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湘贛紅·助新農丨炎陵黃桃:山溝溝裡掛“金果”,富了群眾甜了生活

2022-05-16由 紅網 發表于 林業

黃桃屬於農產品嗎

湘贛紅·助新農丨炎陵黃桃:山溝溝裡掛“金果”,富了群眾甜了生活

炎陵黃桃。

開欄的話:

瀏陽大圍山梨、炎陵黃桃、平江醬幹、汝城朝天椒、攸縣豆腐……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優質農產品其實都來自同一個地方,湘贛邊區,也屬於同一個品牌“湘贛紅”。紅土地上長出來的綠色食品,美味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傳奇?近日,紅網時刻開設《湘贛紅·助新農》欄目,帶大家一起,從另一個維度來“品嚐“這些湘贛邊區的優質農產品。

紅網時刻記者 王義正 長沙報道

甜是什麼滋味,可能沒有人比炎陵縣中村鄉的村民們更清楚。

這個位於羅霄山片區的瑤族鄉曾經在貧窮的泥沼中掙扎多年,終因“一株黃桃樹”翻了身。

炎陵縣是湘贛邊革命老區,中村鄉位於炎陵縣最南端,總面積291。1平方公里,共有12個村,134個村民小組,3748戶1。3萬人,是瑤、畲等少數民族散居區域,也是長株潭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之鄉。

曾經的這裡,大山環抱,交通不便,經濟落後,生活窮苦,外來的姑娘不願嫁,鄉里的姑娘不願留。

2009年,該鄉平樂村31歲的鄧石茂終於結婚了。在農村,31歲已算大齡,好不容易娶到了媳婦,本想安穩過日子,可是不到一年,新婚妻子就因為難以忍受貧窮棄他而去。

鄧石茂的遭遇,在當地並不鮮見。

炎陵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中村鄉12個村裡一度有9個村是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786戶2662人。

近年來,炎陵縣透過大力發展黃桃產業和紅色旅遊,帶動全縣人民脫貧致富。

“原來村裡人想掙錢,必須要出去打工,那時候村裡條件好的都是在外面打工的。”平樂村一名村幹部告訴記者,現在村裡早已今非昔比,出去打工的人看到村裡種黃桃也能致富後,紛紛返鄉加入,人口迴流比例高達70%以上。

鄧石茂以前就在廣東一家制衣廠打工,但微薄的收入仍難以承載生活的重荷。

湘贛紅·助新農丨炎陵黃桃:山溝溝裡掛“金果”,富了群眾甜了生活

長在樹上的炎陵黃桃。

2010年,鄧石茂回到村裡,看到有人種黃桃,就搭上了“便車”,起初沒想過能掙“大錢”,只是希望能讓生活有所改變。現如今,20畝黃桃一年可以給他帶來近18萬元的收入,不久前還蓋起了新房,貧困漸漸與他不再沾邊。

鄧石茂的故事在炎陵縣並非個例。在這裡,8萬多畝黃桃讓全縣60%的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隨著“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的誕生,炎陵黃桃有了更廣闊的舞臺和更堅強的發展後勁。

2020年,炎陵黃桃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20。6億元,3。42萬桃農人均增收2976元,帶動314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6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