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中國菌草技術發明人林佔熺助推巴新相關產業發展

2022-06-21由 國際線上 發表于 農業

巴布亞紐幾內亞旱稻

中國菌草技術發明人林佔熺助推巴新相關產業發展

巴布亞紐幾內亞種植菌草。

國際線上報道(記者 萬存靈):2018亞太經合組織峰會將在太平洋島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召開,作為太平洋島國地區首個與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建設諒解備忘錄的國家,雙方已在包括農業等多個領域展開了深入合作。提起兩國的農業合作,就不得不提到一個詞——“菌草”。而這一切都得從菌草技術發明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教授說起。

一根鋼線,20支試管,5萬元(人民幣),1986年10月的一天,43歲的林佔熺在經歷無數次失敗的實驗後,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藥用菌終於取得了成功。

林佔熺說:“是用芒萁、五節芒長出菇來,就感覺到好像發現新大陸了。以後發展菌業,就可以不用砍樹了。確實非常深刻,雖然只是一個苗頭,感覺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實驗的成功解決了長期以來,菌類產品的廣泛種植帶來的“菌林矛盾”,從此 “菌草學”這門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興學科誕生了。

菌草不僅可以種植菌類,還可以飼養牲畜,在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同時,還能進行水土流失的生態治理。1994年,菌草正式被有關部門列為援助發展中國家培訓專案,1996年,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高地省省長來到福建,邀請林佔熺到那裡推廣菌草技術,林佔熺親自在赴當地考察後認為,菌草技術適合在當地發展。

林佔熺表示:“當時有個叫盧法區,5萬人口的區,85%的人還是穿樹葉,只有百分之十幾的人才有衣服穿,基本上處在刀耕火種當中,吃飯沒有一日三餐這個概念,但是那裡菌草數量很多,而且那邊的土地面積很大,都是荒掉了。我們作為一個科技工作者感覺到那邊老百姓確實非常需要。”

1997年7月25號,已經年過60的林佔熺親自奔赴巴布亞紐幾內亞,在東高地省開始了長達8年的援外專案,為了讓當地老百姓能夠儘快掌握技術脫貧致富,林佔熺決定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建立技術基地,培養當地工人,進村入戶教農戶。

林佔熺說:“我們技術要求制定一個標準,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把技術簡化。”

中國菌草技術發明人林佔熺助推巴新相關產業發展

菌草技術發明人、福建農林大學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林佔熺教授講解菌草種植。

從1997年7月到1998年5月,整整8個月,當地沒有下過一場雨,為了解決當地民眾的口糧問題,林佔熺又開展了旱稻實驗,經過不懈努力終於獲得成功,並打破了兩項世界紀錄:一是一公頃旱稻的產量當時達到8。5噸,二是播種一次連續收割13次。

八年時間,林佔熺和他的團隊結束了當地沒有食用菌栽培以及沒有旱稻種植的歷史,為當地百姓找到了一條增加收入、改變生活的新途徑,菌草也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林草”。

林佔熺說:“也是幾年,我們對他們做了幫助,所以感謝我們,把草的名字都給它叫林草。現在全國各地都有,講別的他也不認識,說林草大家都認得。”如今,菌草技術與旱稻技術被東高地省列為“2018-2022五年發展計劃”中重要優先專案,以協助當地脫貧、保障糧食安全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對於即將在巴布亞紐幾內亞舉辦的2018年APEC峰會,林佔熺也充滿期待。

林佔熺最後說:“從試驗成功,示範成功,一部分的村民參與,會推動這個作為一個產業的發展。這次APEC我們國家肯定會給他們一個援助的專案,這個專案實施以後,成為國際合作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個典範,因為這裡幾個重要指標我們都有可能實現:第一個就是當地生產力提高一倍;第二個就是他們貧困人口的收入增加一倍。”

目前,菌草技術被列為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專案,已推廣至五大洲101個國家,成為落實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方案”的重要農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