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2022-06-04由 廣州日報 發表于 林業

如何評價守望麥田歌詞

《麥田裡的守望者》

問世70週年

紀念版“新裝”

致敬“傳奇文學隱士”

解密不朽的青春文學經典

中隱藏的“人生寓言”

00:23

近日,塞林格作品在中國的獨家版權方譯林出版社正式推出《麥田裡的守望者》70週年紀念版。新版甫一亮相,封面便引發了一波討論熱潮。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圖:塞林格(資料圖)

《麥田裡的守望者》的文學高度無須贅言,經過七十年的歲月洗禮已成為跨越年齡層、跨越族群、跨越時代的文學作品。公開對塞林格表達讚賞和欽佩的文壇同行能列出一個長名單:海明威、福克納、貝克特、納博科夫、厄普代克、菲利普·羅斯、村上春樹、角田光代、馬原、麥家、鄭淵潔、苗煒、張悅然……海明威當年這麼評價塞林格:“老天,他可真是才華橫溢!”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儘管《麥田裡的守望者》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地閱讀,從15歲到50歲的讀者都在被它感動著,但真正徹底讀懂的人未必很多。整部作品乍一看語言簡單、結構鬆散,其實隱藏著精巧縝密的敘事邏輯和複雜隱喻。塞林格深信藝術創作是精神性的活動,他的作品一部比一部像“說禪”。每當有人追問作品含義,他都只說一句:“沒什麼可說的,都在書裡。”塞林格研究專家坎尼斯·斯拉文斯基說這本書並非作家個人的懷舊,也不是青少年煩惱的訴說,“它是一次靈魂淨化的事件”,也許道出了部分真相。值此常讀常新的“青春史詩”迎來七十歲之際,譯林出版社發起了新一波對作品的解讀。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守望麥田是守望什麼

《麥田裡的守望者》書名原文The Catcher in the Rye,“Catcher”意指“棒球捕手”。霍爾頓早夭的弟弟艾裡生前是棒球隊的捕手,他在自己的手套上寫滿了詩歌,當別人比賽時,他在一邊讀詩,和小說開頭霍爾頓的形象一樣,同是置身賽場邊緣的“局外人”。艾裡死後,霍爾頓珍藏著他的手套,發誓要做麥田裡的“Catcher”,帶著“繼承遺志”的味道,兩個人物形象重疊。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小說中,霍爾頓和妹妹說起一句歌詞,“如果有人抓到別人在穿越麥田”,妹妹提醒說那是羅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詩。霍爾頓聽罷,說自己只想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由此引出了本書的書名。小說裡沒交代這首詩的下文,其實它源自一首蘇格蘭民謠,原詞說的是一個女孩在麥田裡遭遇了不幸。麥田裡的守望者,是想抓住亂跑的孩子,防止他們“不看方向”而從懸崖“跌落”,意在守護孩童的天真純潔。

全書看似隨意的敘事中,還藏著許多這樣的隱喻。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讓殘缺的心靈獲得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構思《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尚是一個二十出頭的文學青年;寫成《麥田裡的守望者》的塞林格,則已是一個劫後餘生的中年人。他試圖用文字魔法,讓時光停駐、倒流,讓死者復活,從而讓殘缺的心靈獲得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麥田裡的守望者》問世七十週年|致敬“傳奇文學隱士”塞林格

小說結尾,霍爾頓選擇繼續去上學,不再追求“轟轟烈烈地死去”,而是“謙卑地活下去”。麥田裡的守望者,最終迴歸了人生賽場,學著與懸崖下的世俗社會和解。但塞林格本人似乎並沒有迴歸,小說出版後他便隱居在僻野,生前堅持寫作如修行,但拒絕發表一個字,稱“只為自己而寫”。他的心像一艘逆流的小舟,在世俗和精神的界線上搖擺著倒退,向著純粹的天真駛去。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影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吳波

通訊員 羅穎傑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謝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