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為何人類要摹仿動物?

2022-05-11由 鐵劍幫幫主 發表于 林業

人類模仿動物做了什麼

人類社會已經進化到一定的文明程度,人類也已經進化得夠先進了,但人類還要摹仿動物,難道人類還不如動物高階嗎?

為何人類要摹仿動物?

並非如此。人類的生命形態要比動物高階,畢竟人類具備意識和思維,也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而動物只能憑著生理本能生存。按理說,人類統治了地球,把很多動物都弄得滅絕了,也把一些動物弄進了動物園,應該完全免除了來自動物的威脅,也在一定程度上征服了自然界,就應該有自己的生存模式,而不應該摹仿動物了。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動物和人類一同產生與地球,伴隨著人類生存有上萬年的歷史,可以說,人類和動物息息相關,互相離不開。人類禦寒所用的皮毛大部分來自動物,狐狸毛、羊毛、狗毛、鴨絨都可以用來取暖,人類吃的食物很多都來自動物,豬牛羊等的肉都可以供給人類使用。如果地球上沒有了動物,人類得多麼孤單!但人類不會讓動物滅絕的,而是要保持動物的多樣性,同時觀察動物有別於人類的特性,從動物身上學到很多東西。

仿生學就是如此,從動物身上學到新的能力,開發出好的科學儀器,為人類服務。人類根據蝙蝠傳送超聲波的特性研發了雷達,根據蒼蠅嗅覺靈敏的特性研發了小型氣體分析儀,根據真菌、蠕蟲、軟體動物、魚類能發光的特性,分離出純熒光素、熒光酶,又用化學方法合成熒光素,製造了生物光源,可以在充滿瓦斯的礦井中充當閃光燈,還可以用於水下照明,清除磁性水雷等工作,根據長頸鹿利用繃緊的面板控制血管壓力的原理研製了飛行服裝“抗荷服”,可以在外界氣壓降低的情況下保證宇航員的血壓水平。當然,還有很多,比如屋頂瓦楞、潛水艇、電子蛙眼、起重機的掛鉤等等,都是根據動物的獨特功能來製造的。可以說,在自然界生存方面,人類並不比動物高階多少,有時候反而不如動物生存能力強。

人類文明高度發展,讓人類失去了很多生存的本領。腳踏車、汽車代替了人類走路和奔跑,電扇、空調降低了人體適應自然界的能力,各種制度壓抑了人類的天性,而動物不會管那些,能夠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生存本領。福島核電站受到核輻射汙染的地區,人類不能夠生存,野豬卻能夠生存下來,甚至豬滿為患。人類生存技能退化以後,身體也跟著退化,不再有厚厚的毛髮覆蓋身體,不能抵擋嚴寒,也不會腿毛來應付炎熱,或許當自然環境面臨毀滅性劫難的時候,生存下來的很可能是動物而非人類。人類根據動物特點研發了很多先進的科學儀器,但人類本身能力在降低,如此進化下去,未來人類就會成為四肢和軀幹瘦小,腦袋很大的特殊生物。

為何人類要摹仿動物?

人類摹仿動物可以消除孤單和憂鬱,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動物和人類相伴相生。小孩子要從小認識各種動植物,還要摹仿動物在地上走路,發出動物的叫聲。如此一來,孩子不僅認識了動物,而且還和動物有了一種“朋友”關係。雖然很多動物都被關在動物園裡,被限制在自然保護區內,但孩子還是可以透過圖片和影片資料認識動物的,也能培養愛心和責任心。童話或寓言中的主角大部分都是動物,而且是人格化的動物。孩子讀過以後,會對動物的特性有一定的瞭解。比如狼是兇殘的,狐狸是狡猾的,小羊是善良的等等,動物的品性比較單一,也是型別化的,但對於孩子情感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幫助。

就連藝術方面也在摹仿動物,舞蹈《天鵝湖》配上音樂,就成了人類摹仿天鵝跳舞的傑作。那為什麼要摹仿天鵝跳舞?因為天鵝具備一定的美感,天鵝的休息、飛翔、覓食、求偶都具備一定的美學特徵,尤其是優雅的環境下天鵝展示優美的形體,本身就具備柔美的特性。兒童劇展示動物們的特性,讓動物具備了人的思維和語言,當然最終歸結為正與邪、善與惡的對立面鬥爭。那為什麼要摹仿動物來演出呢?因為動物只是具備一定的隱喻意義,代表一類人,要是真的演了那特定的一個人,就可能會被人追著打了。動物不會說話,人類說他們是什麼就是什麼,以至於有“指鹿為馬”的政治笑話產生。人類對動物的定義只是依據了實用主義,就是對人類的有用性,而並非天然的本來的東西。也就是說,動物在人類眼裡只剩下了有用性或者象徵意義,而並非動物本身的意義。

動物本身到底有什麼意義?因為動物沒有意識和思維,動物也就不具備本身的意義了嗎?並非如此,世界是多元的,而不是人類定義的世界。動物相對於人類來說是有用的,但除卻人類,動物相對於自然界來說也是有用的。人類活動致使一些動物滅絕,會損害食物鏈,造成自然界動物的危機,也給人類生活帶來很大的麻煩。

為何人類要摹仿動物?

都市生活的人已經遠離了動物,即便家裡養了寵物貓和寵物狗也算是遠離了動物,因為寵物貓、寵物狗已經不算是原本意義上的動物了。離開了自然界還是動物嗎?包括動物園裡的動物,成了圈養的,只具備動物的外形,卻不具備自然界動物的本性了。當人們看到熊貓在空調屋裡啃竹子的時候,是不是覺得它們養尊處優,甚至生活得比人類還要好?

或許,未來人類看到的動物只會出現在童話劇、音樂劇、電影、電視劇裡,出現在圖片裡,而不會出現在自然界了。相對於動物來說,人類已經生存得夠好了,對於動物的模仿已經無所不用其極,但也要看到,環境逐漸惡化,自然界動物在逐漸減少,人類的生存能力在逐漸降低。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知道人類的危機,如果地球沒有了電和石油,動物們能活下去,人類是否還能活下去呢?但這只是杞人憂天,人類摹仿動物就是為了生存得夠好,結果破壞了自然界,也把動物擠出了自然界,成為被圈養的東西。摹仿卻不善待,或許這才是實用主義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