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2022-08-18由 且聽天下史 發表于 農業

非洲需要用到棉被嗎

前言

工業革命後,世界格局發生了改變,

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侵佔地區的殖民統治。

隨著19世紀50年代西方因素更多地進入非洲

,非洲傳統自然水權觀念讓位於理性實用的觀念,水成了純粹的、可利用的客體物件,非洲水權的觀念和象徵體系隨之也被動“祛魅”,原有的“人-水-神”三位一體傳統之魅逐漸衰落。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首先,

隨著工業革命推動非洲內陸探險相伴而來的是水運的祛魅

。以18世紀60年代英國工業革命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為始,以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使用為標誌,到19世紀30—40年代製造業基本實現機械化,工業浪潮在英國的社會和生產關係發生重大變化,生產力迅速提高,新技術為進一步實現海外航行提供了先決條件。

蒸汽技術完善讓航程更長、更安全

,加之船體的尺寸、結構和載重量,輪船技術的提升,掌握了所有這些技術優勢的西方逐漸成為殖民世界的主導力量。

1845年,

弗朗西斯·羅納茲成功發明了第一臺攝像機

,用於連續記錄氣象引數隨著時間的變化,這不僅可以科學地預測水文資訊,海上測繪的導航圖還可以將風速與海流的資訊統一到航船上來,進一步促進外向型航行的開展。

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蒸汽機逐漸小型化,並被應用在日常的動力裝置中,

這是探險家們更便捷地抵達非洲內陸的技術保障。1842年,探險者中最著名的代表戴維·利文斯敦決定繼續向南非以北探險;1849年,利文斯敦穿越卡拉哈里沙漠,並發現了恩加貝湖。

1858年3月10日

,他與探險隊員們搭乘了來自英國利物浦的航船

,再次向尚比亞以北不為人知的廣大區域進發。在到達贊比西河的港口時,利文斯敦乘坐了“羅伯特號”。“羅伯特號”屬於單引擎鐵殼船,動力來自燃燒汽油產生的蒸汽壓力,最多可以承載38人,代表了當時英國的造船工藝,並被應用於探險領域。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3個月後,

利文斯敦掌控了船隻執行

,並認為“操縱船隻就像在街頭駕馭馬車一樣,已經得心應手”。“羅伯特號”一開始就能夠輕鬆滑過紅樹林叢生的海邊和河口,這讓探險隊員不僅找到了贊比西河的四個出海口,還在船上測量了水深、河口斷面漲落潮的水流速度與紅樹林侵入河口的距離,這就在未來決定了英國設定贊比西河港口的位置。

其次,

隨著探險者不斷傳播理性實用知識,非洲傳統巫師逐步失去了原有的神秘色彩

。西方啟蒙思想和企圖征服自然的科學主義隨著交通工具的提升,在世界擴充套件了影響力。19世紀前後,傳教士將基督教的教義傳播到非洲內地,連同灌溉技術的推廣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開發,現金為基礎的商業模式的推行,讓非洲土地制度發生了徹底革命。

傳教士是深入非洲內陸的先鋒,因其掌握實用技術

,使非洲水權引領者的權威和合法性受到了空前挑戰。1795年,倫敦宣教會(LMS)成立,開始對世界派出傳教士,非洲概莫能外。1816年,詹姆斯·雷德和約翰內斯·範德·肯普在南非北開普省的庫魯曼地區建立了地區的傳教站。

1830年左右,

“非洲黑人”“本地人”等詞彙紛紛出現

。歐洲影響力不僅僅侷限於此,新的文化、語言和人類的物質形態和生產方法,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了非洲。1842年,利文斯敦在日記中寫道:“2月10日,巫師們跳了很久的祈雨舞,還獻祭了幾隻牛,但是天上並沒有下雨。酋長氣得想要殺掉巫師,這時我拿出一把鏟子,告訴他們我會引水來。”

之後,

利文斯敦帶著當地人從高處的一個小丘開始往下挖渠道

,然後用黏土攪拌草根、灌木、動物枯骨、烏龜殼等,在渠道的下游築成了一道150公尺長、兩公尺深的擋水壩。大壩底上有大石頭做基礎,灌木枝幹紮在壩周圍防止風蝕,水壩逐漸蓄滿了從高處沙丘上流下來的水。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儘管之後這個水壩兩次因為季節性降雨被沖垮了

,但透過利文斯敦的兩次重修而恢復,當地人也掌握了修築大壩的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一開始,巫師在利文斯敦的引水渠附近用石頭排出大蟒蛇形狀,以象徵著部落神明的保佑,但等當地人也學會築壩之後,這個大蟒蛇的圖案就不再出現了。

後來,在大巫師的人工降雨宣告失敗後,貝專納大酋長西比讓宣佈,從此不再吃大巫師的任何草藥,只相信“真正的上帝”。對非洲而言,水權不僅與傳統耕作相關,還與傳統的價值觀及政權合法性相關。

實用技術讓非洲土著逐漸從對自然和神話的崇拜中擺脫出來

,原有的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隨之改變,非洲農牧階級也從原有的等級權力中被分散出去,非洲水權被動地進入了“祛魅”的程序。

