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2022-05-30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林業

矮松樹怎麼畫

有兩棵松樹,實際高度一樣,都是五米,但其中一棵顯得比另一棵高得多。顯得高的那棵主幹直線上升,到四米處曲折後再繼續上升一米。顯得矮的那棵主幹在一米處便屈曲了,然後再上升四米,象一個腿短而上身比例太長的人,給人的感覺是基礎太矮,上升得很吃力。而主幹高的那棵顯得上升並不費勁,綽有餘勁,所以顯得高。如果將這兩棵松樹的主幹用兩條抽象的曲折線表現出來,曲折在高處者那線具上升感,而曲折在低處者那線具下垂感。在授課中,有學生因畫不出松樹的高度而怨紙太小了,我偏要他在火柴匣上畫出這棵高高的松樹來,關鍵是要分析物件的形式特點,突出其形式中的抽象的特點。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美”的因素和特色總潛藏在具象之中,要撥開具象中掩蓋了“美”的蕪雜部分,使觀眾驚喜美之顯露:“這地方看起來不怎麼樣,畫出來倒很美!”小小的山村色塊斑斑,線條活躍跳動,給人生氣勃勃的美感,如果捕捉不住其間大小黑白塊面的組織美及色彩的聚散美,而僅僅於房屋細部的寫真,許多破爛的區域性便替代了整體的美感,這一整體美感的構成因素屬抽象美,或者顛倒過來叫“象抽美”,也可以說是形式的概括,總之是必須抽出構成其美感形式的元素來,這種元素之的的確確的存在正是畫家們探索的重大課題。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每當我在田野畫了畫拿回屋裡,首先是房東大娘大嫂們看,如果她們看了我的畫感到莫明其妙,自己是一種什麼滋味啊!我竭力要使她們懂!當她們說這畫裡的高梁很象時,她們是讚揚的,但我心裡並不舒服,因為這畫固然畫得象,但畫得並不好,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我不能欺矇這些老實人!有幾回,當我畫得比較滿意時,將畫拿給老鄉們看,他們的反應也顯得強烈起來:“這多美啊!”在這最簡單的“像”和“美”的讚詞間,我瞭解了老鄉們具有的樸素的審美力,即使是文盲倒不一定是“美盲”。當然,並不能以他們的審美觀作為唯一的標準,我對自己的作品私下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群眾點頭,專家鼓掌”。我眷戀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我珍視藝術的規律,對抽象美是應作科學的分析和研究的,我努力探索寓抽象於具象的道路,真理有待大家不同的實踐來檢驗!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常有同道們要外出寫生時徵求我的意見,問哪裡好,說海南島吧,海南島什麼地方好?什麼景好?從什麼角度畫好了?黃山呢?去的人更多了,迎客松應如何表現?先有概念,再去對號,帶著某種“成見”去辨認大自然,這種作畫的方式,我給取個名吧,叫“按圖索驥”。我沒有理由反對別人按圖索驥,他們也許終於真的索到了驥。我自己的體會還是習慣於伯樂相馬,大自然豐富、繁雜,永遠開發不完、情況總是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畫家的“慧眼”遠比其“巧手”更珍貴!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巧手還是要的,技法的多種多樣是緣於作者思想感情的差異,思想感情在不斷變化,技法也就在無窮無盡地增生。’“洋畫片”(指三、四十年代市上流行的一些西洋畫片),這名詞已含有貶意,眨它己的什麼呢?我看並不因為它畫法的細膩或審美的通俗,技法的各異是無可非議的,主要是缺乏意境,只停留在“景”的低階階段。景中有情,當然就不能侷限在一個死角度徒然將景物來仔細描摹。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你這用的是純黑?”我在外地寫生中經常遇到當地的美術工作者向我提出這個帶著驚訝的疑問,不少人認為油畫不能用純黑和純白,為什麼不能?不知道,好象是老師說過不準用吧!印象派一味追求外光效果時是排除了純黑與純白的,在特定條件下追求特定效果時他們是有理由的。我也吃過印象派的奶,尊重這位一百年前的老奶媽,但老奶媽講的話有些已過時,只能當掌故聽了。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二千年來中國畫家側重黑與白的運用創造了無數傑作,西方近代畫家佛拉芒克大量用純黑純白,馬爾蓋畫的碼頭也偏重於黑白的筆墨情趣,油彩的黑與中國的墨終於結成了親家。其他技法方面的許多問題,如寫意與寫實、提煉或概括、從淋漓盡致的刻畫到不拘小節的揮灑……,中西畫理的精華部分其實都是一致的,藝術規律是世界語,我希望大家不抱成見,做些切切實實的研究。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

吳冠中談創作,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