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好人365|種植本領強 樂於傳授致富經

2022-04-05由 資訊時報 發表于 林業

好人365|種植本領強 樂於傳授致富經

“種植能手”陳鳳群:

持之以恆辦農場,善學技術科學種植,好品行真情助人,她是鄉里鄉親信賴的種植“女狀元”。

好人簡介:

對種植160畝果園的陳鳳群,村民們常以“女強人”稱之。46歲的她,是廣州市南沙區萬頃沙鎮寶昇綠色生態農場場主,也是遠近聞名的種植能手。種植技術本領強,她樂於與農人分享,只為幫助更多人走上致富路。危難之時,她樂施援手,為人解憂、助人脫難,惟願人人皆有圓滿生活。面對老弱,她更有一顆慈愛之心,凡求助者必能有求必應。

好人365|種植本領強 樂於傳授致富經

“好人說:

我們種植技術沒有‘原創版權’,要像老師教我們的一樣,積極向他人傳播。”

傳授好技能 做農戶的技術顧問

盛夏時節,放眼望去,萬頃沙鎮農田處處呈現綠色的海洋,寶昇綠色生態農場新一批的水果即將進入豐收期。這個佔地160畝的農場創立於2003年,主要種植南沙特色水果珍珠番石榴、胭脂紅番石榴、粉蕉、番木瓜等。在種有2萬多棵番石榴的田地裡,戴著一頂草帽的陳鳳群正忙碌地剪枝。因為忙不過來,陳鳳群還招了幾名南沙本地鄉親打長工。

多年來,這片土地不僅為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也成為鄉里鄉親提高種植技術的源頭。農場種植規模大,吸引了華南農業大學環境資源系合作幫扶。每個月,該系師生團隊均會定期到農場調研,為陳鳳群提供技術指導,包括施肥、撒藥、剪枝、病蟲害預防等。

種植是份技術活,但對自己所掌握的這些種植技術,陳鳳群從不吝嗇於傳授他人。“修剪、種植番石榴,關鍵是靠一把剪刀。番石榴一年四季都可以結果,現在剪枝,國慶後就能收果,但剪枝的時節不對,產量、價格都會受影響。修枝一定要算好時間,到周邊走一走看一看。比如福建那邊,他們什麼時候剪,我們就錯開時段再剪。”陳鳳群向記者介紹她的種植經,“每天都有人過來請我到地裡幫忙剪枝,也常有一些外地人來我這裡學技術。所有的技術,我都會毫無保留地告訴他們。”

記者瞭解到,番石榴何時剪枝才不會造成惡性競爭,陳鳳群會分析市場行情,給果農指導意見;番木瓜可能會出現什麼病害,陳鳳群也會透過微信給果農建議,幫忙預防疾病……“我們的技術是向華農的老師學習的,沒有‘原創版權’,要像老師教我們的一樣,積極向他人傳播。再說了,大家那麼熟,做人要互相幫助才好。”

有求皆必應 助弱助困不計回報

有賴於科學成熟的種植技術,結出的果子品相好,陳鳳群自然也不為銷路發愁。新剪枝的這批將於10月成熟的果子,早已被深圳的果商訂購。

種植技術先進,為人熱心善良,拜師陳鳳群的果農日漸增多。陳鳳群介紹,果子長勢好,每年都有近百人上門請教。求助者中,有南沙本地農婦,也有來自惠州、新會等地的果農。收到求助後,陳鳳群不僅會提前透過電話、影片給予指導,還會到農戶家中一對一找問題、想辦法,幫農戶種植致富。

家住南沙十四湧的芳姐便是其中之一。此前,由於自身種植技術不到位,芳姐種植的20多畝番石榴收益不佳。“早兩年,番石榴基本上沒有好收成。去年教她剪枝,收益不錯。今年,她又多種了一些地。說起來,今天早上我還剛剛幫她剪過石榴枝,幫她打過農藥。”

農業的發展,離不開與時俱進的技術。2017年10月,陳鳳群花上萬元購置了一臺專門噴灑農藥的無人機。“在網上學習技術時看到別人用無人機噴農藥,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所以買了一臺。”陳鳳群介紹,有了無人機,兩三分鐘就能噴完一畝地,不僅能夠節省人力,同時還能夠減少用藥殘留,做到真正的綠色生態。

當地部分村民對病蟲害知識淡薄,農忙時,陳鳳群和兒子還會帶上無人機和農藥,幫村民們對症噴灑。一般而言,對家中只有幾畝田地的老弱群體,她只收成本價。“前兩天幫一位老婆婆的地打藥,她只有2畝地,走時非要多給10塊錢打藥錢。他們生活難,我一分都不敢多要。”

危難伸援手

積善之人廣結善緣

為人真誠又不計回報,陳鳳群是朋友鄰居眼中最值得信賴的人。連早已辭工的長工在遇到難處時,也會第一時間想起向她求助。

陳鳳群說,來自湖南永州的劉師傅曾在她的農場當了5年長工。早年間,掌握種植本領後,劉師傅辭職回老家務農。2010年,劉師傅給陳鳳群打來電話。原來,他的女兒在中山務工時遭遇交通意外。因女兒無親友照顧,劉師傅遂向陳鳳群求助。收到電話求助後,陳鳳群立即趕往中山,到醫院悉心照料小劉姑娘。“當時小劉還不到20歲,沒有結婚,必須想辦法幫她把病治好。幸好,她恢復得很好。”善緣結喜果,陳鳳群回憶這段往事時也是滿臉欣喜。“每年到了我生日的時候,劉師傅都寄些家常大米過來。女孩也26歲了,沒有什麼後遺症,生了兩個小孩。”

在危難之時,得到陳鳳群幫助的還有一名來自新墾的員工。2013年,該員工的孩子在騎摩托車上班途中意外摔倒造成膝蓋粉碎性骨折。員工家庭經濟困難,不僅需要醫藥費援助,還需要陳鳳群幫忙聯絡醫院和主治醫生。“最初把孩子送到本地醫院時,醫生說,孩子的傷可以治好,但可能以後不能走路。小孩的媽媽聽到後特別傷心。聽說廣東省中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高,我就開車帶著孩子和孩子媽媽過去求醫。”陳鳳群告訴記者,在省中醫接受幾次手術後,孩子恢復良好,還能夠正常慢跑。

本版撰文 資訊時報記者 崔小遠

通訊員 李濱

本版攝影 資訊時報記者 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