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國歷史的真相,藏在這104幅畫裡

2022-04-17由 鳳凰WEEKLY 發表于 林業

哺乳期能吃披薩嗎

中國歷史的真相,藏在這104幅畫裡

文/牛瑞華

還記得上海世博會上轟動全球的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吧?它之所以毫無爭議地成為中華文明代表,除了藝術價值之外,更多的是因為它反映了一種中國歷史上罕見的都市生態,一種開放的、自由的、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生活狀態。

《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也是一套畫卷型的歷史普及作品,全書用104幅攤開近1米長的跨頁全景圖畫,描繪出中華文明各個時期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這些事件就像是結繩記事上的結,透過這些“結”我們可以摸清中國歷史的大概脈絡。

中國歷史的真相,藏在這104幅畫裡

這套書最大的特色就是賦予高冷的歷史以人間煙火,讓人們自發地愛上歷史,讓它不僅僅是一門枯燥的知識和必須應對的考試。

我們從這套書裡邊讀出了人間煙火,聞到了童年的味道。比如北京猿人,在幾十萬年的時間裡曾經有個大暖期,流水潺潺,植被豐茂,北京猿人從中採摘野果,追兔逐鹿,好不快哉,這不就是我們童年想象的伊甸園嗎!再比如赤壁之戰,我們從畫面中看到的不再是火燒連營的慘景,而是戰前曹操橫槊賦詩的浪漫情懷,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曹操、不一樣的赤壁!

這套書有104個專題,每一專題都是一個情景劇,承載了人們的喜怒哀樂和內在情懷,而且還有讓人腦洞大開的知識問答。比如我們都知道玄奘是《西遊記》裡唐僧的原型,但中國歷史上其實第一個西行求法的人不是玄奘,而是早於玄奘幾百年的朱士行,就是後來的二師兄豬八戒……

104幅生活大畫卷,讓歷史不再高冷範兒

說到歷史普及讀物,傳統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歷史故事,一種是介紹文物故事,但對於習慣了影像閱讀的新世代讀者來說,二者都缺少了一種溫度。

這套《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透過手繪的方式,增加了故事的畫面感,又通過歷史場景的復原,實現了文物的視覺化,給人以沉浸式的體驗。正如科學同盟網的耿捷老師評價的那樣:“我們一直強調兒童教育重在啟發好奇心,《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是一次很好的創新。”

翻開書頁,一幅又一幅鮮豔生動且高畫質的圖畫映入眼簾,時而曲水流觴,時而市井煙氣,時而金戈鐵馬,比看紀錄片還要過癮。

當然,歷史敘述場景化的背後是嚴謹的歷史考證。就拿第一幅圖遠古人類的代表“北京猿人”來說,他們在今天的北京周口店龍骨山一帶生活了近50萬年,從出土的大型礫石可以推斷出,曾有一段屬於氣候上的大暖期,而“伊甸園的想象”也並非空穴來風,歷史學界有一種“原初豐裕社會”的觀點,認為在氣候條件適宜和自然資源豐富的時候,採集狩獵部落的生活還是相當愜意的。

另外,圖書中還隱藏著一些知識點和趣味點融入畫面,比如——

人類最早的“房子”山洞:儘管採集時代的遠古人類四處流浪,還沒有開始定居,但他們夜間會聚在附近的山洞或者樹屋休息,所以山洞可以算是人類最早的“房子”。

使用火的最早記錄:北京猿人是東亞地區最早使用火的遠古人類,雖然是採集的天然火,但火的使用大大提升了人類在叢林生活中的存活率,而且熟食也解放了人類的腸道系統,從而促進了大腦容量和智力的不斷提升,讓人類逐漸走向今天的文明社會。

是否存在家庭關係:雖然北京猿人還屬於文明之前的“蠻荒時代”,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家庭,孩子們往往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有證據證明這一時期已經有相對穩定的伴侶關係,男性會幫助懷孕和哺乳期的女性照顧孩子,這種聯絡大大提升了人類群體的穩定和發展。

歷史大畫卷之外,這套書的文字介紹部分還有500多幅高畫質文物圖片,這就使得這套書的每一個故事、每一個觀點,都有史可考有據可查。

以“腦洞大開”的提問培養歷史思維

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比答案更重要!相信不少家長都認同這一觀點,因為教育的本質是“啟發”,而不是提供標準化的答案。

