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北京市商務局牽頭定製20條措施 加快建設北京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2022-07-29由 北青網 發表于 農業

商務局是什麼意思

北京市商務局牽頭定製20條措施 加快建設北京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11日瞭解到,北京市商務局牽頭制定了《加快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促進生活服務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措施》(簡稱《若干措施》)。到2025年,全市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生活服務體系。

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若干措施》突出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立足生活服務業的商業性和普惠性雙重屬性,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行業自律,按照拓展空間、豐富業態、提升品質、最佳化監管的思路,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角度,研究提出5個方面20條措施。到2025年,全市實現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全覆蓋,形成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生活服務體系。

《若干措施》明確,已建居住區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精準補建便民商業服務設施,新建居住區落實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佔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低於10%的要求,優先發展“一站式”生活服務綜合體。

結合城市更新行動利用騰退空間和地下空間。各區摸底、梳理國有產權或國有主體為第一承租人的空間資源,建立臺賬和管理機制,引導市場主體建設、運營便民商業服務設施,防止違規長租、層層轉租。老舊小區鍋爐房(含煤場)、腳踏車棚等閒置空間,經業主共同決定可用於補建便民服務設施,涉及臨時改變建築使用功能,需辦理施工、消防等手續的,由區規劃自然資源部門出具建築功能轉換規劃意見。推進老舊廠房、老舊樓宇更新利用,涉及改變使用性質、翻建改建的報經區政府同意後實施。

交通、國資、園林、體育、園區管理機構等部門和公交、地鐵等公共服務企業,梳理、開放所屬空間資源,佈設便利店(社群超市)等便民商業服務設施。釋出標準規範,因地制宜投放廂(櫃)式智慧便利設施、移動餐飲售賣車、蔬菜直通車、無人智慧售賣車等移動便民商業服務設施。

實施“X+早餐”計劃,支援蔬菜零售、便利店(社群超市)等搭載早餐。推動200個以上菜市場轉型升級,實現“顏值”“內涵”雙提升,為鄰里提供社交服務和互動空間。將蔬菜零售、便利店(社群超市)、早餐、綜合超市、藥店、前置倉、菜市場等納入全市促進生活服務業發展專案資金支援範圍,各區出臺相應資金支援政策,形成市區合力。

利用促消費獎勵資金、首店專案資金等各類資金,發展特色餐飲、蛋糕烘焙、茶飲咖啡、新式書店、休閒娛樂等品質提升類業態。完善就近精準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加強智慧助老技能培訓。拓展智慧體驗,鼓勵應用5G、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發展無接觸交易、智慧結算、網訂店取、自助售賣等創新模式。

推進“一店多能”,簡化經營範圍增項手續,搭載書報經營、針頭線腦、列印影印、應急充電、代扣代繳、代收代發、休息如廁、小額存取等服務,實現高、低消費頻次服務業態有機融合、集約佈局。各區引導區域內房產中介、銀行、外賣快遞點等連鎖門店提供多元化、規範化便民服務,豐富便民服務載體。各區建設集蔬菜零售、便利店(社群超市)、餐飲、養老康護、幼兒託管等於一體的生活服務綜合體。允許有條件的社群有序開展舊貨交易活動,便利居民家庭閒置物品交換、流通,促進綠色、低碳消費。

盤活供銷社農村閒置商業設施,利用鄉(鎮)、村集體閒置用房,改建為搭載多種便民服務功能的便民店或便民綜合服務中心。強化資金、金融支援,引導品牌連鎖企業、電商平臺企業新建或規範提升農村便民店,2022年試點鋪設不少於100個網點,2025年推廣覆蓋全部千人以上行政村。推進電商進農村,完善農村電子商務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

持續完善我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動態地圖,利用大資料、智慧演算法等監測、分析生活服務業供需狀況。“一業一策”推進蔬菜零售、便利店(社群超市)、餐飲、家政、美容美髮等行業數字化升級行動,圍繞獲客引流、收銀運營、選品物流、會員管理、最佳化供應鏈等全鏈路拓展數字化應用能力。支援網際網路平臺降低商戶運營成本,利用培訓課程、資訊、流量等數字化工具為便民網點、特色小店賦能。

截至2021年底,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便利店(社群超市)、早餐、家政、美容美髮、末端配送(快遞櫃)、洗染和便民維修等8類便民商業網點超過9萬個,已實現基本便民商業服務功能社群全覆蓋。累計培育1萬餘家生活服務業標準化門店、12條示範街區、20條“深夜食堂”特色餐飲街區,東城區、石景山區入選全國首批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首發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動態地圖,開展餐飲業數字化升級。地鐵便利店、蔬菜直通車等便民服務模式日趨多元。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