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農作物災後管理技術意見

2022-06-14由 山東大小事兒 發表于 農業

開溝排水除草培土是什麼

一、玉米

1、及時排澇。玉米是一種既怕乾旱又不耐澇的作物,當土壤含水量超過田間最大持水量80%時,玉米就會發育不良,浸泡淹水3天,玉米就會不同程度出現死亡。因此強降雨後,若田間有積水,應儘快排出,降低田間溼度。

2、倒伏玉米,採取分類管理。一是對於倒伏較輕的玉米,一般不用採取扶直措施,讓其隨著生長自然直立起來;二是對於倒伏嚴重,特別是匍匐的玉米,應及時進行人工扶直,並在根部培土;三是對於莖折斷的玉米,要儘快把折斷植株清除出田間以免腐爛,影響正常植株生長。

3、及時增施肥料,保證玉米對養分的需要。玉米是需肥較大作物,由於澇災,土壤養分流失嚴重,災後應及時追肥,每畝可追尿素15~20公斤,以保證玉米對養分需求,同時可適當噴施0。5%磷酸二氫鉀、0。2%硫酸鋅,隔5~7天噴一次,連噴2次,以促進玉米恢復生機。

4、防治病蟲害。田間積水,植株損傷,土壤水分飽和,空氣溼度大等因素,易引發莖腐病、青枯病、大小葉斑病及玉米螟等。對於出現上述病害的玉米田,每隔10天噴藥1次,連噴2~3次,藥劑可選用代森鋅、多菌靈等;防治玉米螟,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

二、甘薯

1、排水降溼。甘薯不耐澇漬,田間積水,會造成爛根和薯塊硬心,嚴重影響產量和食用口味,排水降溼是甘薯澇災後的重要補救措施。

2、除草、培土。薯塊生長需要松、軟、厚的土壤,雨水沖刷,壟土塌陷,導致甘薯露根、露薯,導致蟲、鼠為害;對於雨水沖刷重、壟土塌陷重的地塊,要抓緊培土。同時要注意拔除田間雜草,促進甘薯儘快恢復生長。

3、摘心。甘薯摘心具有抑制甘薯陡長的作用,多雨、潮溼易引起甘薯陡長,可透過摘心進行抑制。但短蔓品種一般不用摘心。同時土壤潮溼,蔓上易產生大量不定根,浪費養分,可透過提蔓防治,但不宜進行翻蔓。

4、追肥。追肥應視苗情進行,對莖葉生長慢,葉色發黃地塊可適當追肥,可畝施尿素4~5公斤,兩棵中間穴施。

三、花生

1、雨水沖刷,花生莢果外露,要及時培土。裸露在空氣中的莢果不能正常生長,應及時培土,促進莢果正常生長。

2、及時疏鬆土壤,降低溼度防爛果。雨後土壤板結,土壤溼度大,氧氣缺乏,易造成爛果。墒情允許,應及時疏鬆土壤,降低溼度,增加土壤中氧氣含量,防止爛果。

3、及時進行根外追肥,防早衰。可用0。2~0。3%尿素、0。5%磷酸二氫鉀,噴施葉面,連噴2~3次。

4、及時防治病蟲害。田間積水,土壤溼度大,極易引發花生根腐病、花生葉斑病、花生白絹病,可用多寧300-500倍液,灌根或噴霧進行防治。

四、蔬菜

1、菜田採取開溝、清溝、疏通地下涵管等措施,儘快排除田間積水。日光溫室水淹後,即使室內無明水,也不可忽視排水問題,可在兩排日光溫室之間東西向挖深溝,並及時把滲入溝裡的積水抽走,避免牆體損毀坍塌。

2、及時追施適量磷、鉀肥,補足地力,也可噴施0。5%尿素溶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氨基酸、腐殖酸等葉面肥能,促進生長。

3、及時噴施藥劑防控根腐病、枯萎病、軟腐病、炭疽病等病害,為防止後期死棵,可選用防治根腐、枯萎或軟腐病的藥劑進行灌根或衝施。

4、及時檢修,防止設施倒塌。土牆結構棚室,可採用階梯狀砌築或“水泥樁+鋼板”等方式加固牆體;磚牆結構棚室,要重新補砌坍塌的磚牆,輕微開裂的磚牆可用對拉鋼筋進行加固;對輕度變形或部分斷裂的棚架和立柱,要及時校正或更換,並對其基礎進行加固處理。垮塌嚴重的設施,特別是效能較差、安全隱患大的老舊大棚,要拆除重建。

5、蔬菜改種。按照不同受災情況、不同生產區域、不同目標市場需求,靈活安排茬口,選擇種植早熟性好、前期產量高或者抗病性、抗逆性強的蔬菜品種,盡力彌補災後損失。

五、果樹

1、及時排水。疏通果園周邊的排水溝渠,排除果園積水;積水極度嚴重的應採用機械排水,同時在行間距離樹幹1。5米左右處開挖排水溝,排除根系積水;沒有明水但已經過水的果園,也要在樹冠外緣內側開挖排水溝,排出土內積水。

2、及時噴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等快速補充營養,每次間隔7天左右,連噴2-3次;結合土壤淺翻畝施生石灰100kg,或者結合施用生物菌肥摻施部分殺菌劑。

3、及時噴一遍保護性殺菌劑,如波爾多液、多菌靈、代森錳鋅等;殘葉落果清理乾淨後噴施一遍內吸性殺菌劑,如甲基託布津、戊唑醇等,確保葉果安全,以防止病蟲害流行。

4、保護澇災樹體。及時扶正樹體、培土、夯實加固,必要時進行支撐綁縛;折斷的樹枝要儘快修剪,對較大的剪鋸口進行塗藥保護;對受澇較重的樹體及時修剪,疏除弱枝、過密枝、徒長枝和競爭枝等,改善樹體的透光度,提高葉片的光合效率。

【來源:臨沂農業農村局】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