我本科和研究生讀的都是歷史教育專業,上學期間還發表過幾篇學術論文,參與過幾本歷史類圖書的翻譯和編寫工作,畢業後也一直很喜歡閱讀歷史類書籍,可是面對女兒發自童心的本質性提問,回答也往往顯得蒼白而空洞。

比如,我女兒二年級的時候曾問過一個問題:“爸爸,為什麼有‘錢’這個東西?”我按照政治經濟學交換理論講了半天,得到的反饋卻是“乾巴巴的,沒意思”。後來,我在一本科普書中看到一個另闢蹊徑的解答,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先從引導孩子思考“如果沒有了錢這個東西,你又想吃披薩餅,那怎麼辦呢?”從這個問題入手,終於引發了孩子對歷史和文化讀物的興趣。

這套書的文字介紹部分沒有采用傳統的敘述方式,而是採用了符合讀者興趣和認知的問答方式。比如,在第四冊的“玄奘西行”中,孩子們更喜歡將《西遊記》與之進行對比。所以,在創作這個專題的問題部分時,除了交代清楚玄奘西行的歷史知識外,創作者還沿著讀者的興趣點進行了梳理和探索,比如豬八戒和孫悟空是有原型的,只不過不是玄奘的徒弟,而是另外一些西行求法的人——

八戒的原型是魏晉時期的朱士行(玄奘是唐太宗時期西行求法的,所以朱士行早了玄奘360多年),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出家為僧的人,“八戒”是他的法號。

孫悟空的原型很可能是晚了玄奘150多年的車奉朝,他在出家之前是一個武藝高強的將軍,從印度求法回來之後,被唐德宗賜法號“悟空”。

此外,歷史上的唐太宗並沒有與玄奘結為兄弟,玄奘西行甚至是“偷渡”出去的,他在途中得到了崇信佛教的高昌國國王的資助,還給了通關的文書,玄奘才能一路順利地到達天竺,所以《西遊記》裡邊與唐僧結為兄弟的更有可能是高昌國國王。

…… ……

提問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一問一答中,不僅激發了小讀者學習歷史的興趣,還從時間、空間、人文、地理多個層面,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這是一種讓人終生受益的“歷史思維”。

文史通達,做視野廣遠的中國人

除了圖文結合,這套書在文史結合方面也非常優秀。

比如,2020年全國高考語文一卷的大作文題目——“管鮑之交”,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文史結合”題。如果考生只是通曉一般的文學典故,而沒有從歷史思維的角度搞清楚——“管仲和鮑叔牙明明是好友,為什麼卻輔佐了不同的人?”這一問題,那麼寫出來的作文就很難有獨特的視角。

透過《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春秋首霸齊桓公”這一專題,我們得知,原來管仲和鮑叔牙屬於當時的最低一級的貴族(天子—諸侯—公卿—士人),到了春秋時期,他們原本的收入來源(采邑,就是分封的土地)難以為繼,只能憑藉自己的專長四處打工,服務的物件就是當時的諸侯公卿,所以不斷更換老闆也是正常的情況。

其實,所謂“大語文”就是歷史和典故的碰撞和融合,比如,在一套歷史書中,你會讀到“孔子教授的六經和後來的四書五經是什麼關係?”“曲水流觴和《蘭亭集序》有什麼關係?”“《玉樹後庭花》為什麼被稱為亡國之音?”“李白這麼有才華,為什麼不去參加科舉考試?”“明明是長子,為什麼被稱為楊六郎?”“嶽麓會講中,朱熹和張拭到底在辯論些什麼?”

總之,一套書讀下來,既感受到了中華大氣磅礴的歷史,又能將這些文學史上著名的公案與當時的背景聯絡起來,這樣的歷史思維,簡直就是大語文的“神助攻”!

其實,文史不分家的傳統在我國非常久遠,很多史書都是可以當文集讀的,比如有“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美譽的《史記》。而今天所謂的大語文,最終考核的是孩子們整體的人文素養,這需要長時期的積累,也需要一批像《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這樣的入門讀物。

正如《中國教育報》副編審、文學博士張貴勇評價的那樣:“當歷史變成一幅展開的長卷,為後世帶來深遠影響的人與事被還原為鮮活的故事性場景,歷史學習的方式由此發生根本改變。《手繪中國歷史大畫卷》讓歷史視覺化,將瞬間化作永恆,賞心悅目,蔚為壯觀,孩子們開啟穿越時空之旅時,不知不覺間把歷史文化印於腦海,留在心間,逐漸成為有著開闊格局、廣遠視野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