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2022-04-27由 專業行走 發表于 林業

柏樹上面的膠叫什麼

初溪土樓群、下梅古民居、平潭石頭厝、膠東海草房、客家圍龍屋、福寶吊腳樓、川渝穿鬥房、李家村窯洞、黔東南侗寨

……中國的老房子,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房子。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房子情結,把房子當成安身立命之所。正所謂有房才有家,家是我們幸福的源泉。這是幾千年農耕文明追求定居生活,高度重視土地這種生產資源的必然結果。

房子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庇護場所,家讓我們有了安全感和歸屬感。“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對於每個人來說,

老家的老房子都是最溫暖的地方,那裡有我們一生最初的情感寄託。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山中的老房子,從建築流派來說,它們無名無派,不顯於世,鮮為人知。

這些老房子,由山民們的一雙雙粗糙的大手建造,只用了泥土、石塊、木頭,甚至是茅草等簡單的材料。

它們唯一與眾不同的地方,只是大秦嶺獨特的自然環境。

春嬌豔、夏蔥蘢、秋鳴叫、冬靜穆,四季輪迴井然有序地交織在一起,讓這些老房子又美麗又清新。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千柏樹溝最好看的一棟老房子。

- 1 -

千柏樹溝只有10來戶人家,不過路邊卻出現了兩個大碾盤。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石碾和石磨不一樣,論個頭,碾大、磨小,論用處,碾一般公用,磨屬於家用。

也就是說,石碾一般出現在那些稍微大一些的村莊,像千柏樹溝這樣的小山村,理論上應該用不上。

友人Y見了這兩個碾盤,便停住了腳步,傻傻地看著,彷彿若有所思,若有所想。這石碾已經廢棄了,從碾米、磨面、打漿用的工具,到被扔在這路邊,它經歷了戲劇性的一生。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進入千柏樹溝,已經走了兩三里,友人L走累了,直接把路邊這個碾盤當凳子,坐在上面歇了起來。我站在另一塊碾盤上面,朝下拍了張照片,碾盤真大,人真小。

在中國古時候的農村,

石碾也叫“官碾”。所謂官的身份,就是有人會主動去張羅、打理,這個物品是屬於一個小集體共用的。

碾體積這麼大,如果一戶人家用,確實也浪費。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石碾一般由碾砣、碾盤、碾展芯等好幾部分組成。碾砣也叫做碾磙子,是一個圓柱形石頭。碾盤中間的那個洞,則是安放碾展芯的位置。

- 2 -

廢棄碾盤不遠處的山坡上,遠遠望見有一棟老房子,隱隱藏在樹林裡,只露出了幾片瓦來。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地僻春猶靜,人閒日更遲。

千柏樹溝這樣的小地方,已經是秦嶺深山中的深山,除了寂靜只有寂靜。山中難見一人,唯有飛鳥啼鳴。

小禽啼忽住,飛起又相隨

,還是詩人會寫。因為發現有人出現,這鳥兒忽然停止了鳴叫,它們因害怕飛離開後,一會兒又飛了回來,跟隨著人,不即不離。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通往半山腰上這棟老房子的小路,就掛在斜斜的坡上面。很窄,只能供一人通行。路面被踩得很瓷實,像是有人進進出出。

路邊紮了木柵欄,這木柵欄很簡單,每隔兩米豎一根木樁,每根木樁的上下,都用鐵絲固定好一根竹子,每根竹子均杯口般粗細,一直延伸到老房子跟前。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老房子那邊,桃花盛開,新芽嫩綠,梨花淡白。這一戶山裡人家,雖然位於幾乎無人造訪的秦嶺山中,但

不管有心還是無意,這段木柵欄卻提升了主人的生活情趣,顯得非常精緻。

在秦嶺遠村行走,每每遇到這樣的老房子,我總是滿心歡喜,希望主人能夠從屋裡走出來。拉拉家常,聊聊當地的風土人情。但,這棟房子還有人住麼?

- 3 -

山中的景色,移步換景。腳下每每前進一點點地方,都會有新的發現。不過,眼前雖然花繁葉新,但老房子的房前屋後,卻是一片破敗之景。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大門上已經好幾年沒有貼新對聯,房子前面原木搭建的牲口棚子,已經搖搖欲墜。看來,這棟老房子裡,顯然是已經無人居住了。

既然無人居住,我沒有直接走到院子裡去,而是順著小路,來到了老房子旁邊的小山坡上。從這裡望下去,梨花、桃花、新芽、鳥巢、瓦片,每一個元素都那麼完美和諧。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這棟老房子,已經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有著濃濃的家的味道。

