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西索歐洲評論|“巴伐利亞”號啟航,而德國卻“迷航”了?

2022-06-06由 澎湃新聞 發表于 林業

巴伐利亞什麼時候入德國

近一段時間,我作為一箇中國的“德國通”突然面臨社會性失語的危險。請大家——尤其請德國讀者——不要誤會,中文“德國通”這個詞正能量滿滿,“通”意味著“融會貫通”,完全沒有德語中“某國通”所謂“暗通款曲”之類的影射意味。

然而,近日我的專業知識以及對德國的理解面臨著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的挑戰。8月2日,德國護衛艦“巴伐利亞”號啟航前往印太海域,而且今年4月德國與日本舉行了雙方外長和防長的“2+2”對話。

作為一個遙遠、陌生但頗受中國人喜愛的國家,德國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

日本媒體此前對日德“2+2”對話進行了極其熱烈的報道。但在德國,直到這場影片會議舉行的前一天,公眾才透過德國外交部長馬斯在《商報》上的一篇文章獲得首個可靠的訊息來源。德國從這些言行中所傳達的那種對中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態度從何而來呢?

我一直以為自己對德國的思想和行為有一套合理的解釋,不過目前卻懷疑自己是否患有需要求醫的認知障礙。

西索歐洲評論|“巴伐利亞”號啟航,而德國卻“迷航”了?

當地時間2021年4月13日,日本東京,日本、德國兩國舉行“2+2”影片會談。人民視覺 資料圖

德國的安全利益核心在於中國?

“病因”究竟在哪裡?我認為,我對德國的“認知障礙”要歸功於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女士(Annegret Kramp -Karrenbauer)。這位德國國防部長一般在中國媒體和輿論中的存在感並不強,但是這種局面近年來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自2019年年底開始,克蘭普-卡倫鮑爾女士似乎就一直“執迷”於中國。她先是2019年11月在慕尼黑聯邦國防軍大學的演講中表示,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印度等夥伴由於日益感受到中國的“威脅”,因此需要一個“明確的團結訊號”;一年後又在一次演講中提出德國的國防政策應該取決於中國問題,再次讓人瞠目結舌。她還呼籲在符合德國利益的情況下,與美國一起為歐洲制定共同的中國議程。這份演說詞簡直就像某位美國政治家演說詞的德文譯稿。

今年3月3日,德國決定向印太地區派遣軍艦執行某些表述模糊的任務——順帶一提,“印太”這個時髦的地理新概念就在幾年前還會讓經驗豐富的環球旅行者陷入雲裡霧裡。3月11日,克蘭普-卡倫鮑爾發推言及所謂的“中國的軍事威懾”,甚至說聽到了來自中國的“備戰的呼籲”,並表示“我們應該在可能的領域與中國合作,在必要的領域予以反對”。

姑且不論德國的軍隊是不是從來不考慮備戰,或者德文翻譯的水平問題(她轉引的“備戰”德文譯法是“Kampfbereitschaft”即殺氣騰騰的“準備戰鬥”,而沒有使用當代德語的慣用語“Einsatzbereitschaft”即中性的“做好行動準備”),我的困惑是:中國人難道不應該認真對待自己的安全問題?

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那麼我們該如何理解這位德國防長在就職演說中對德國聯邦國防軍的承諾:最好的武器裝備、最現代化的個人裝備、足夠的飛行時間、隨時可以行動的艦艇、隨時可以作戰的坦克等等。由己及人,旁觀者是不是也可以認為克蘭普-卡倫鮑爾這番言論透露了來自“德國的軍事威懾”,有一種“準備戰鬥”的言外之意呢?

4月3日,她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再度談到中國,聲稱德國準備向印太派遣軍艦,不僅僅是在言論上維護受到“威脅”的海上航行自由,也是準備為此採取行動。4月13日,德日“2+2”對話舉行,這是兩國二戰後首次舉行此類會談。克蘭普-卡倫鮑爾居於這些新聞的焦點。我從中不得不得出如下結論,即德國的安全和國防政策所關注的重心不是俄羅斯,不是歐洲自治或北約的“腦死亡”,而是中國。不知道一向自詡為和平力量的德國人對這個合乎邏輯的結論會不會感到驚訝。

西索歐洲評論|“巴伐利亞”號啟航,而德國卻“迷航”了?

當地時間2019年7月24日,德國策勒,德國新國防部長安妮格雷特·克蘭普-卡倫鮑爾訪問軍隊。人民視覺 資料圖

克蘭普-卡倫鮑爾也許要補上歷史課

當然,我完全不能接受自己的專業能力得出這個結論。恰恰相反,我想知道究竟是我的專業能力出了問題,還是這個推斷的前後邏輯本身荒誕不經。我的第一個問題——也是疑問——出現了:從什麼時候開始,德國的利益範圍已經擴充套件到了中國門口?德國海軍巡遊中國周邊的使命究竟是什麼?我們是否正在見證德國安全政策和利益的劃時代的正規化轉變?

德國社民黨的政治家和聯邦議院議會黨團主席羅爾夫明澤尼希(Rolf Mützenich)認為,德國的國防部長讓他想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爭奪“陽光下的地盤”的世界政策。明澤尼希的這番話在德國語境下也許具有某種內政的黨爭色彩,但是在中國語境下卻能準確激發中國人下意識的反應。中國人顯然有著不同於德國人的長時段歷史記憶,德國和歐洲習慣以年為單位計算歷史時段,中國人習慣的歷史記憶長度是百年。在中國人的記憶中,上一次德國大張旗鼓地向中國派出軍艦還是190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不來梅港用臭名昭著的“匈奴演說”為八國聯軍的德意志帝國遠征軍壯行。

我對德國的下一個問題也是如箭在弦:德國希望透過與日本協調安全政策發出什麼樣的訊號?

