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2022-04-19由 地平線薦賞 發表于 林業

昆明的別稱是什麼

在雲貴高原的莽莽群山之中,卻有一片綠洲依然百花盛開,這就是雲南省省會被譽之為“春之城”的昆明。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這裡四季如春,造就了這座“春之城”。

夏天,印度洋的季風在這片海拔近兩千米的高原上緩緩吹拂,冬天烏蒙山和梁王山擋住了北來的寒潮,而印度洋的暖流依舊北上,俯臥著這片沃土。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當然,昆明的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還得益於它西南部的滇池,這是一個斷層陷落湖泊,相傳滇池當年有五百里之闊,湖水的蒸騰、散落調節著氣溫,同時也孕育了昆明這座歷史悠長的文化之城。

遠在三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期,滇池區域就已經有人類生活繁衍。大約在兩千多年前,屬於低羌族群的少數民族自金沙江而南來到滇池,與遼人等其他民族一道用才智和汗水寫下了滇池文化最初,也是最令人讚歎的篇章。

公元前三世紀,楚國將軍莊蹻西征來到滇池,給當地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楚國文化。莊蹻大軍由於歸途受阻,沒辦法他們便在這裡定居下來。於是,莊蹻被當地人土著擁為首領,並在今天昆明郊區的晉寧,構築起了他的都城。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其實早在公元前一世紀,漢武帝擴充疆域派兵入滇,設益州郡,賜印加封滇池地區的首領嘗羌為滇王,這方金印至今仍就光彩依舊。

多少次的王朝更替,留下的只是滄海桑田,昆明在時而戰亂、時而統一的風風雨雨中,艱難地度過了八百多年的崢嶸歲月。

公元八世紀,歷史終於為昆明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偏於一隅的南詔王朝為抵禦來自中原的軍事威脅,欲設立前哨。而昆明山河可以為天然屏障,自然成了最理想的地方。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於是,南詔政權把昆明闢為東都,建起了拓東城。從唐代至宋代的近三百年間,昆明作為大理國的鄯闡城,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到了宋朝末年,昆明經濟文化的繁榮,已經與大理旗鼓相當。

1919年,在昆明城中,也就是唐宋時期鄯闡城的中心出土了一座石幢,據考證系七百多年以前的北宋大理國時期的作品。

石幢形如寶塔,上雕刻佛教神像和經文,手法粗獷、線條明快、造型古樸,是中原文化與白族文化的生動結合。從石幢的工藝之精美,文字之華麗,我們不難想象昆明當時的繁榮。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由於昆明自古就處於南方絲綢之路,便利的交通、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了經濟文化的薈萃之地。

公元1253年,歷史再次為昆明提供了發展的機遇,忽必烈率領蒙古大軍,出寧夏、入四川、渡金沙一路勢如破竹,唯獨在大理遇到了強烈的抵抗。

忽必烈出奇兵滅了大理國以後,便毅然決定把雲南的政治中心移址昆明,因為他不喜歡大理。其實,雲南政治中心的東移,並不完全出於忽必烈情感上的好惡,而是出於政治統治的需要。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大理地處西南邊陲,群山阻隔、鞭長莫及,而昆明地處偏中,上可接通川黔、下可控制滇西南,選擇統治中心自然是非昆明莫屬。

公元1276年,大元王朝建立雲南行中書省,省會就設在昆明,當時中慶城和鴨池城是昆明的別稱。

雲南行省的建立,社會的安定,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雲南中書省的第一任政事色目人(外國人)賽典赤·贍思丁,他的職務相當於現在的第一任省長。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不過元朝統治雲南之初,由於奉行重畜牧、輕農業的政策,他們把良田荒廢成牧場,大量捕抓當地人充當奴隸,因此引起了雲南各民族的強烈不滿。

為了扭轉雲南的嚴重局面,忽必烈派遣賽典赤·贍思丁來到昆明,他不愧是一位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出身回族,懂得民族心理,理解民族情緒。

他來到雲南之後,一改無限度地搜刮財富和民族屠殺的行為,鼓勵農民發展生產。他在位六年,為昆明做了不少好事。比如:他興修水利、獎勵農耕、疏浚滇池出水口,他所主持修建的松花壩水庫至今仍是昆明的主要飲水源。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眼看松花壩的粼粼波光,耳聞得勝橋上的熙攘人生,我們又彷彿看到了元代的那座壯麗絢爛的大城。

元代的昆明商賈雲集、作坊林立,薈萃了眾多的民族精英,宗教除了佛教、道教、儒教之外,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也悄然興起。

賽典赤·贍思丁鼓勵各族文化交流,他在昆明修建文廟,創辦學校,向少數民族介紹中原文化。三清閣是元代梁王的避暑行宮,山上寺廟眾多,當時香火之盛、僧眾之多,堪稱空前。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經濟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而文化的繁榮又反過來刺激了經濟的發展,相容幷蓄、薈萃百家,由眾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滇文化,在元代散射出熠熠的光輝。作為雲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昆明,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這種盛況延續至明清兩代,昆明城已頗具規模。它外有城牆拱衛,內有街道橫陳、殿宇儼然、商旅頻繁,熙熙攘攘好一座西南重鎮。

與此同時昆明為中心的各種少數民族文學、藝術,也蓬勃發展起來。居住在昆明郊區的彝族撒尼人,大概就是從一塊石頭上受到啟發,創作出了膾炙人口的敘事長詩“阿詩瑪”。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昆明怡人的風光,多姿多彩的文化,使得騷人墨客、八方遊子接踵而至。他們為春城溫暖的氣候所陶醉,更被那如火的山茶而傾倒。明代被貶謫雲南的新科狀元楊慎,面對那燦若雲霞的茶花,曾賦詩特別讚美滇池盛開的茶花。

在明清兩代,昆明在宋元時期的基礎上,廣修廟宇、築樓建閣,使整個城市園林化,並與秀麗的山水交相輝映,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風格。

歷代文人學士,曾多次對昆明嫵媚的風光和傳奇的歷史,做過動人的描述。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大觀樓“長聯”了。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孫髯翁這位紳士清貧的清朝布衣,僅用一百八十個字,就把昆明乃至雲南的風光名勝,數千年的歷史風雲囊括已盡。“長聯”對仗工整、字字珠璣、氣勢宏大、意境雋永,為天下第一“長聯”。

“長聯”中,上聯寫景:五百里滇池、茫茫蒼蒼、頻天葦地、翠羽丹霞、呼之欲出,下聯寫史:漢唐宋元、英雄安在、斷碣殘碑、蒼煙落照、令人尤生感慨。

“長聯”的結尾寫的過於淒涼,但雖聽暮雨朝雲、然江山依舊。昆明這座千年文明古城正是在這種歷史風雨中成長起來的。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

“重九起義”、“護國討袁”、“八年抗戰”,群英薈萃,被中國近代現代史刻下了深深的一筆又一筆。

特別是解放後的六十多年,昆明更是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二十五個兄弟民族,猶如爛漫的山花,在祖國大花園裡爭奇鬥豔,他們的步伐與社會主義祖國同步前行,昆明春之城它帶著春天的嫵媚,從遠古緩緩走來。

歡迎同學們留言,說說昆明古城的一些趣事?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昆明:一個千年文明古城,值得昆明人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