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覺醒式育兒:關於羅森塔爾效應,你可能理解錯了

2022-09-24由 金尚心理時空 發表于 農業

皮格馬利翁效應還叫什麼

作者金尚

金尚,本名李紅豔,心理諮詢師,心理學碩士,心理學副教授,已出版多部心理學著作

一、羅森塔爾效應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什麼是羅森塔爾效應?

一天,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在參觀考察一所小學時,從學生名冊中隨機抽取了幾十個人的名單。然後告訴這個學校的校長和老師,這幾十個人是他從各種測試中,篩選出來的將來會是這個學校最有成就的人,你們要好好培養他們。之後,羅森塔爾先生就離開了。幾十年之後,跟蹤調查,發現了這幾十個學生果真成了這個學校最有成就的人。

羅森塔爾先生並沒有真正地做測試,只是隨機地抽取出來的名單。那麼這幾十個學生為什麼會成為這個學校最有成就的學生呢?

這是由於羅森塔爾的著名心理學家的權威身份,由他告知了校長和教師,校長和教師深信不疑。而校長和教師在對待這幾十個學生的時候,自然與別人不同,是一種欣賞、期待、鼓勵的目光,學生在這種期待、欣賞、鼓勵的教育下,當然也就會有了更加明確的人生目標,也就會比別人多了三倍的努力。

而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是著名心理學家欽定的將來最有成就的人之一,也會是非常自豪,對自己的孩子也就會多了更多的肯定、欣賞、寬容。

孩子在學校、家庭雙方肯定、欣賞、鼓勵的作用下,也就有了明確的人生目標,有了奮鬥的方向,也有了更多的自信,同時激發出了300%倍的努力。

於是,羅森塔爾效應就發生了。

但是,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隨便套用羅森塔爾效應,弄得孩子苦不堪言,甚至適得其反。

覺醒式育兒:關於羅森塔爾效應,你可能理解錯了

第一種誤區:把自我期待投射到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年輕時候渴望成為從事某種職業,渴望到大城市,渴望到國外,渴望成為有錢人……。。。結果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實現,就把對自我的期待投射到了孩子身上,讓孩子去為自己實現,讓孩子一生痛苦。

十幾年前,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楊元元自殺了,一開始輿論一邊倒地認為是海事大學不人道,讓孤苦無依的楊母沒地方住。可是當了解事情始末之後,人們才知道楊元元母親不老、不病、不殘,還領著退休金。之所以死活要跟著女兒,是因為年輕時候就有個夢想,要去大上海,現在終於可以跟著女兒去大上海實現夢想了。

其實在之前,楊元元就有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一次是考上縣城裡的公務員,楊母不讓女兒去,說小縣城有什麼好呆的,哪怕在武漢掃大街也比在縣城當公務員強,於是楊元元放棄了;另一次是楊元元考上了西北地區一所大學的研究生,楊元母又不讓去,說離家太遠。

於是,楊元元就只有四處打零工,過著窮困又辛勞的生活。直到楊元元考上上海海事大學的研究生,楊母不老不病不殘,卻非要跟著女兒去上研究生,其實為的是實現自己去大上海的夢想。

楊元元之死,並不是海事大學不人道,而是楊元元看透了今生今世無法擺脫母親的糾纏。無論到哪裡,母親如影隨形,像個鬼魅一樣。楊元元無法擁有自己社交、友誼、情感、事業、生活,感受到生命中時時刻刻存在的窒息感。

最後楊元元自殺了,以半蹲的姿勢,用一塊毛巾把自己勒死,這最後的決絕,像極了她的一生,窒息而委屈。但願天堂裡沒有痛苦。

楊元元的例子不是特例,事實上還有很多很多類似的父母,只不過沒達到楊母這麼極端的程度。

把自己的願望投射到孩子身上,是多麼自私的行為。

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人生價值,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使命。讓孩子為你而活,那孩子的人生怎麼辦?

難怪學霸張一得在考上美國長青滕名校的第一年就自殺了,張一得在遺書中寫道,“有你為我活著,我也就不用活了”。其間,我們可以看出張一得對父親的控訴:

你讓我的生命無處綻放,我恨你;但是你為了做了那麼多,我恨你是不道德的,於是我無法恨你。

你從來沒愛過我,你愛的是你自己的形象。

你愛“你愛孩子的形象,培養孩子的形象,成功父親的形象”,你愛的是眾人眼中你的形象。至於我的內心,真實的我,我的痛苦,我的歡樂,你從來看不見。

現在,你成功了,在世人眼中,你是一個成功的父親,而我,也沒有了活著的必要。

覺醒式育兒:關於羅森塔爾效應,你可能理解錯了

第二種誤區:控制型父母扼殺孩子的生命意志

羅森塔爾效應如果被當成教條隨便使用,將會成為孩子的一場災難。君不見無數控制型父母用所謂的”期待“,一遍一遍地虐殺孩子的生命意志。

一個父親陪在孩子身邊,一遍又一遍地對孩子說:你一定不能粗心,一定要細心。

一個父親守在孩子身邊,緊盯著孩子的握筆姿勢,一定要握成標準的樣子。

一個父親告訴孩子,一定要先完成數學作業,再做語文作業,千萬不能把順序整混了。

一個父親警告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只能查字典,查教材,絕對不能用小猿搜題。

你看著會覺得驚訝: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偏執的人?但這是一個真實的案例。

孩子的進取心、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就這樣一步步地被這個高控制父親虐殺了。

這是一個有些偏執,有些強迫的父親,所以這是很容易就看得出來的控制。

但還有一些是隱形控制,藏在“全是為你好,教的都是正確的“的掩飾下。

孩子要去上學了,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說,你要專心聽講。

孩子要去和朋友出去玩,母親又要一遍一遍地說,你要注意安全。

孩子出門了,母親還要一遍又一遍地說,注意不要感冒。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本來專心聽講是孩子的主動意志,忽然被母親一遍遍地強調要專心聽講,那麼孩子就會把不專心聽講理解為自己的意志。

如果我專心聽講,我的自由意志就被殺死了,我就是一個沒有自我的人;為了表達我的個人意志,表達我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那我就只有不專心聽講了。

很多青春期孩子的所謂”叛逆“,就是這麼來的。家長越是要跟孩子較勁,要跟孩子講道理,孩子就越容易出問題。

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的自毀自虐也是這麼來的,這些後遺症甚至會延續到成年後。

有些人在參加工作後,無論領導說什麼都要反著來,總是喜歡跟領導唱反調,其實是跟父母親的過度控制有著莫大的關係。

覺醒式育兒:關於羅森塔爾效應,你可能理解錯了

第三種誤區:對孩子有過高的期待

羅森塔爾效應要發揮作用:

第一,父母不能侵犯到孩子的自我邊界。

第二,要把父母的期待轉化為孩子的自我期待。

第三,自我期待的目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要處在”跳一跳,夠得著“的地方。所謂”跳一跳,夠得著“,直白點就是”透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也就是說,當孩子自我期待的時候,不能定得過高,也不能定得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