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土生葡人,澳門文化融合親歷者

2022-09-12由 環球網旅遊 發表于 農業

土生葡人是什麼意思

美食兼顧東西 語言博採眾長

土生葡人,澳門文化融合親歷者

土生葡人,澳門文化融合親歷者

【環球時報駐澳門特約記者 李佑愚】土生葡人(Macanese)作為澳門重要族群之一,至今並沒有一個正式的官方定義,民間主要指葡萄牙人與其他種族通婚繁衍、在澳門本地土生土長的混血後代。至於“其他種族”到底是什麼,始終莫衷一是,有人認為主要是華人,也有人認為主要是馬來人,這一爭論甚至引起歷史學家的興趣,進行了不少相關研究。

“土生葡人?跟葡萄牙人是什麼關係?”相信很多第一次聽到“土生葡人”這個名詞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疑問。而對一些土生葡人來講,這個問題卻又讓人懊惱——因為實在不容易說清楚。

如何劃分土生葡人

自16世紀葡萄牙人抵達澳門以來,這裡逐漸發展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港口和中西文化交融之地,其族群也不可避免地多元起來,除了華人和葡萄牙人,還包括馬來人、日本人、印度人和非洲人等。

土生葡人被認為是葡萄牙人和其他種族通婚的混血後代,有人估算,符合這一特徵的人群在今天的澳門大約有5000到8000人。也有人認為,劃分土生葡人的關鍵在於文化,不在於血緣。正在澳門讀大學的土生葡人萊諾(化名)就認為,有葡萄牙傳統很關鍵,“懂得葡語是必要的,還要會慶祝一些傳統節日,比如復活節和12月24日晚餐。”每年復活節,萊諾整個家族的人都要聚在一起,吃海綿蛋糕等傳統美食。

在澳門迴歸之前,土生葡人因獨特的身份,扮演了“橋樑”角色,葡澳政府與葡萄牙之間、華人與澳葡政府之間的溝通,活躍著他們的身影。在澳門迴歸之後,土生葡人也進入特區政府和其他公共機構擔任職務。例如,大律師歐安利曾擔任多屆澳門立法會議員,2008年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中第一位土生葡人。此外,土生葡人還活躍在翻譯、文化、教育、商業和體育等多個領域。

獨特的美食

土生葡人創造的土生葡人文化,是澳門多元文化中不容忽視的一環,其中最被人津津樂道的,是2012年被列入澳門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土生葡國菜最能代表我們的文化特色。”萊諾有些自豪地說。

來澳門遊玩的人,不可不嘗“葡國餐”。在澳門氹仔的遊客必到之地官也街,就聚集著小飛象、木偶和海灣等多家知名葡國餐廳。而葡國餐中最知名的主菜之一就是“葡國雞”。雖然不同廚師烹飪的葡國雞往往有所差異,但其常見的原料包括雞肉、咖哩、椰漿、椰絲、土豆、洋蔥、黑橄欖和葡國香腸,分步驟煎炒後再用烤箱烤。其味道鮮香濃郁,卻實在說不出是什麼風味,洋蔥香腸烤箱頗有西餐特色,咖哩椰漿卻極具東南亞風情。事實上,葡萄牙本土的菜色裡並不包括“葡國雞”,如果你要在葡萄牙的餐廳裡點葡國雞,可能會惹來莫名其妙的眼神。由此就可以看出,土生葡國菜跟澳門文化一樣,充滿“融合感”。而這種融合,自有其歷史淵源。

“大航海年代”的葡萄牙人乘船往返於歐洲、非洲、東南亞、澳門各地,在漫長的航程中,葡萄牙人也把不同地區的生活方式熔為一爐,自成一脈,香料和廚藝自然是其中少不了的內容。事實上,東方的香料原本就是歐洲—遠東海上貿易的主要商品,為葡萄牙人帶來豐厚利潤,將其帶入自身飲食,也算是“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在澳門本地,經融合而來的土生葡國菜也有獨特的存在意義。相比於純正的葡式西餐,土生葡國菜既有葡萄牙家鄉的味道,在原料上又就地取材,在土生葡人的家庭中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可以說,它是發源於大航海、沉澱於澳門的文化遺產。除了葡國雞,經典的土生葡國菜還包括免治、馬介休、牛尾湯等。直到今天,它們已經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澳門帶給世界的特色美食。

文化延續的隱憂

與“土生葡人美食烹飪技藝”一起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的,還有“土生土語話劇”。澳門的土生土語,是土生葡人社群用於日常溝通的語言,其基本詞彙以葡萄牙語為主,夾雜馬來語、粵語、英語和西班牙語,和土生葡國餐一樣是文化融合的產物。然而,它的命運比土生葡國餐更值得人們擔憂。畢竟,其應用的場景和範圍相對狹窄,傳承難免艱難。如今,澳門的土生葡人大多以粵語、葡語作為日常交流語言。講一口流利普通話的土生葡人並不罕見。但是,新生代的土生葡人已經對土生土語所知不多。而土生土語話劇,就是承載這一瀕危語言的舞臺文藝形式,更是維繫土生葡人澳門情懷的活動之一。一些土生葡人也在努力保護土生土語,例如,澳門土生土語話劇社每年都會舉辦表演,幫助年輕人瞭解土生土語和土生葡人文化。

時至今日,澳門的發展更多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熱愛創新的土生葡人也一定會以他們的熱情為澳門帶來精彩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