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2022-07-19由 感知與感悟 發表于 農業

食,色,性也是什麼意思

如果世上沒有美酒,男人還有什麼活頭?

如果男人不戀美色,女人還有什麼盼頭?

如果婚姻只為生育,日子還有什麼過頭?

如果男女都很安分,作家還有什麼寫頭?

如果文學不寫酒色,作品還有什麼看頭?

如果男人不迷酒色,哪個願意去吃苦頭?

如果酒色都不心動,生命豈不走到盡頭。

這首《酒色賦》作者以最直白的語言直擊人性本質,道破生活真諦,沒有絲毫迴避,乾貨滿滿,且通俗易懂,形象地描繪出了大千世界飲食男女的生存常態;之所以火爆,只因能真實大膽地揭示並道出了大眾心聲。

不確定《酒色賦》是否莫言所創,這首詩雖短,但寓意深刻,沒有任何花哨的詞語,卻恰似一部歷史情景劇,畫面感突出,具有很強的穿透性和感染力,把幾千年浩濣歷史長河中,人類具有規律性的本色與本能演繹的酣暢淋漓,這也是人類能生生不息最原始和最基礎的文明屬性。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酒色賦》的出現,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社會中備受關注和爭議,各種言論甚囂塵上,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經過歸納,主要有三種聲音。

一種聲音認為這首《酒色賦》是極為荒謬的,是一種不良的價值觀導向,是害人,害己,害社會,是一種汙染,不利於營造和諧的社會大環境,並引申為追求享樂,生活糜爛,作風不檢點,是腐朽思想在腐化人們的心靈,應該站在道德與法律的制高點來指責和批判。

第二種聲音是肯定的,認為這首詩符合社會現狀,符合事實規律和自然法則,從古至今,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酒色賦》都把人性最真實,具有規律性的特徵,把人類追求的根源和生活形態表達的通透直觀,值得肯定,從文學角度不失為一首好詩。

第三種聲音則是把《酒色賦》大加讚賞,並引經據典,極力推崇,賦予了新的含義和境界,不斷拔高,定義為神來之筆,對每句話都進行刻畫與解讀。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古人常曰,食色性也,意思是說,人的生命離不開兩件大事,即飲食與男女,一個是生活的問題,一個是性的問題,這是人類生存與繁衍的根本。《酒色賦》這首詩一經出現,能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說明是有很深的社會基礎和共識的,對於這首詩的界定應該客觀公允,進行合理的解讀,任何極左或極右的判定,都有失偏頗。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在備受爭議的背後,顯現出來的是一個怎樣的輿論環境和道德觀念。

《酒色賦》屬於純粹的文學創作,不應該過度解讀。

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的今天,《酒色賦》很容易讓人把它和負能量聯絡起來,我認為是不妥的。

正能量是一種積極的、健康的、科學的價值觀與人生觀的傳遞和引導,雖說帶有一定的傾向性,但不能脫離和違背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

社會在進步,我們不能帶著傳統偏見的眼光來審視符合事物程序中最本質的東西,不能非白即黑,更不能混淆概念,把不同事物,不同概念,不同標準,擺放到不同的層面來說事,把《酒色賦》扣上讓人誠恐誠慌的帽子,這是觀念上的倒退,顯然是不合適的。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酒色賦》是文學作品,它的特點是用最通俗的大白話揭示事物的真實現象,唯有以不偏不倚的中庸心態,直觀感受,不受立場侷限,不過多聯想,不過多猜疑,方能發現其深意和美意,也許才是最佳的閱讀方式。

筆者認為,對《酒色賦》過分推崇,沒有原則的肯定,過分解讀更是不可取,有譁眾取寵之嫌,特別是把這首詩當作神來之篇,肆意誇張和放大,看成仙人之作,上升為指點迷津的深奧理論,對持這種觀點的,只能讓人徹底呵呵,荒唐到沒有絲毫的評論價值。

我們應該明白,《酒色賦》體現出來的只是人類最基礎的生活意識形態,並非人生全部,與人們更高追求的信仰,理想,道義、情懷,責任,價值,包括對待大是大非問題的態度等沒有必然的聯絡,應該區分對待。

端正思想,正確看待食色性也。

我國是一個非常講究飲食文化的國度,民以食為天,而酒文化則是餐飲文化中的精髓與昇華,無酒不成宴的觀念深入人心;作為一種特殊文化的載體,在人類交往中佔有獨特的地位,酒文化已經滲透到了社會活動的各個角落,文人墨客更是杼寫出無數美妙絕倫的詩篇。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與豪邁的酒文化相比,我國對待兩性文化的態度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由於人們長期受禮教思想的引導,在三綱五常的約束下,受到了幾千年的性禁錮,凡涉及到兩性話題,則如臨大敵,顯得格外保守與含蓄,甚至是迴避和抵視,形成了凡牽涉性的就是不良的、就是陰暗的、就是流氓行為的心理意識。這種觀念在我國具有廣泛的普遍性,直接導致了我國兩性教育的嚴重滯後,性教育的推進非常艱難。

生活中,天真可愛的小朋友經常會好奇地問大人,我是從哪裡來的?許多家長常常不知如何應對,乾脆來一句“垃圾堆裡撿的”應付了事,殊不知,這種不正確對待和引導的態度,只會增加孩子強烈的好奇心,增強神秘感。在我的記憶中,在處於青春期的中學時代,生理衛生課常常變成自習課,老師大都是不講不管不問,成了教育中的真空。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據瞭解,多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提倡開展正確的性教育,並出臺一系列具體的措施……希望在未來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的兩性觀念有正確的理解和改善。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美酒、美食、美色的嚮往是天生俱來的本能,也是最敏感的,表現各異,值得思考。

最近關注頭條號,在微頭條中,有一個話題討論,#你見過最美的人有多漂亮#,我隨便寫了幾句,結果閱讀量達數千,反觀我正兒八經寫的那些大道理,閱讀量寥寥無幾;這說明了什麼?

年輕詩人吳桂君的《喜歡一個人》這首詩廣受人們追捧,其中的“始於顏值,陷與才華,忠於人品”常被人拎出來當作標籤借用,但“痴於肉體,謎於聲音,醉於深情”後三句最彰顯人性的魂則被無情拋棄,這種半遮琵琶半遮面的表達方式,恰恰表現出來的是人們對情愛既嚮往又不得不冷處理的心理特徵;我們不僅要問,追求靈與肉的共鳴不正是人們對愛情的美好期待嗎?

火爆且頗具爭議的《酒色賦》究竟是怎樣的一首詩,該怎樣理解?

《酒色賦》這首詩給我們開啟了一扇窗,是一個進步的例證;在遵紀守法,不違背良知,在堅守道德底線的前提下,只有敢於正視人性,分清美好與邪惡,才能以端正、健康、豁達的心態坦然面對一切,生活則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