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脫貧攻堅·村村道」望謨縣大觀鎮裡來村:“他把這裡當家裡,我們把他當家人”|第一書記張廷偉傾情助力裡來村脫貧攻堅

2022-05-22由 天眼新聞 發表于 林業

通草一畝種多少棵苗

“駐村工作只有沉下身去,駐下心來,真正用心用情用力,把這裡當家,才能真正為老百姓辦實事,為老百姓謀福利。”作為一名黨員,望謨縣國土資源局平洞街道辦國土資源所派駐大觀鎮裡來村的第一書張廷偉,十分慶幸自己成為數萬“駐村大軍”中的一份子。

2018年3月,張廷偉收拾行囊來到村中,來到這個讓他充滿著希望又倍感壓力的地方。

加強村基層組織建設

裡來村是張廷偉駐村工作的第一站,來到這裡,張廷偉發現老百姓整體文化水平偏低,且村中高素質人才缺失,因此村幹部整體素質不高,對黨和政府的政策理解缺乏足夠深刻的認識,於是張廷偉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領村幹部學習,加強裡來村的基層組織建設、活動陣地建設,組織村幹部進一步學習各項檔案、政策精神。

「脫貧攻堅·村村道」望謨縣大觀鎮裡來村:“他把這裡當家裡,我們把他當家人”|第一書記張廷偉傾情助力裡來村脫貧攻堅

張廷偉走村串戶為老百姓講政策

“張書記願意教我們,我們也願意學,他經常帶領我們學習政策、‘三會一課’,存在的問題張書記也一一指導我們改正,按照檔案辦事的時候就不容易犯錯。”裡來村村支書梁富明說,張書記來後,帶領他們學習檔案精神,還利用自己的駐村第一書記工作經費幫村活動室安裝增添了Led顯示屏和標準圖書室,為我們解決了會議無標的困局,也為我們以後學習提供了便利。

“村中的辦公場地修好了,老百姓辦事也就方便了。”張廷偉說。

引導群眾發展產業

在走訪中,張廷偉一一記下了群眾面臨的難題,其中最主要就是收入提不上去、增收渠道少的問題。

“農戶要真正過上好日子,外出務工始終不是長久之計,產業扶貧才是老百姓脫貧增收的長遠打算。”張廷偉說,農戶要真正在家裡站得住,不能像以前一樣只能種植玉米,產量不高、收入低,這樣農戶生活難以為續,要發展產業,讓老百姓真正地能脫貧、能增收,過上好日子。

經過了解得知,村中原來就有幾戶農戶種植中草藥通草販賣,且長勢喜人。於是,張廷偉便組織群眾召開共商會,把了解到的通草種植情況一一向大家講解宣傳,激發群眾的種植積極性,增強發展意願,當晚,共有20多戶農戶簽字參與發展通草種植專案。

「脫貧攻堅·村村道」望謨縣大觀鎮裡來村:“他把這裡當家裡,我們把他當家人”|第一書記張廷偉傾情助力裡來村脫貧攻堅

張廷偉和村幹部調研村中通草產業

“我們引導農戶自己種植,這樣老百姓自種自銷,還得到每畝500元的補助,老百姓種植起來非常高興。我也要加強與鎮政府對接,不能讓他們失望。”張廷偉說,來到村以後,既要做好群眾工作,又要加強與鎮級層面的溝通交流,確保各項工作有效銜接,因此工作開展起來很順利,老百姓的積極性也被我們調動起來了。

「脫貧攻堅·村村道」望謨縣大觀鎮裡來村:“他把這裡當家裡,我們把他當家人”|第一書記張廷偉傾情助力裡來村脫貧攻堅

張廷偉在檢視農戶家的通草

目前,全村共種植通草43畝。

因裡來村處於山坡多、平地少的地帶,不適宜大面積發展種植,張廷偉便謀求更多出路,透過一家家走訪,勸解老百姓發展養豬。

“張書記帶領我們種通草、養豬,讓我們增收不少。去年,我家養了12頭豬,每頭豬還得補助1200元。”岑英豪笑著說,他們家今年已經開始蓋房子,等房子修好,孩子回家有個好住處。

目前,為推動老百姓發展生豬養殖,全村共計發放養殖補助資金36萬元。

在駐村的近兩年的時間裡,張廷偉協同村幹部為裡來村的群眾申請了專案資金,修建了2條組組通路、未硬化1條,共3條25。98公里,修建了6公里產業路、村級活動小廣場1個、活動室堡坎1個、過水路面2個,全部督促實施至竣工驗收,建設全村110盞太陽能路燈,同時申請到105萬元資金修建汙水淨化池,保障了村民群眾的出行安全和正常生產生活。

“消除零就業家庭,讓老百姓真正增收致富,是我的希望,目前我們與縣裡面的扶貧車間合作,引進藤椅編制工作,給不能做大活的老人來編制,每個3元,讓老百姓進一步增收。況且現在路修好後,老百姓自己種的、養的東西也能賣出去了。”張廷偉說,除了幫農戶增加增收渠道,還得讓有增收辦法的農戶創收更加方便。

「脫貧攻堅·村村道」望謨縣大觀鎮裡來村:“他把這裡當家裡,我們把他當家人”|第一書記張廷偉傾情助力裡來村脫貧攻堅

張廷偉在給農戶介紹編藤椅

談起駐村前後的感受,張廷偉說“駐村前,我擔心自己不能勝任駐村工作,不知如何開展好村裡的工作。駐村後,我發現,這份擔心成為了一股動力,我已經把這裡當成我的‘第二故鄉’,而不再是工作的地方。”

“我們村的老百姓都說,張書記把我們村當自己家,我們也把他當成家人,他來帶領我們村發展,我們村也跟著他的腳步發展,我相信離脫貧的那一天不遠了。”村支書梁富明堅定地說到。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唐波

編輯 宋潔

劉義

編審 陳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