德國對自己的歷史向來都十分敏感,有時甚至過度敏感,而克蘭普-卡倫鮑爾難道不知曉德國曾經在歷史上與日本結有不名譽的盟友關係嗎?或者是真誠地認為這段故事已經屬於不需要再議的歷史?因為這種重新聯手不僅會自然引出對前軸心國或《反共產國際條約》的糟糕回憶,而且德國對日本作為“價值觀夥伴”的看法與東亞對日本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我在這裡不是刻意觸碰德國人或日本人的痛處。我只想提醒大家,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者德國的戰爭罪責這個話題在德國和歐洲也許已經翻篇了(試問:果真如此嗎?),但是在東亞,沉痛的記憶依舊鮮活。日本政治家尤其要對此負責,他們躲躲閃閃的所謂道歉不時被參拜靖國神社的行徑清零,而反覆出現的美化日本侵略行為的教科書醜聞也令人厭煩。簡而言之,克蘭普-卡倫鮑爾是否可以想象,當中國和東亞作為受害者卻不得不自己舉證日本的暴行時,歷史對從前的受害者來說是多麼荒唐的真實?而且戰後幾十年來同樣的荒唐場面一再上演?那麼,中國人現在會如何看待德日“2+2”對話?

此外,我的疑問還有,德國是否有意在日本對華政策出現重大轉變的情況下選擇站在日本一邊?今年4月,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兩國發表聯合宣告強調“臺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敦促和平解決兩岸問題”。這是自1969年美日聯合宣告之後首度在聯合宣告中提及臺灣。新華社援引專家觀點稱,此次日美首腦會談標誌著日本對華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並指出日方種種錯誤言行不僅妨礙中日關係發展,也將嚴重損害自身利益。

德國防長是否知道,日本曾經殖民臺灣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直到二戰戰敗才把臺灣歸還中國?

德國也要奉行“美國優先”?

我進一步的問題是:德國作為北約的成員,任何涉及安全政策的行動並不獨立。德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即使是一種象徵性的姿態——自然意味著一個北約成員國將其行動區域擴充套件到了中國周邊。這是否真的符合所有北約成員國的戰略利益?

眾所周知,“2+2 ”模式是美國近來喜歡的一種手段,用來暗示世界局勢的脆弱性以及全球面臨的威脅。安全保障是美國為確保其盟友的忠誠度而能夠提供的最重要和最無可替代的“公共產品”。德國加入這種模式並在美國倡導的“印太戰略”中游走,當然意在中國,這符合我們對克蘭普-卡倫鮑爾所主導的德國安全政策的分析。所以,德國護衛艦發出的資訊目的地首先是華盛頓,而華盛頓已經欣然收悉。克蘭普-卡倫鮑爾在4月3日的採訪中也說“我們向印太派遣護衛艦一事,在美國也被視為一個訊號”。

不過,中國也收到了這一訊號。而恰恰是這一點讓我這個“德國通”備受困擾:莫非德國真的想參與一場針對中國的新冷戰,並透過軍事參與成為新冷戰的前線國家?難道德國在上一次冷戰中遭受的痛苦還不夠多,忘記了是中國始終支援德國統一的嗎?

這一認識導致了我的下一個問題,它不涉及中國,而是涉及德國和歐洲:如果克蘭普-卡倫鮑爾將德國的安全政策置於美國的安全政策之下,那麼歐洲所謂的戰略自主或歐洲軍隊的願景從何談起?但是克蘭普-卡倫鮑爾自己的那套邏輯似乎是圓滿的:她在2020年11月的第二次主旨演講中已經採取了明確的立場:“如果歐洲戰略自主的想法助長了我們可以在沒有北約和沒有美國的情況下保證歐洲的安全、穩定和繁榮的幻想,那就走得太遠了。”

不難推斷,這番言論所表現出的與法國人的歐洲主權理念的明顯分歧將在歐洲引起更長遠的爭論。

西索歐洲評論|“巴伐利亞”號啟航,而德國卻“迷航”了?

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護衛艦。資料圖

迷航?返航?

經過這樣的分析,我對於自己作為“德國通”的社會意義是上升還是下降的問題就釋然了,因為我們已經看出,德國介入所謂印太地區的想法雖然已經顯形,但是就整體而言,存在很多矛盾和盲點——據說克蘭普-卡倫鮑爾派軍艦之舉已經引起了德國總理府的不滿。

現在需要克蘭普-卡倫鮑爾和德國回答的問題是:在所有這些問題出現之後,德國的“巴伐利亞”號護衛艦究竟想在世界政治的深水區選擇哪條航線?鑑於德國9月即將迎來下一屆聯邦議院選舉,那麼留給下一任德國國防部長的任務是,“巴伐利亞”號究竟該如何踏上返程之旅?

(作者是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歐洲研究”特色研究生班負責人,本文的主要部分曾刊載於德國《Der Freitag》週報2021年第20期,譯者為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李雨薇)

“西索歐洲評論”是上海外國語大學(SISU,即“西索”)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歐洲研究”特色研究團隊與澎湃新聞國際部合作推出的專欄,立足中國立場,依託上海的區位優勢,對歐洲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事件與現象,以及歐洲知識界和研究界的觀點發表及時的介紹和評論。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