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不懂這5個關鍵,書讀再多也沒用

2022-05-22由 遇見一隻小金豬 發表于 林業

茨怎麼讀什麼音

“讀了很多書,但是都忘了。”

“知道這本書很經典,可是讀不下去。”

“同樣的書,為什麼別人讀了就可以信手拈來,我讀了卻和沒讀一樣?”

你是否常被諸如此類的問題所困擾?

很多人認為,讀書就是拿起一本書,然後從第一頁開始,逐字逐句地進行閱讀。

直到眼神迷離,呵欠連天,你聽到腦海中有聲音在說:“嘿,今天就到這兒吧。”

讀書,成了你的催眠利器。

在之前的文章《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中,我提到:“讀書是講方法的。”

不懂方法,讀書的效率就低,效率低,獲得的滿足感就少,滿足感少,我們就很難堅持下去。我們會不斷懷疑讀書的意義,直到最終選擇放棄。

那到底該怎麼讀書,才能充分獲取滿足感,最大化地發揮它的價值呢?

我總結了以下5個關鍵,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 01 -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前一陣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

“明明每天下班只想癱在床上,刷刷抖音追追劇,可一看到朋友圈裡同事的每日閱讀打卡,以及好朋友參加各種課程培訓的照片,整個人就很焦慮。”

“我也買了一些書,但看著看著就丟在那了,平日裡太忙,根本靜不下心來。”

“你看書的時候,腦海中有想要解決的問題嗎?”我問。

“呃。。。什麼問題?”她抬頭看了眼天花板,歪起腦袋轉了轉眼珠,“沒想那麼多,拿起來就看了。。。”

很多人讀書就和這位朋友一樣,缺乏明確的目標。他們讀書,不是為了解決腦海中的某個疑慮,而是為了緩解內心焦慮不安的情緒。

前者在“進攻”,後者在“防禦”,兩者在主動性上有天壤之別。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指出: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這個讀者比另一個讀者更主動,他在閱讀世界的探索能力就更強,收穫更多,因而也更高明。”

既然主動對於閱讀如此重要,那怎麼做才能提高自己的主動性呢?

答案是,找到主動背後的深層邏輯和推動力。

美國神經語言程式學專家羅伯特·迪爾茨,提出關於改變的“邏輯層次理論”:

不懂這5個關鍵,書讀再多也沒用

該理論指出,高層次改變必將向下輻射,而低層次改變只有可能影響高層次,並非必然發生。

也就是說,想提升自己的主動性,實實在在地發生改變,最佳辦法是從更高層次入手,找出自己讀書的根本目的。

你想培養什麼能力?

對你而言求知與成長重要麼?

你瞭解自己嗎?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嗎?

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你想與世界建立怎樣的聯絡?

根本動力有了,主動性有了,再加上科學的方法,改變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 02 -

找出最重要的20%,一讀再讀

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託,在研究中偶然發現:社會20%的人佔有社會80%的財富。這引申出著名的二八定律,即:

任何一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佔20%,其餘80%都是次要的。

也就是說,能帶給我們80%提升的其實只有那20%的書,而那20%的書上,最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的,也只有20%。

再加上興趣選擇和與自身的相關性,篩選下來,我們要讀的內容,其實遠比想象的少。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指出,閱讀有四個遞進層次: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和主題閱讀。

不管是檢視閱讀,還是主題閱讀,都致力於找出那茫茫字元中至關重要的20%。

你可以找目標領域的大佬,點開他們的推薦清單;也可以參考豆瓣評分,根據書評摘要以及當前的需求決定要不要讀這本書。

在對書的內容質量有了一定心數後,再透過序、目錄、出版人介紹、重點篇章段落、作者總結等大致瞭解書的主題與思路,確定時間與精力的安排:

哪80%是需要我花費20%的精力去讀的?哪20%是需要我花費80%的精力去讀的?

當然這種分配方式不是絕對的,只是一種思路,理解核心即可。

但我們絕大多數人平日裡是怎麼做的呢?

就像開頭講述的那樣,拿起一本乍看很感興趣的書,然後從第一頁開始。

別人已經找到並坐上纜車、在核心風景區慵懶地欣賞日落了,你還在入園處哼哧哼哧地遊走,對著假山眉頭緊鎖,思考著接下來的旅途還值不值得。

- 03 -

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有段時間我沉迷讀書,讀完當時就和朋友滔滔不絕地分享,感覺自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等過幾個月再回頭看,只記得當時的振奮與激動,根本想不起觀點是什麼了。

典型的學了就忘了。

但有幾本書卻例外,即使時隔半年我還能在空白PPT上把核心要點列舉出來。

到底是什麼造成了這兩者的差異呢?