相比於院子的凌亂,這棟老房子的屋簷溝反而整潔了許多。釀酒的大木桶還放在屋簷下,沒劈的乾柴禾還堆在旁邊。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我站在老房子邊上良久,靜靜地看著屋簷投下的影子,一點點隨時間緩慢移動。不管春深淺,山中歲月長,這裡太安靜了,完全是另一個世界。

- 4 -

屋頂的溝瓦、蓋瓦很整齊。這種齊整,是一種樸素的美,也是一種大方的美,美得很自信。

當然,這種美也讓有強迫症的我,必須得去數一數。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從上到下,每一列蓋瓦

55塊

,每一列溝瓦

55塊

。從左到右,總共有

76列

溝瓦,

76列

蓋瓦。算上前後坡,那麼整棟房子用瓦量的計算公式為:55×76×2×2=16720。

如果加上廚房用的瓦,也就是說,為了蓋這棟老房子,主人當年用了近

2萬塊瓦

。每一塊瓦後面,都有汗水和辛勞,都寫著主人對建造一個家的無限期盼。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老房子背後,有一棵高大的梨樹。這梨樹,新芽尚未完全長出,枝頭卻開滿了淡淡的白花。當地縣誌裡說,寧陝有三種梨樹,分別為木梨、杜梨、豆梨,不過我看都不像。

如果僅僅是遠觀,這棟無人居住的老房子,真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好,尤其是這些開著花的桃樹、梨樹,真是喜慶。

有遮風避雨的房子,有開花結果的樹木,有一整座山的寧靜和孤獨,這就是一個世外桃源。

- 5 -

我看了看時間,走到這棟老房子來的時候,正好是正午12時,秦嶺山中的陽光很強烈。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就在我前往老房子背後拍梨樹的時候,友人Y和友人L移步到了老房子正面,沒有與我一起。桃花叢中,友人L的紅衣服特別顯眼。

老房子屋簷下,陽光曬到和曬不到的地方,形成了一明一暗兩個區域,對比十分鮮明。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後來,當我從屋背後轉到老房子正面時,看到主人曾在這裡生活過的痕跡,差不多已經被悄悄流逝的時光,抹得乾乾淨淨、徹徹底底。

屋簷下,柴禾雜亂地堆放著,那幾根橫木上面,原本應該懸掛著金黃的玉米。然而,

人一旦離開之後,歲月很無情,一切終將無聲無息。

- 6 -

大門之上,從左至右,有四塊牌子。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第一塊

黃色牌子,想必已經釘上去許多年,字跡已經看不清。

第二塊

門牌,上面寫著“豐富鄉-猴子坪村-95”。

第三塊

牌子,內容是“十星級文明戶”。

第四塊

牌子,上面是“中國秦巴山區扶貧世界銀行貸款專案戶”。

這戶人家的全部資訊,都集中在這四塊牌子中。文字雖然不多,但資訊其實不少。這戶人家雖然貧窮,是一戶規規矩矩的老實人家。

- 7 -

老房子牆根處,青蒿長了一地,柔柔弱弱的樣子,惹人喜愛。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老房子旁邊,木柵欄圍著一塊土地,土地沒有被撂荒,今年應該平整過,只是還沒有來得及種上莊稼。

這棟老房子明顯沒有人住了,但主人肯定時常回到這裡,他是捨不得土地,還是想念這個家?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近處桃紅梨白,遠山鵝黃翠綠,老房子土牆灰瓦。一戶秦嶺山裡人家的故事,就這樣畫上了一個句號。未來,他們的子孫將生活在何方?

走遠了,還忍不住回望它、想念它。不知道已經搬走了的主人,每一次離開的時候,會不會有我一樣的感情?

- 8 -

這是千柏樹溝一棟普普通通的老房子

,雖然它是如此的破敗、簡陋,但它的房前曬得到陽光,屋後長著棵開滿了白花的梨樹。

這是秦嶺山中千千萬萬棟老房子中的一棟

,它並不起眼,默默無名,不為人知,不過它立在這裡,對於這戶人家的主人來說,這就是一個家,生活中就有了一份念想。

秦嶺人文故事|短籬誰家小桃梨,雖復幽陋亦可人——尋訪千柏樹溝

人們對於家的這份感情,會從一棟具體的老房子,漸漸延展到了四周的環境。

秦嶺南坡高山地區的這些老房子,它們沒有用南方那樣的院落,圍合出一個獨立的小世界來,而是聰明地把大自然作為了自己的一部分。

如果說南方那些大戶人家的院落,以精巧細緻、精雕細刻著稱,那麼秦嶺山中的這些老房子,卻真正體現了什麼叫大美若拙、大美若素。

作者簡介

專業行走,著有散文集《

》,賈平凹老師、比爾·波特先生傾情推薦。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專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