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公共文化服務實現資源互通

2022-09-02由 新京報 發表于 農業

永定泡溫泉哪裡便宜

三地成立5個協同發展平臺,在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活動、演出藝術發展等實現資源互通

京津冀三地綠色空間增多,綠地變得觸手可及。以往過於集聚的優質公共服務功能輻射向京津冀更廣闊的地區,三地百姓同享更便捷安全的生活服務。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五年來,不論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還是京津冀公共服務的共建共享,都為三地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在自己的家園生活得更宜居樂業。

燕郊一切“向北京看齊”

定居河北燕郊已有12年的內蒙古人張龍自稱是“新燕郊人”。2008年北京奧運會那年,在北京上班的張龍把家搬到了燕郊,前幾年裡,最頭疼的就是往返交通問題;隨著時光走到2015年,燕郊一天比一天大變樣,人聚集得越來越多,房租便宜、生活便利。這一年,張龍辭職創業,把公司設在了燕郊,從此徹底“紮根”燕郊。

“京津冀一體化對北三縣來說,是對生活遠景的希冀。對燕郊人來說,是個家園夢。”張龍說。如今,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加速,燕郊一切“向北京看齊”,與北京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管控”,從社會治理到環境治理,從機關辦事效率到企業發展空間,都在向更好的方向變化著,“這個夢算是實現了一半。”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歷五年,京津冀一體化步伐在不斷加快,作為環京區域的居民,張龍對身邊點點滴滴的變化感觸很深。在他記憶裡,從前的燕郊,雖然看上去也是高樓林立,但走在街道上會發現衛生死角多,不是建築垃圾就是私搭亂建;機動車滿大街亂停,真假收費人員亂竄。而現在的燕郊,在城市治理上比起一線城市,絲毫不差。

從宜居角度而言,張龍眼裡的燕郊在這五年裡變得越來越美,小區裡“花團錦簇”,小區外西有潮白河、東有植物園。尤其是潮白河溼地公園的建設,改變了原來的臭河道面貌,成了市民遊玩、散步的好地方。

不僅居住的地方美了,就業環境也變好了。張龍說,現在的燕郊吸引了許多創業者,尤其是電商,“燕郊房租比北京便宜,物流卻十分便捷,因此很多電商選擇入駐燕郊運營,非常紅火。”

在京津冀過“雙城”生活

今年6月12日,京張高鐵實現全線軌道貫通,意味著乘高鐵從北京到張家口的時間將縮短到1小時內,張家口進入北京“1小時生活圈”。

十年前,家住燕郊、工作在北京的張龍,兩地奔波倍感艱辛。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推進,城際鐵路網日漸織密,京津冀1小時軌道生活圈逐漸形成,河北越來越多的城市融入了北京“1小時生活圈”。

家住廊坊,10分鐘步行到地鐵站,20分鐘到北京亦莊下車上班,在京津冀地區過“雙城”生活的人,通勤路並不比家和業都在北京的人更奔波。高鐵的快速發展消弭了地域之間的距離感,也為不能在北京買房的人們提供了更多的安家置業選擇。也有更多人選擇在環京區域安家落戶後,藉著當地承接北京產業轉移的“東風”,找到了家門口的心儀工作,在新的城市既宜居又樂業。

不僅如此,交通的改善有力推動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產業的疏解轉移,促進區域人才的交流合作,實現城市群之間的多維交流互補,助推城市群生活方式的多樣化。“早晨在北京看故宮,中午去天津濱海度假區泡溫泉,晚上到河北承德避暑山莊下榻”,媒體描繪的京津冀旅遊藍圖,正逐漸轉變為現實。

京雄城際鐵路開工建設,京張高鐵全線軌道貫通……目前,京津冀地區已基本形成了集航空、鐵路、港口、公路等多種運輸方式構成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主要城市與周邊衛星城市間的“半小時生活圈”加速形成。

宜居樂業

出行

五年來,京津冀聯手打通京臺、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區環線等高速公路和幹線公路,總里程達1600公里,形成“京津冀一小時交通圈”。

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11個區市900餘條城市公交線路,實現與京津交通“一卡通”,京津冀互聯互通卡發行量達88萬張。

生態

2017年4月,永定河作為京津冀生態環保領域率先突破專案啟動實施。

2018年11月,京冀兩省市共同簽署《密雲水庫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養區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

天津提出規劃建設“環首都生態屏障帶”,將雙城間綠色生態屏障建設工程納入國家生態發展戰略。

近年來,京津冀合力推進壓減燃煤、控車節油、清潔能源改造等減排任務,全面達標供應第六階段車用油品。

2013年至2017年,京津冀地區13個城市的PM2。5、PM10濃度均呈年均遞減之勢。2018年京津冀及周邊大部分地區霾日數較2013年下降超過30天,部分地區下降超過50天。

產業

截至2018年底,五年來,北京市共疏解一般製造業企業累計達到2648家,累計疏解提升581家市場、物流中心106家。

京津冀將聯合打造“2+4+46”產業轉移承接平臺。即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公共服務

截至2018年年底,北京17家醫院與河北2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

5年來,北京17家醫院與河北2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33項臨床檢驗結果在京津冀296家醫療機構實現互認。

在2020年前,京津冀透過“手拉手”、建聯盟校等組成100餘對中小學校、幼兒園、職業學校。

2018年8月1日,京津冀人力資源服務地方標準實現統一。社會保險轉移接續深入推進,工傷認定現場調查核實、傷殘等級鑑定結果實現互認。

數讀

★五年來,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建設合作專案累計營造林50萬畝,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設任務共計122萬畝。

★北京與河北省張家口、承德、保定三市23個貧困縣(區)建立結對幫扶關係,推動受援地區加快脫貧。

三地成立了京津冀圖書館聯盟等5個協同發展平臺,在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文化活動、演出藝術發展等領域實現資源互通共享。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