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實施士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2022-08-04由 女媧部落 發表于 農業

土地託管模式如何開展

農村土地託管是土地流轉過程中生產經營方式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創新實踐,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舉措。作為土地制度改革程序中產生的一種新模式,土地託管的實質是“農業生產託管”,就是為農戶提供農業生產經營服務。

實施士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一、實施土地託管的價值效用分析

土地託管是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前提下,農戶以市場方式向託管主體購買所需的生產服務,在不改變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前提下,實現土地的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生產。透過土地託管,可以降低生產和經營風險,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增加糧食產量,提高農民收人,實現託付雙方利益共贏,對於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實施士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1.調優農村產業結構。

在城鄉二元體制和農民多耕地少的特殊國情下,直接從承包權入手進行土地流轉的難度很大。從農業服務入手的土地託管模式是推進土地流轉和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農民與託管組織以契約形式確定各自的利益,託管組織受讓農民的土地,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經營,就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有利於最佳化農村產業結構。

2.節約農業生產資源。

從社會整體資源配置來看,土地託管組織注重規模生產和精細管理,能推動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有效投入。在經濟利益驅動下託管組織必然會積極整合農業資源,修建農業基礎設施,著力採用現代農業技術與機械,實現生產流程標準化、農產品標準化,提高土地與各類資源的利用效率,著力增強農業的競爭力。

3.保護農村生態環境。

農業生產當中的資源汙染問題大多數都是由農民的分散和粗放生產造成的。土地託管組織為了追求利益必然會推動農業機械化耕作與現代化管理,有效實現託付方與託管方的互利共贏。種子、化肥、農藥統一供應和技術統一指導,加之連片種植和統一管理,使得農產品的品質得到有效提高,使農村生態環境汙染得到迎刃而解。

4.促進支農政策落地。

由於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的生產組織功能被大大弱化,國家支農政策實施就只能面向眾多的農業生產主體,致使許多支農政策推起來比較困難。土地託管模式既能適應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雙經營體制的制度需要,又能將農民的分散生產有效地組織起來,形成落實農業扶持政策的重要載體,從而有效解決支農政策落地難的現實問題。

二、推進土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土地託管是基層群眾方便生產增加收人的創新實踐,是實現規模經營與穩糧增收良性迴圈的有益探索,但目前尚處於起步和初級階段。政府社會各方,應該提高認識,釐清思路,明確對策,加強扶持,積極引導土地託管健康發展。

實施士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1.加強宣傳引導力度,推進託管規模擴大。

各級政府應本著“支援不干預,服務不包辦”的方針,加大扶持引導力度,推動土地託管規範有序發展。建立土地託管資訊平臺,優先向託管組織推廣新品種,新技術,發揮其示範和帶動作用,為土地託管服務創造良好的環境。重視在鎮村兩級建立健全託管服務中心,逐步將其納人規範化管理軌道,發揮好中介,中轉、監督和協調的作用。土地託管組織要針對已經受託或潛在受託的農戶,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土地託管知識宣傳推介切實把已有的受託地塊做成成功的典型樣板,強化對區域內農戶的宣傳引導,推進土地託管順利開展。

2.合理確定託管模式,激發農民參與熱情。

土地託管是一項政策性、群眾性實踐性很強的工作,應該根據中央確定的基本原則,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辦法。應在保持士地承包關係穩定的前提下,遵循“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以及“託管進退自由”的要求,針對不同經濟條件和發展水平,允許土地“半托”“全託”“承租”“入股”等各種託管形式長期並存,讓農民自主選擇土地託管模式,不搞行政命令式推動。託管組織要與農戶簽訂規範的《土地託管協議》,明確託付雙方的權利、義務和責違約任,為土地託管成功實施提供可靠保障。

3.健全流轉市場體系充分維護農民權益。

開展土地託管合作,核心是要建立互利共贏的利益分配機制。各級政府要制定土地託管管理制度,完善土地託管服務檔案監督土地託管執行情況,辦調解決託管中產生的矛盾糾紛,促進其健康快速發展。各有關部門更應強化管理程式,規範流轉條件及收益分配機制等,確保託管服務公開透明,使農民對託管土地享有監督控制權,同時嚴格控制士地用途,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為農村經濟發展注人新的活力。託管組織應該本著服務農業讓利農民的原則,建立與農民利益密切聯絡的分配機制。託管組織產生的利潤應該按協議足額返還給農民,以激發其參加士地託管的積極性。

實施士地託管的思路與對策

4.加強農業技能培訓,提升機械作業水平。

加強對土地託管主體的培訓,“陽光工程”雨露計劃”等應優先將其納入培訓範圍,農技服務部門定期向其宣傳、推廣新技術,進一步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增強其發展的內生動力。積極引進外部人才資源,鼓勵事業單位科研人員和農技推廣人員到土地託管組織任職、兼職和擔任技術顧問。鼓勵選調、選聘到鎮村任職及“三支一扶”的大學生,積極參與土地託管組織的培育發展工作。選派農機手參加政府舉辦的專業技術培訓,不斷提高農機手的農業知識水平,以確保田間管理的科學性與作業質量。

5.建立良好政策環境,推動土地託管發展。

土地託管組織的發展壯大離不開良好的政策環境。首先,加大財政支援。各級財政應在支農資金中安排一定的比例,用於支援託管組織發展,將其納入縣農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的範圍。其次,加強金融支援。協調金融保險機構與土地託管組織做好對接,鼓勵銀行、信用社等金融機構創新服務產品和服務方式,解決其貸款難、保費賠付難等問題。最後,爭取專案扶持。託管組織負責人要學習瞭解政府農業技術推廣、農機裝備推進等專案動態,積極承擔農技推廣服務,促進土地託管面積擴大。

6.提高託管服務質量,確保農民持續增收。

積極培育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引導組織他們參與土地託管,形成多方參與的大格局。供銷社和各類託管服務主體要著力提升田間管理農資配送、農機作業產品營銷和技術培訓等專業化服務能力與水平確保科技人員、良種良法技術要須能夠直接到田,有效地解決農技推廣難題。託管組織對於被託管士地,在經營管理上,應以市場為導向,以糧食作物種植為主,統一進行供種供肥、機耕機播防蟲防病回收加工等服務,從播種到收制,農田管理基本實現機械化,推動土地託管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