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2022-06-23由 珠江時報 發表于 農業

基塘農業是生態農業嗎

恰逢陽春三月,

西樵山下雨露滋潤,阡陌嫩綠,

正是採桑果的好時節。

位於萬畝魚塘直達遠方西樵山腳下的

西樵鎮漁耕粵韻文化旅遊園內,

皆是遊客採桑、品桑的身影。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位於南海西樵山西南側的儒溪、七星、朝山、嶺西村周邊這一片1萬多畝的基塘區域,是

珠三角地區保留最完整的生態農業片區和根植其上的基塘農業模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世間少有美景

,良性迴圈典範”。連片的方格魚塘與現代化道路一起蜿蜒向前,“塘基種桑、塘內養魚、桑葉養蠶、蠶沙餵魚、塘泥栽桑”的百年農耕模式依舊上演。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珠三角最大基塘系統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隨著國家農業農村部啟動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認定工作,佛山欲將基塘農業系統申請為

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據悉,該專案現時已完成前期材料蒐集,

預計本月底上報國家有關主管部門

。近日佛山出臺了《廣東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與發展規劃》,這為此係統申請加快了步伐。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從2012年開始,國家農業農村部每兩年發掘和認定一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全國共有91個專案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而廣東目前只有廣東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成功入選。近年來,佛山基塘區域不斷開拓創新,構建出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益的新型多元化基塘農業系統,並輻射帶動周邊基塘農業生產,產生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佛山基塘農業系統申請成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條件越發成熟。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區包括西樵山西南側的儒溪、七星、朝山、嶺西村周邊的基塘區域,東至南九複線,西至嶺西村環村路,南至瀋海高速,北至環山大道,總面積10659畝。

保護區被劃為基塘農業恢復重建區(核心保護區)、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次核心區)、基塘文化宣教展示區和管理服務區、自然山水保育區五個功能區。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基塘農業恢復重建區(核心保護區)

主要指現漁耕粵韻的園區及其周邊區域,總面積1082。7畝,規劃桑基魚塘800畝、果基魚塘80畝、花基魚塘20畝、菜基魚塘50畝、草基魚塘50畝。

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次核心區)

指儒溪、七星、朝山、嶺西四個村的連片基塘生產區,總面積達8563。8畝,規劃建成基塘農業生產保護示範區,為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保護和發展提供示範。

基塘文化宣教展示區

則主要指儒溪村東北部的平坦區域,總面積521畝。這裡建設佛山文化長廊、基塘農業文化博覽館、嶺南手工藝體驗園、產品展銷區。

管理服務區

主要指未來收回改造的廠房區域,總面積97。8畝,建設保護區管理中心、遊客服務中心、遊客服務點及相關旅遊配套設施等。

自然山水保育區

主要對園區範圍內的山崗進行生態修復及保養,最佳化資源配置,提升景觀價值,總面積393。7畝。另外,還將規劃在山崗上設計觀景平臺供遊客俯瞰美景,為園區的亮點工程之一。

生態旅遊迴歸承載“鄉愁”

今年50多歲的羅姨是廖江村的村民,她在漁耕粵韻園區內從事桑樹管理。羅姨告訴記者,從20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隨著繅絲產業受現代紡織業的衝擊,養蠶業開始沒落,魚塘邊上種植的桑樹也逐漸少了。幾年前,羅姨所在的廖江村的魚塘由地政府租賃,用來打造漁耕粵韻生態園區。現在,不僅環境有了很大的提升,羅姨從事桑樹管理後收入也得到了增加。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基塘模式的變遷見證了珠三角地區農民生活生產方式的改變,也孕育了獨具嶺南特色的水鄉文化。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珠三角的基塘系統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遺產的文化價值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塑造了當地人民勤勞樸實的優秀品質,水韻濃厚的民俗風情也是基塘農業系統的產物。

划龍舟、醒獅舞、飄色、廣東音樂等水鄉特色濃郁的珠三角傳統民間文化藝術,無不與桑基魚塘為代表的基塘模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以香雲紗為代表的嶺南服飾文化,也源於桑基魚塘模式。

最值得一提的莫過於獨特的美食文化。佛山嶺南文化的衍生顯然與珠三角大河小湧交錯、基塘農業連片的環境基礎密不可分。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

如今,在技術的支援下,珠三角桑基魚塘構建出新型的蠶桑生態迴圈體系,基塘農業系統的功能在拓深的同時,其承載的農業文化內涵也不斷在拓寬。從種桑養蠶、養魚至養畜,發展到深入開發和推廣示範蠶桑食藥用等新技術,基塘農業系統完成了農業功能的轉變。同樣,佛山珠三角基塘農業系統所承載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民俗文化、建築文化等在技術手段的支撐下不斷延續和發展。

圖:關雅蓮、章佳琳、珠江時報全媒體、西樵宣辦

編輯:雷彬

佛山這1萬多畝的“世間少有美景”,即將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