再次,隨著人與自然關係的改變,非洲傳統貿易和水權象徵體系瓦解

。在長期的生存環境相互適應中,非洲人與環境、動物之間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關係。由於社會普遍遵從較為一致的水權象徵體系,儘管灌溉活動和狩獵對所有人幾乎都是開放的,但傳統社會和經濟生活仍保持了其有序性。

非洲水權中象徵體系裡的重要物種——大象

,長期以來不僅是非洲與世界外貿的重要交換物(如基於正常死亡而獲取的象牙),是生物多樣性的標杆動物,是非洲生態的“基石物種”,也是非洲的重要圖騰。大象在肯亞創世神話中是“降雨”與“和諧”的代名詞,在祖魯國和史瓦濟蘭兼有“國王權威”和“國家力量”的象徵。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即使普通百姓建設家宅的時候,也時常出現大象的象徵,

以祈禱享有更好的雨水,進一步激發生命力和繁殖力。大象的生物特性與非洲傳統崇尚的精神品質型別較為契合,如耐力足,智商高,富有團隊精神。

在達荷美王國(1818—1888年),

大象即是國王的圖騰和旗幟,代表著王室的權威

。象牙在非洲傳統社會中普遍代表著智慧、節制和永恆的美德。另外,由於獨特的社會生物特性,大象還具備家譜等級設定的意義,這是由於大象的族群序位與非洲家庭傳統中的序位關係相似,都有穩定的家庭、宗族、領袖(等級結構)和社交網路。

15世紀歐洲的技術尚未領先於世界其他地方

,非洲是重要的貿易輸出地和中間出口商,象牙是歐亞珠寶、鋼琴鍵,或者是無價的宗教藝術品產業所需的重要商品。摩洛哥、茅利塔尼亞、塞內加爾等非洲多地的物資都很豐富,歐洲只能透過在非洲和亞洲轉售槍支和布匹盈利

隨著奴隸貿易在非洲的延展,商人們在販賣奴隸的過程中連帶販賣象牙賺取高額利潤

。19世紀初,商隊已經有專項的象牙蒐集任務;19世紀中葉,商隊駛入更遠的內陸地區,繼續擴大獵象範圍,那時殖民商人們都在尋找象牙,他們用槍支與當地酋長們進行交易,短期內象牙貿易量大大增加;

到1880年左右,中部、東部乃至南部非洲的大象幾近滅絕

。大象數量的持續減少以及貿易網路的擴充套件引發了重大的生態和社會經濟變化,一方面,象牙貿易所帶來的鉅額利潤滋養著殖民當局;另一方面,專業獵人群體、搬運工和中間商出現,非洲社會階層格局發生改變。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另外,

非洲長途貿易的重心從薩赫勒地區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區

,隨著沿岸城鎮興起,非洲內陸貿易聯絡最終中斷。最終,對大象的精神需求完全讓位於金錢和槍支的誘惑,非洲本土部族之間紛爭不斷。

與此同時,

歐洲和非洲間的經濟平衡被打破,加快了傳統的象牙貿易體系的瓦解。

進入殖民時代後,來自西方的槍支、紡織品、金屬和烈酒,逐漸成為貿易中佔據壓倒性優勢的西部非洲進口商品,其中,紡織品成為貿易中心的商品。

1750—1807年期間,紡織品約佔進口總量的66%

;1827—1850年間,進口的棉紡織品則是1751—1774年可比時期的4倍。非洲對自然的認知,與水權一同構建的傳統價值觀,在強有力的新生產力面前逐步瓦解。

大部分非洲地區都開始用有價值的原材料,換取大量的非生產性產品

,加之生態、社會、經濟的大變革,非洲本土已無自己發展的可能。即使後來非洲人曾嘗試使用武裝起義等激進的方式,希望再次掌控發展的主動權,但仍無力為抗。非洲從洲際貿易網的主動角色,變為歐洲人跨大西洋貿易的被動角色。

19世紀中葉,

在非洲完全被殖民瓜分之前,非洲與世界的交匯日益加深

。隨著工業革命在全球的擴充套件,以喪失水權為首,非洲人與傳統價值觀形成了以歐洲殖民者為中間層的斷層,不斷失去對資源的掌控權。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從水權觀念到戰爭對抗,最後到蘇伊士運河戰略要道主權的喪失,

非洲最終失去把控本土發展方向盤的可能性

。非洲水權的祛魅與旁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與非洲殖民化的深入是一致的。

西方殖民勢力利用宗教在思想上進行滲透

,利用實用技術上的優勢改變當地人對自然的認知,逐步掀翻、摧毀了根深蒂固的水權文化根基,並重塑了水權觀念。此外,西方勢力還透過侵佔土地、壟斷外貿、武力佔領等方式摧毀非洲的經濟基礎,以獲得更多的殖民特權。

殖民擴張與非洲水權的被動“祛魅”

結語

在19世紀中葉,非洲在經濟、技術、軍事上都處於劣勢,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從水權開始的價值重塑,

為其在非洲政治和經濟的全面殖民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