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諸葛幼林:修仁風爐最後的匠人

2022-06-06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林業

中幼林是幾年

諸葛幼林:修仁風爐最後的匠人

給出窯的風爐裝上鐵絲,就可以拿去市場賣了。

諸葛幼林:修仁風爐最後的匠人

諸葛幼林在對風爐坯進行打磨。

諸葛幼林:修仁風爐最後的匠人

諸葛幼林在生火燒窯。

荔浦市修仁鎮古時漕運比較發達,是桂西南的商貿集散中心。歷史上,修仁不僅商業發達,其手工業也很發達,鐵器、竹木工藝、印染紡織各行各業種類繁多。在修仁的小手工行業中,尤以“志成風爐”、燈籠鋪紙紮、修仁薯良漆三項工藝最有特色,被稱為修仁“工藝三絕”。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修仁鎮上“工藝三絕”之一的風爐行將消失了。

“現在做風爐不賺錢,做的人越來越少了。”11月初,記者在修仁鎮建陵老街一家老房子裡見到諸葛幼林的時候,頭髮花白的他戴著老花眼鏡正在一絲不苟地打磨風爐坯,在他身邊堆滿了打磨好準備燒製的風爐坯。

今年66歲的諸葛幼林是整個修仁鎮建陵老街上目前唯一一個還在生產風爐的老匠人。據他介紹,因家中生活困頓,還在上初中的時候,他見建陵街上很多人做風爐貼補家用,他便放學後跟著學做風爐,幫母親養家,沒想到這一做就是50年。

“那時候家家戶戶都要用風爐,我們街上做風爐的有幾十戶人家,每戶人家一年平均要生產幾百個。”諸葛幼林回憶說,當時村裡還在搞集體經濟,大家都是暗地裡做風爐,要是被發現,就會被當作“資本主義的尾巴”被“割掉”,他家就曾被沒收過一個製作風爐的木質模具。

“儘管有風險,但當時大家都沒有其他賺錢的門路,再加上修仁風爐在周邊縣鄉很有名氣,銷路也不錯,風爐製作是禁也禁不住。”諸葛幼林告訴記者,當時一個口徑21釐米的風爐能賣5毛錢,一年下來能賺上百元,這對於他家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了。

“我們鎮的風爐當時很受歡迎,主要還得感謝修仁風爐的發明人諸葛士濤。”諸葛幼林說。他介紹,諸葛士濤是修仁風爐的發明者,是修仁建中街人,生於清朝末年,自幼喜習工藝。1931年,諸葛士濤與人合夥在修仁試製陶器,因泥料不適而失敗。後來偶然看見了懷遠泥爐,受到啟發,便悉心研究其結構,以本地白膠泥試製風爐。經過多次試驗,終於製出色澤橙黃,質地堅硬的泥爐。之後,他在風爐結構上多次試驗改進,完善了製作工藝的風爐勝過了懷遠爐。

諸葛士濤是修仁風爐的發明者也是修仁風爐批次生產走向產業化的第一人。修仁風爐研製成功之後,他便與蔣龍光等人成立了修仁風爐生產合作社,開始批次生產修仁風爐推向市場,並冠名為“修仁志成風爐”。由於修仁風爐通風助火,火力強盛,火勢大小可控,能源利用率高,價格合理,一經投放市場,立即得到廣大使用者的認可和支援,產品銷售迅速走紅,一炮打響。在民國時期,修仁風爐與懷遠風爐成了當時廣西著名產品,深受使用者歡迎。制爐技藝經諸葛士濤傳授給街坊各戶,修仁鎮東門街便有了風爐街之稱,鼎盛時期約有60戶常操此業,其產品除銷荔浦外,還銷往附近各縣及柳州、河池、八步等地。

據諸葛幼林介紹,如今他做風爐的工藝跟諸葛士濤那時的相差無幾,大致分挖泥,曬乾陶土搗碎置入水池練坯泥,起泥汲水陰晾乾成坯泥,製坯陰乾,修坯陰乾,裝窯燒製,裝爐網等幾個步驟。其中有幾個關鍵要素,一是泥土必須是用修仁本地的白膠泥。這種陶土在修仁及周邊鄉鎮均有分佈,儲量大,尤以修仁黃泥塘尾的白膠泥含矽重,純度高,雜質少,黏性強,品質最優。其二是,練泥時要新增適量的穀殼灰,穀殼灰少了容易裂缸;穀殼灰過多,陶土減少黏性,不能成型。其三是爐坯燒製燃料只用水稻穀殼(本地人叫老糠),一層坯一層糠砌入敞口窯中,闇火慢燒,控制穀殼燃料量。這幾個關鍵步驟任何一個環節沒有做好,生產出來的風爐的品質就會有瑕疵。

“現在做風爐的材料難找了,我做完這批貨也不打算做了。”諸葛幼林說。如今,在修仁當地很難找到大量的白膠泥,燒窯用的稻穀殼也因當地種植水稻的人少了,需要到外地去採購。“做這個根本就不划算。”諸葛幼林告訴記者,雖然如今同樣大小的風爐一個能賣25元,但除去材料和工錢根本就不賺錢,年輕人寧願外出打工也不願意做風爐。諸葛幼林如今還在堅持,就是有些割捨不下這個陪伴自己度過最艱難時刻的手藝。

但現實是,無論諸葛幼林多麼割捨不下,隨著市場的萎縮,修仁風爐最終還是會消失在歷史的潮流。

“改革開放後的20年裡,農村家家戶戶都用風爐來煮飯菜、烤火,那時候我一年最多生產8000多個。現在大家都用上了煤氣灶和電磁爐,只有那些新房進火、婚喪嫁娶時才會用到風爐,我一年生產四五百個還賣不掉。”諸葛幼林有些無奈地說。(湯世亮 謝齊珠)

【來源:桂林文明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