後來我開始寫文章,很快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知道和寫出來是兩碼事。

那些打從心底理解的事物,根本不需要參照原文就能寫,而那些需要參照原文的,實際上就是一知半解。

回到前面的問題,當時我和朋友分享的,其實是趁著記憶新鮮,把作者的原話複述了一遍。

而那些很久之後還記得的,是因為在此之前,我一遍遍地將那些內容在大腦中拆解整理,只為了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複述和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之間,差的是大腦對資訊的深度加工。

心理學研究證實,當我們在學習一樣東西時,本質是大腦在在神經細胞間建立連線,塑造新的神經通路的過程。

這一過程並不輕鬆,甚至相當吃力,根本不是我們以為的把知識放進腦中就完事了。

我們得分析它的特性,將它與現有的認知進行聯絡、比較,按照認知系統的規則對它進行整合改造,直至最後安排在合適的位置。

就像企業應聘員工,或是把一本書安放在圖書館,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需要的時候迅速提取它,而非遺忘在厚厚的塵埃裡。

那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執行這一過程呢?

記筆記,把自己和作者共鳴或相異的觀點寫在段落旁;

梳理思維導圖,根據自己的理解重構內容骨架,讓知識體系化;

寫書評,把學習到的知識或觀點分享給別人。

歸根究底,要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判斷一本書是否真正屬於你的絕佳標準。

- 04 -

學以致用

在閱讀主動性上,我們提到最好帶著目標閱讀,這個目標越具體,學以致用的效率就越高。

例如我剛畢業那會兒,連PS都不會,找了份設計的工作,試用期就被領導罵了個狗血噴頭。

我覺得領導罵得很對,設計基礎都不好還怎麼幹活。於是在京東買了一堆相關的書,一下班就窩在出租屋裡學。

晚上學,白天用,很快我的技能水平就上來了,後面遇到一次機會,還得到了董事長的表揚。

這種學以致用,其實也是很多人工作後看書的主要目的,它時程短、見效快,讓你覺得精力沒有白費。

但另一種學以致用,表現起來就隱晦得多,它為的不是短期的功利性目的,而是長遠的對人生、對自我的思考。

你想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運轉的?人與人之間是怎樣聯結的?幸福的真諦是什麼?

透過讀書,你會學到很多牛人的思維方式,也會了解很多世間的真理。

但越底層的東西越抽象,很長時間你都感覺這些沒有用,因為找不到確切的方式去用它。

如果急於回報,你很可能會中途下車。

如果你懂得延遲享受,專注思考過程,那正如前面提到的“邏輯層次理論”,你的思想會在不知不覺間輻射到低層次的行為中去,潛移默化地改變你的生活環境。

這種學以致“用”,更多是長期的、不經意的、發生在潛意識裡的。

即便如此,你還是可以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加速這一改變的程序。例如可以透過演講、寫文章將自己的思考過程分享出去,與更多人進行討論。

網際網路時代,“致用”的方式有很多,就看你是否善於發現。

- 05 -

覆盤,開啟下一輪迴圈

透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我們初步做到將書中知識吸收進自己的腦中。透過學以致用,我們在實踐基礎上有了新的發現。

這時候要做的,就是覆盤。

“覆盤”這個詞你可能經常聽,領導會要求你在每天、每週、每月、每年對自己的工作進行一次“覆盤”。

記得我在上一家公司時,就一直堅持“覆盤”,每天將完成的工作按照1234列下來,然後滿足地點擊發送鍵,歡快地打卡下班。

但其實,這不叫“覆盤”,這頂多算記錄或總結。

真正的覆盤,是將當前經歷與過往認知結合起來,查漏補缺,更新迭代,織成一張屬於你自己的知識網,以此指導未來的決策實踐。

就比如讀書,如果我光是總結讀了多少書,記了多少筆記,沉浸在這表面光鮮中,那我永遠看不到自己在閱讀方法中存在的問題。

圍棋上的“覆盤”,下棋者結束棋局後,會在棋盤上把對弈過程重新擺一遍,思考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得不好,是否有更好的下法等。

讀書中的“覆盤”,是在讀了一陣書後,回首閱讀過程,思考當初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怎麼讀的,花費時間和計劃有差距嗎,學到了多少,在生活中有實際應用過嗎等。

覆盤之後,我們會更新以往認知,同時產生一系列問題,這時候,我們可以帶著問題再一次投入到閱讀中去,然後在實踐中檢驗它。

一輪又一輪,迴圈往復。

最後的話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如果讀書純粹為了娛樂消遣,那想讀什麼讀什麼。

只是別在光陰蹉跎後,一個空虛寂寞的午後,回首曾經求知的自己,上知乎提問:

”為什麼讀了100本書,感覺還是沒有用?”

最後,讓我們總結一下,讀書活動中你需要注意的5個關鍵:

閱讀,越主動,效果越好;

找出最重要的20%,一讀再讀;

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

學以致用;

覆盤,開啟下一輪迴圈。

楊絳說:“讀書的意義,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

我相信,讀完這篇文章的你,一定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纜車,即將踏上新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