季採用旱育秧方式,培育壯秧,因地制宜選擇壯秧劑。移栽基本苗為1。1—2。0萬穴/畝(或者與當地常規稻移栽密度相同),每穴2—3苗。往後每一季,收穫後保留稻樁。

(三)水分管理。寸水活棵(促芽):第一季移栽後10天內,再生季稻樁初整理10天內,田塊保持有1寸左右的水層。淺水分櫱:第一季秧苗返青至分櫱盛期,再生季發苗(單穴稻樁1—2苗)至分櫱盛期,田塊保持有1—2cm左右水層,利於分櫱早生快發。夠苗曬田:第一季和再生季,分櫱數達到目標有效穗數75%左右時,田塊開始控水曬田。拔節長穗期有水:每一生產季拔節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揚花期田塊保持有2—3cm水層。蠟熟後曬田保根促芽:每一季蠟熟期(齊穗後15天左右)後都撤水曬田。越冬期:有灌水條件區域,田塊保持有2—3cm水層;灌水條件較差區域保持土壤溼潤。

(四)肥料運籌。畝純氮推薦用量為 12kg(包括保根促芽肥),氮、磷、鉀比例為2:1:2。第一季氮肥按基肥、分櫱肥、穗肥、保根促芽肥比例為2:3:2:3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施,鉀肥按基肥、穗肥、保根肥比例為4:4:2施用。再生季氮肥按芽肥(基肥)、分櫱肥、穗肥、保根保芽肥比例為1:4:2:3施用,磷肥全部作基肥施,鉀肥按基肥、穗肥、保根保芽肥比例為4:4:2施用。促芽肥(基肥)應在稻樁發新苗長白根(三葉一心)施用。

(五)留茬高度。在雙季稻區早稻收穫時,留稻樁高度為5—10cm,在雙季稻區晚稻和一季稻區收穫時留稻樁高度為20—30cm。

(六)越冬管理。越冬期可套種蔬菜或綠肥。有灌水條件且無霜的區域,田塊保持2—3cm水層;灌水條件較差區域保持土壤溼潤。越冬後按當地早稻移栽時間,對稻樁進行割除,保留稻樁高度為5cm左右。同時使用除草劑防治雜草。

(七)雜草防治。移栽或水稻出苗後5—7天施用常規除草劑防控雜草,在收穫後2天使用除草劑進行芽前封閉。土壤處理使用撲草淨或苄。乙防治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和莎草,噴霧使用氰氟草酯、雙草醚、五氟磺草胺等。對多年生雜草使用氰氟草酯、滅草松、氯氟吡氧乙酸等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