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2022-07-10由 山川入懷 發表于 農業

右肺下葉斑片影是何原因

1903年,遠在日本留學的魯迅在給好友徐壽裳的信中,寫了一首詩,講述自己對於祖國風雨飄搖現狀,與國內同胞們尚未覺醒的擔憂。

但是詩的第一句卻很令人迷惑,內容是這樣寫的:“靈臺無計逃神矢”。“靈臺”是心靈的意思,“神矢”代表愛神之箭。我的心靈的歸宿最終還是逃不開愛神的安排,這難道與愛情有關嗎?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學者們議論紛紛,說那時候魯迅在日本有了喜歡的人。但其實結合整篇詩文來看,這是一篇寫給畢業學生寄託理想型別的舊體詩。在這篇詩歌裡,反映了當時魯迅最大的煩惱就是:父母定下的婚姻。

面對國家的動盪不安,再加上母親的逼婚,既然這都是無法逃避的,那就只能做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選擇了。而當時魯迅素未謀面的結髮妻子就是朱安。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父母之言不敢違

在浙江紹興——魯迅的老家,姓周的是大戶人家。但到了魯迅這一代,因為祖父犯下了的科場大案,家族也開始受到打壓、慢慢沒落了。父親生病又需要錢,家境變得越來越窮困,但對於這一不幸的大戶人家的落魄,同鄉人則多是冷眼相待。

一氣之下,魯迅選擇到南京讀書,去學洋務,因為是免費且包吃住,多少可以為家裡減輕負擔。那時候的思想觀念都認為科舉才是正路,此外就是去經商賺錢,學洋務是不得已的選擇,是社會上的一條末路。

就在魯迅18歲這年,母親就給魯迅定下了婚約。物件是一個大戶人家——朱家,朱家的女兒——朱安。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面對同鄉人都瞧不起的破落的周家,為何朱家願意締結婚約呢?因為當時的朱家擇婿標準都很高,一直沒選到合適的,這一拖,朱安就20歲了。於是便放低了要求,和周家聯姻了。

當時還在讀書的魯迅看到母親來信中的訊息,非常痛苦,他寫信拒絕,說:請朱安改嫁他人。但母親回信說:悔婚對兩家的影響都不好。魯迅又說:可以將朱安放足、進學堂讀書。然而更行不通,當時還在清末,思想未開化,女子讀書在人們眼裡根本不像話。

於是,推脫不了的魯迅只能默默屈服於母親的安排,唯一能夠減輕痛苦的就是拖時間晚點回去。魯迅在南京讀完書後,跟著就去了日本留學。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煎熬的婚姻生活

從1899年定下婚約,已經過去快七年了。這時的朱安已經28歲了,紹興當地說:養女不過二十六,年紀越來越大的朱安除了等待自己的丈夫,別無選擇。

當時見魯迅遲遲不肯回來,又聽信兒子在日本找了女人的謠言,魯迅的母親——魯瑞在信裡假裝說自己病了,魯迅這才趕忙回來。直到1906年,魯迅與朱安才完婚。

結婚儀式上,魯迅帶著典型的中式新郎官的紅纓帽,帽子後還拖著一條長長的假辮子。這時魯迅最不願回憶的一件事,對他來說簡直就是奇恥大辱,他像一個被判以重刑的犯人,被人推著趕赴受刑場。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當晚,魯迅躲在被子裡哭,把被子上的印花都哭花了。據周家傭工王鶴照回憶說:早上起來時,少爺的臉上全被靛青染青了,第二晚上他就睡回了自己的書房。

對於這段婚姻,魯迅是這樣看待的:這是母親給我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地供養它,愛情是我所不知道的。

在婚禮儀式上,朱安知道丈夫不喜歡自己是小腳,所以穿了大一碼的鞋,以至於,在婚禮上她的鞋不小心被絆掉了。在當地,結婚時掉鞋是不吉利的徵兆,這預示著她的一生,註定落得悲慘的結局。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魯迅在結婚後第五天,就帶著二弟回到了日本。透過這一次回鄉的經歷,他棄醫從文,決定開始用文字救國。

而這一去又是三年,朱安在偏僻詭異的老宅子裡,獨自等了他三年。她知道或許再也等不回來,或許等回來了也沒用。又或許,她心存著點小小的期待,如果他可以回心轉意,看到自己的好……然而這根本不會發生。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屬於時代的悲劇

1909年魯迅回國,為了減少呆在家裡的時間,他白天教書會友,很晚才回來,一回到家他就進到書房抄寫古籍度過漫漫長夜。

魯迅是一個極端道德潔癖的人,對於自己反感、厭惡的事物,他絕不會違背自己的本心去接納。所以從一開始,他與朱安在心靈和身體上都有著隔閡。婚後,魯迅過的是苦行僧一般的生活,要求自己禁慾。

他說和她談話沒味道,話不投機半句多,所以,不想同她說話。朱安一直都是自卑的,對於魯迅所說新事物,她一直都是附和贊同,儘管她根本就不知道那是什麼。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一次在魯瑞壽誕時,家裡請賓客來家宴,朱安卻神色莊重地向親朋好友下跪說:“我來周家多年,大先生不很理我,但我也不會離開;我活是周家的人,死是周家的鬼。”

對此,魯迅說:“中國舊式婦女很厲害,所有的同情,都被她爭了去,大家都批評我的不好。”那麼,魯迅對朱安到底一直是秉持什麼樣的態度呢?

我們可以從魯迅筆下創造的典型人物——祥林嫂的身上窺探一二。一生都在被他人嫌棄的祥林嫂,就死後也爭不到一個做人的權利,她被無情地看客們“消費”、“玩弄”著,成為了舊時代封建禮教的犧牲品。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同樣,魯迅怕朱安擁有同樣的命運,所以依舊選擇與她成婚,並在魯迅逝世後,也依舊讓兄弟接濟她,至少讓她沒有被社會徹底拋棄。

對於朱安,就同他筆下的祥林嫂一樣,魯迅是悲憫的。如果休掉朱安,那她就好比一個沒用了的“器物”,孃家人不會接納她,她的命運又該何去何從?

本是新婚之夜,魯迅卻在床上淚流滿面,從此不碰髮妻,禁慾20年

小結:

朱安在晚年還在擔憂,死後要與魯迅葬在一起。同祥林嫂一樣,她也是在除夕死掉的,或許那時的她也在想:人死後,有沒有靈魂呢?這樣她還能在地下和魯迅團聚,期望著能被他接受。

魯迅與朱安的婚姻,是時代所造成的結果。同當時清末民初時期的許許多多的知識分子一樣,逐漸開化的新思想與依舊深植於人心的封建思想水火不容,在兩者的作用下一起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