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警惕!水稻惡苗病正在大規模爆發!

2021-07-08由 農業技術那些事 發表于 農業

惡苗病與什麼激素有關

“水稻惡苗病”作為一種常見的水稻病害在全國各稻區均有發生。近年來,隨著種子處理技術的推廣,此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但今年水稻春播過程(4月中、下旬)氣溫忽高忽低,變化急劇,高溫回升快,陽光猛烈,為水稻惡苗病的發生形成有利條件。

因此預測今年水稻惡苗病的發生在部分地區又有回升,甚至爆發。

警惕!水稻惡苗病正在大規模爆發!

1、發病症狀

從水稻秧苗期到抽穗均可發病。苗期發病植株細長,葉狹根少,全株淡黃綠色,部分病苗移栽前後死亡。枯死苗上有淡紅色或白色黴狀物,本田內病株表現為拔節早,節間長,莖稈細高,少分櫱,節部彎曲變褐,有不定根,剖開病莖,內有白色絲狀菌絲。

病株下葉發黃,上部葉片張開角度大,地上部莖節長出倒根,病株不抽穗。枯死病株在潮溼條件下,表面長滿淡紅色或白色粉黴。輕病株可抽穗,穗短而小,籽粒不實。稻粒感病,嚴重者變褐不飽滿。

初次侵染:帶病種子在浸種過程中,汙染無病種子,病菌在種子萌發過程中侵入芽鞘,形成初次侵染;第一次高峰:播種後7-10天左右開始顯症,並陸續增多,20天左右形成苗期發病高峰(第一高峰),病株枯死;第二次高峰:發病早的提前枯死,發病遲的能抽穗,但結實率低。抽穗後也能發病,數量較少,但能形成帶病種子,從而影響次年種子帶菌率;苗期:病苗比健苗細高,根系發育不良,葉片葉鞘細長,葉色淡黃,分櫱少或不分櫱,部分病苗在移栽前死亡;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後一月左右出現病株,病狀與苗期相似,病株分櫱少或不分櫱,節間顯著伸長,下部幾個莖節上生有許多倒生的不定根。病株抽穗後劍葉開張角度比正常株大。重病在孕穗期枯死,輕病常提早抽穗,穗形短小籽粒不實。

2、病原

無性世代為真菌,屬子囊菌亞門赤黴屬。惡苗病菌絲生長最適溫度25~30℃,分生孢子在25℃的水滴中,經56小時即可萌發,子囊殼形成最適溫度為26℃,子囊孢子在25~26℃時,經5小時大多可萌發。病菌侵染寄主以35℃最適,在31℃時,誘發徒長最明顯。

3、發病特點

此病為高溫病害。當土溫在30~35℃時,適宜幼苗發病。土溫在25℃以下,植株感病後,不表現症狀。移栽時,高溫或中午陽光猛烈,發病多。傷口是病菌侵染重要途徑,種子受機械損傷或秧苗根部受傷,多易發病。一般旱秧比水秧發病重。中午移栽比早晚或雨天移栽發病多;增施氮肥有刺激病性發展趨勢。此病無免疫品種,但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

4 、水稻惡苗病的發生原因

4。1 惡苗病的發生與溫度有關。水稻催芽和苗期溫度過高。溫度超過30℃,有利於水稻惡苗病的發生。

4。2 惡苗病的發生與播量及秧苗的機械損傷有關。播量過大,秧傷根,導致水稻生長衰竭,降低抗病力,為水稻惡苗病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4。3 水稻惡苗病的發生與浸種藥劑消毒有關。由於長期使用“強氯精”藥劑浸種消毒,病原菌產生抗藥性, 防效下降。

5、水稻惡苗病的防治

水稻惡苗病的防治主要是透過種子消毒的辦法解決,防治效果的好壞關鍵是選擇哪種浸種藥劑。目前大面積推廣應用的強氯精藥劑浸種發病率較高,其主要原因是長期使用單一藥劑浸種,病菌產生抗藥性所致。

因此,選擇新型浸種藥劑替代強氯精藥劑浸種消毒,防治水稻惡苗病。水稻惡苗病是以預防為主的水稻苗期病害,選用正確浸種藥劑是水稻惡苗病防治的關鍵。

因此建議農戶在一季晚稻、晚稻浸種消毒時選用25%氰烯菌酯、25%使百克乳油、25%使保克乳油、10%浸種靈乳油進行浸種。

6、使用方法

包裝為2毫升“使百克”浸稻種5公斤,5毫升使百克浸稻種12。5公斤。浸種12-16小時,浸後無需淘種,可直接催芽播種。 “25%氰烯菌酯懸浮劑” 25%氰烯菌酯懸浮劑0。25 ml/kg種子或25%氰烯菌酯懸浮劑0。15 ml/kg種子,配成3000倍液浸種12-16小時。 “25%使百克”乳油,10毫升兌水(1毫升兌水0。5公斤)配成5000倍液浸種12-16小時。 選擇使用浸種藥劑時,參照該藥劑包裝說明,一定會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轉載自:網路,以上內容僅作為公益閱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