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什麼是農業生產託管?

2021-07-20由 雲上智農 發表于 農業

農業生產專業化是什麼意思

“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特別是廣大普通農戶的前途指明瞭方向。由此土地託管或者叫農業生產託管這一新型農業經濟模式應運而生。

什麼是農業生產託管?

農業生產託管概念

農業生產託管,狹義上是指農戶等經營主體在不流轉土地經營權的情況下,將農業生產中的耕、種、管、收等全部或部分作業環節委託給農業生產性服務組織的農業經營方式。廣義是在耕、種、管、收的基礎上,延長上、下游產業鏈進行全面系統的社會化服務。

農業生產託管的優勢

土地流轉雖然是快速集中土地的辦法,但是由於存在土地流轉費用,再疊加糧食生產費用後,即使生產力水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也無法與國際市場糧價接軌,因此只適合高效的經濟作物;土地入股只有在農戶與託管組織強互信的情況下才能實現。雖然暫時的透過保底分紅的方式,可以快速啟動,但是對於糧食生產長遠來說,在總收入沒有增加的前提下,經營組織會分掉農戶一部分利益,因此只適合高效的經濟作物。而當前的農業生產託管,不存在土地流轉成本,糧食生產所有的收入歸小農戶,且在託管組織與農戶弱互信的情況下就可以實現,所以說農業生產託管是當前實現糧食規模化生產最有效途徑。

當前,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農業勞動力呈現出老齡化、兼業化趨勢,有的地區還出現了農業勞動力短缺。農業生產託管,簡單的理解就是“你的地,我來種,少收費,多收益”。農業生產託管實行集中連片統一管理,推進農業機械化規模種植和經營,降低生產作業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提升農業和農戶的效益。這種模式也解決了部分地區存在的“種不了地”和“種不好地”等問題。農業生產託管有以下幾大優勢:

1。有利於引領普通農戶參與農業現代化程序。發展農業生產託管,可以透過服務組織的專業化服務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等要素匯入農業生產,切實解決小農經濟經營方式粗放、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2。有利於促進服務規模經營發展。開展農業生產託管,透過服務組織提供專業化、規模化服務,形成了既不流轉土地經營權,又能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新路徑,滿足了一些農戶繼續從事家庭經營的願望,同時讓農戶分享到規模經營的收益。

3。有利於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開展託管服務,服務組織就可以集中採購農業生產資料,降低農業物化成本;可以採用先進農作技術,充分發揮農業機械裝備作業能力,降低生產作業成本;可以採用新品種,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實現農業節本增效。

4。有利於推進農業綠色生產發展。農業綠色發展是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專業化的農業生產託管服務組織,技術裝備先進,統防統治、科學施肥等綠色生產技術的應用推廣能力強,可以有效克服部分農戶缺乏科學使用農資、綠色防控病蟲害等先進技術的困難,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任務,促進農業綠色生產和可持續發展。

當前農業生產託管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農業生產託管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一是全程託管:農戶向託管方支付一定託管費用後,獲得託管方耕、種、管、收等全系列服務。二是勞務託管:農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全部勞務專案委託給託管方承擔,農戶只需負責種子、化肥、農藥、水電等全部農資投入。三是訂單託管:農戶將農業生產過程中某個時段的勞務專案委託給託管方,託管方按勞務專案獲得報酬。雖然農業生產託管促進了土地生產的現代化、規模化,但傳統農業生產託管在生產實踐中仍然暴露出了以下問題:

1。採取了“頭疼醫腳”的辦法:

當前糧食生產存在“大炮打蚊子”的現象(將農資、農機、無人機等11個服務者角色比作大炮,將碎片化的土地比作蚊子),那麼可以看到碎片化的土地是制約糧食生產的問題根本。

傳統的農業生產託管模式首先創造一個概念是,為農民種好地,即馬上運用新的品種、高階農機、新的肥料、新的技術,是從解決生產力的角度入手進行託管。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水平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大部分服務者環節已經處於飽和,在現有的生產關係條件下,生產力很難再有提升的空間。生產力問題並不是當前糧食生產的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碎片化的土地,造成的規模化的生產無法實現,需要解決土地規模化的問題,所以當前的核心問題是生產關係方面的問題,傳統的農業生產託管方式並沒有“對症下藥”,生產關係方面的問題是主要問題,而大家是從生產力方面入手解決問題。因此,首先第一步先解決生產關係方面的問題,第二步再提升生產力水平。

2。重資產執行:傳統的託管模式是從服務者角色入手,就需要重資產執行。購買高階農機、選育新品種,制種、示範、宣傳、營銷、更新無人機等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託管的規模侷限於託管主體的資金量。

傳統的託管模式生存的前提是服務。要想提供好的服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3。冒風險:由於介入了新品種、新技術,創造增產的概念,而當前存在信任危機,農民要求包產,不包產拿不到地,包產則存在虧損風險,因為糧食生產自然風險太大;由於農資、農機等11個服務者角色中,大部分環節處於飽和狀態,在飽和的環節中又投入更多的資金,更加劇了“大炮打蚊子”的現象,競爭的加劇,造成託管主體的投入成本難收回,面臨虧損的風險。

4。商業化程度低:以農機為抓手的託管主體,其他人員很少也很難參與進去,整合資源的能力有限,造成各個環節無法快速降低,所以很難從託管中獲利。

5。不接地氣,進不了地:一些大型企業主導的託管,缺乏對接一線農村有效的辦法,與農民建立不起信任的管道,很難落實到一線農村。

大型企業主導的託管,由於有大量的管理人員參與,管理成本大大提高,另外投入了大型機械,資金成本也大大提高,傳遞到一線農村的託管,種植成本不僅僅沒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降低了農民對農業生產託管的接受程度。

6。可持續性差、可擴充套件性差:服務範圍的擴大,受到服務能力的制約,同時,服務者要承擔多個環節的風險,限制了快速擴充套件。很難實現整村、整縣託管。

作者:山西農業大學(省農科院)高梁研究所邵林生、郝紅偉、李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