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汗皰疹你聽說過嗎?保持手足乾燥很重要

2022-06-06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林業

馬齒莧煮水治溼疹嗎

隨著夏季來臨,有些人手和足上常會出現反覆的脫皮,嚴重者露出鮮紅的嫩肉,甚至還有裂口,有時還伴有瘙癢。細心觀察,會發現手足面板下面還會有密密麻麻的小水皰或者小紅點。很多人認為小水皰是“手氣”“腳氣”。實際上這是一種叫“汗皰疹”的面板病。

“汗皰疹”又名“出汗不良性溼疹”,中醫認為是一種發生於手足掌、指趾間面板的復發非感染性水皰病。所謂非感染性,指不是由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的,沒有紅腫、熱痛等表現,但是如果不停搔抓或者撕破錶皮,也有繼發細菌感染,引起破潰、溢膿的可能。現代醫學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內源性面板溼疹樣反應,也就是可能和過敏體質有關,而精神因素如緊張、激動可能為發病的重要因素。發病多見於季節交替時,以冬春、春夏交替時為最。可反覆發生,常連續發作數年。症狀可輕可重,有的毫無感覺,只發現手或足掌有細小的脫皮;有的會有瘙癢或灼熱感;癢感比較強烈的患者,反覆搔抓破潰後會引起傷口繼發細菌感染,引起發炎、紅腫、化膿。皮損多發生於手或足掌、指趾縫或指、趾頭末端,少見於手背、足跟;嚴重的患者整個手掌都可出現脫皮,有相當一部分患者自己不停撕拉死皮引起脫皮面積增大。

中醫認為本病與田螺皰相類似,《醫宗金鑑·外科心法》記載:“初生形如豆粒,黃皰悶脹,硬痛不能著地,連生數皰,皮厚難以自破。”明代稱之為螞蟻窩。由於表現為深在水皰為主,所以屬溼邪偏盛。可分為外治法和內治法兩種。內治主要分為兩種證型,首先是脾虛溼盛型:掌蹠散在水皰,針尖至粟米大小,半透明狀,皰液清稀,時有瘙癢,伴舌淡水滑,脈象濡滑。治宜健脾除溼法。其次是溼熱內盛型:掌蹠多有深在水皰,集簇成群,針尖大小,瘙癢鑽心,揩破水皰,滋水黃粘,伴舌紅苔膩,脈象滑數。治宜清熱除溼法。汗皰疹是比較適合用中藥外用的疾病,比較常用的中藥有黃柏、苦參、枯礬、白鮮皮、馬齒莧、地膚子等。用法一般是用中藥煮水,早晚泡手。

得了汗皰疹,要避免搔抓,可適當減少劇烈活動,避免手足多汗。發病期間避免過度清潔,減少接觸肥皂、洗衣服等洗滌劑。兒童要少玩肥皂泡、橡皮泥、沙土、蠟筆、水彩顏料及化學品。季節交替時,根據氣候及時增減衣物,不要穿袖子過長的衣物、過厚的鞋子,保持手足乾燥涼爽,可以大大降低本病的發生。注意避免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對情緒緊張、瘙癢劇烈的患者可適當應用抗過敏藥物。少吃一些辛辣腥發的食物。早期水皰也可外用1%爐甘石洗劑外擦。

(王紅蕊 作者系北京朝陽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