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2022-06-11由 時事面對面 發表于 林業

桐子樹蟲學名叫什麼

在大千的世界裡,時刻一分一秒地從我們身邊走過。曾經擁有的好吃好玩絕活,因社會的變革和經濟的富裕,很多東西都是以新的事物所取代。當我們在影視中看見那些過去場景,也許在腦海又回到從前,去品嚐那獨特的美食、造物者發明的物件,當然還有那神奇的民間絕活。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拉洋片是民間傳統藝術,清末興起的一種娛樂活動,表演者通常為一人來操作,使用的道具為四周安裝有鏡頭的木箱。特別是在北京的天橋、護國寺、白塔寺、隆福寺等廟會以及京郊的豐臺鎮、通州等集市上均能見到拉大片的表演。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拉洋片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自宋朝開始至今,拉洋片已經基本絕跡。僅有少數愛好者仍從事此種藝術形式。這套絕活就是在木箱內裝備數張圖片,並使用燈具照明。表演時表演者在箱外拉動拉繩,操作圖片的捲動,使其畫面有各種的變化。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該表演主要透過凸透鏡,觀眾可以看到木箱裡的哪吒、豬八戒、唐僧、孫悟空、觀音菩薩、濟公等人物畫片。儘管鼓、鑼、鈸樂器的伴奏、甚至是唱詞都可以用錄音機播放,但是人工的音調更有感染力,最能保留拉洋片最原始的味道。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特別是在第二屆非遺文化藝術節上,有著百餘年曆史的拉洋片更是吸引眾多市民,都想透過神秘的木箱看看稀罕,身穿長袍的說唱藝人一人拉繩操縱畫片切換,同時打快板,用繩牽動鼓、鑼、鈸三件打擊樂器,配合唱詞和畫片的播放節奏,巧妙的技藝令人稱奇。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幾十年前,不管是城市的人,還是鄉下的人,一種常吃的桐子葉粑粑經常會作為主食。在那肉食、蔬菜相比少的時期,這種甜味美食是小孩子最愛吃的東西了。由於現在農村基本不種桐子樹了,想品嚐一下這曾經的美食,確實難以圓夢。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說到桐子粑粑,我們首先要知道桐子樹在過去的重要價值。桐子樹為多年生闊葉落葉喬木,葉可做食品的輔助品,而桐子除了能製造生物柴油,另外小桐子及其提取物還具有較廣泛的生物活性,可從中開發出具有抗癌、抗病毒、殺菌、殺蟲等藥物,在醫藥、化工、農業中都有廣泛應用。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用新鮮桐子葉做粑粑,在過去的城鄉是常有的事,為了能讓住在城裡的市民也能品嚐到這種美食,也有不少村民在家做好了桐子葉粑粑,拿到城裡街上賣,也能掙得一定的收入。桐子葉粑粑價廉物美,以其特殊的清香味征服了人們的胃口,那清新的味道讓人過舌不忘。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當下的桐子葉粑粑,也只有在有種植桐子樹的地區才會有,因桐子葉粑粑攜帶方便,也成為田野間勞作時攜帶的好食物。桐子葉粑粑看似平凡,到處都看得見,這表明人們喜歡吃。除了實惠的原因之外,清香可口,又易消化,而且百吃不厭,尤其受老年人寵愛。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桐子葉粑粑價廉物美,以其特殊的清香味征服了苗鄉兒女的胃口,那清新的味道讓人過舌不忘。桐子葉粑粑,蘊藏著這桐子葉獨有的芳香和清甜,只有在鄉間才會有。苗鄉的人們,因桐子葉粑粑攜帶方便,也成為田野間勞作時攜帶的好食物。桐子葉粑粑除了實惠的原因之外,清香可口,又易消化,而且百吃不厭,尤其受老年人寵愛。

活在當代的年輕人,當他們在用電吹風、風扇的時候,不知不會想到在沒有電的舊時代裡,有一種名為風箱的物件,農家有了它炒菜時的火力就有了保障,鐵匠師父有了它就可以煅打出鋒利無比的寶劍、大刀等各種鐵器。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風箱是由一個木箱、裡面有一個推拉的木製把手,活動木箱而構成,其元理與現在用的氣筒差不多,用來產生風力讓火力加大。以前農村家家戶戶灶房裡都有用磚砌成的鍋灶,旁邊放著一個風箱。鍋裡填好水以後,點燃柴禾放進鍋灶口裡面,右手拉風箱,左手添柴火。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在還沒有用電的時代裡,這真是個極其簡單而又聰明的發明,對數千年來的整個社會其貢獻是特別大的。如果沒有風箱技術的出現,人類用於強制鼓風的器具為扇和吹管, 中國古人用竹筒製作吹火器,古埃及金匠曾經使用帶陶風嘴的吹管, 印加人有時以8至12根銅管同時吹煉。

太稀罕了!曾經好吃、好玩的絕活,卻成了稀缺的東西

當鐵匠師父需要旺火的時候,助手就用手拉開活動木箱,空氣透過進氣口使風箱的皮橐內充滿空氣,而且並不塌縮,再拉動其體能夠將其內的空氣壓出, 空氣透過輸風管,可以進入熔煉爐中,用於鍊鐵。最常見的一種由木箱、長方形活動木箱構成,用來鼓風,使爐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