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2022-02-16由 蛐蛐解說電影 發表于 畜牧業

此次秋獮一路保重啊意思

看《如懿傳》,你知道最打動我的一幕是什麼嗎?

喏,就是這一個橋段: 如懿的小院子裡,只有幾聲鳥鳴。院子裡照著陽光,但卻特別安靜,像到了蕭索的秋天。皇帝來見如懿最後一面,如懿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心情非常平靜。皇帝來之前,如懿把用來給自己吊命的湯藥一勺勺地澆進了綠梅盆栽裡。聽到身後傳來悉悉索索的腳步聲,她緩緩轉身,把湯碗放下,輕輕欠了欠身算是問好。如懿行的禮,是普通人對普通人的,不是皇后專對皇帝的。皇帝開口便跟如懿寒暄,邀請她一同前去巡幸木蘭或是留在宮中主持六宮事務的方式,算是道歉,也算是給自己找臺階下。對於那些過往,皇帝只說“讓你受委屈了”“過去的都過去了”“屬於你的冊寶,朕希望你能收回”。皇帝自知自己對不住如懿,但還是要拿著君王的架子。如懿沒有回答,只說:“皇上,你知道‘蘭因絮果’這句話嗎?我少時讀的時候只覺得惋惜,如今卻明白了,花開花落自有時。此次秋獮,一路保重啊。”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皇帝“嗯”了一聲,似乎沒能立刻領悟到這句話的意思,只是若有所思地慢慢走遠。如懿對著皇帝遠去的身影,再次欠身行了一次禮。 這最後一別,如懿笑得很雲淡風輕,皇帝也只是淡淡地跟如懿說著話,但兩個主角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一開口,都能讓熒屏之外的我們感受到一種化不開的悲傷。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如懿心已死,神情蕭索、寂然,但她最終還是原諒了她的“少年郎”,心境釋然也瞭然。我愛極了這一橋段,連看了好幾遍,但看到第三遍的時候,我哭了。據說,霍建華在拍完這組戲後,情緒失控抱著導演哭了一兩分鐘。演這段的時候,兩個演員確實都走進了人物的內心,所以,呈現出來的效果才如此動人。你瞧,真正的訣別,是平靜的,悲憫的,帶著祝福的,但同時,它又是蕭索的,荒蕪的。 人們常說,哀莫大於心死。可我覺得這句話不對。事實上,“心該死,但是還沒死”的時段,人生才是最悲哀的。“心不死”,意味著心存希望,意味著你還想努力、還想掙扎,意味著你不想放手、捨不得放下,還想“再試一次看看”,哪怕你已經遍體鱗傷。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你不甘心就這樣結束,捨不得就這樣放手,所以,會為了追求“蘭因蘭果”而再自欺欺人走一段路,再最後做幾次努力,幻想著興許再堅持一下下,就有個“好結果”了呢?於是,你清醒地犯著錯誤,明知道自己會做無用功還是會勉力一試,最終卻被無情的現實打臉,打得你顏面無存,打得你懷疑人生。心是一點點死的,從“開始死”到“死透”確實也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給人的心靈帶來的痛苦程度,不亞於“凌遲”。只有徹底放下了,釋然了,完全不在乎了,才會微笑著跟你說:“此後,一路保重啊。” 每個人能擁有的美好回憶都只屬於自己,別人只是友情出演——你若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如懿最後一次見皇帝時,不說“再見”不提“分手”只說“一路保重啊”的心情。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如懿傳》並不是一部嚴格意義上的宮鬥劇,確切地說,故事講述的只是一對曾經情深意篤的夫妻,如何一步步形同陌路,最後走向離散。弘曆和青櫻的愛情起於“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皇帝和如懿的情分終於“花開花落自有時”。深宮院牆內,她只把自己當他的妻子,他卻要求她要做好“皇后”這個“官職”。她最終心如死灰,不是因為他不再愛她,而是因為:她不再看得起他。 在皇位上待太久了,被人奉承太久了,皇帝習慣了所有人對他順服,不論真心還是假意。如懿是唯一一個能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的人,所以她會在他沉迷美色時盡力勸誡。她根本不把所謂的“前程”放在眼裡,是真心為他著想,可他竟要求她“睜隻眼閉隻眼”,勸誡她學會“順服”。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很多網友覺得《如懿傳》看得人提不起勁兒,大概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只追求繁花似錦的成功,只追求所向披靡的“贏”,只追求橫刀立馬戰勝賤人的快感,只追求“見佛殺佛,見鬼殺鬼”的殺伐決斷……所以,很多人見不得如懿釋懷、放下,認為她很沒骨氣、沒手腕,向惡勢力認輸。 不,我不覺得她是在認輸。她只是和解,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 縱然皇帝曾經那樣懷疑過她,傷害過她,但她最終都能一一釋懷和放下。後宮嬪妃臉上最常會出現的戾氣、慾望、不甘心,在如懿臉上統統找不到,她的眼神依舊如少女時期一般純淨。在生命的最後階段,這個原本就通透的靈魂終於得自由了。

真正的訣別並非是撕心裂肺,而是平靜

大結局裡,如懿搖著扇子,身邊放著幾盆枯梅。她說,一路走來的這些日子啊,好像一切都在昨天,又好像一切從來沒有發生過……如懿向皇帝提及的“蘭因絮果”四字,意思是:人和人的感情開始時如蘭花一般美好,離散時和柳絮一般不堪。既然看明白了“蘭因絮果”,又何曾在乎過一個“贏”字? 該走的人始終會走,該散的情緣最終會散,與其拉緊手中的線,勒住別人、縛住自己,不如等風來時瀟灑放手。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不愧心。不如意就放下,也是一種“如意”。 只是這種“如意”,年輕時候我們不懂,也不願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