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2022-04-03由 遠方品味歷史 發表于 林業

天佑年間是唐朝什麼時期

在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作為輔助帝王治理天下的宰相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個職位是每個讀書人官場中人一生中最高的追求,但是殘酷的上升道路也決定了只有極少數人才能做到這個職位。一般情況下在中國古代以忠孝作為做到這個位高權重的高官一生只會輔助一個朝代,“盡忠報國”“忠貞不渝”等等古人發明的成語中深刻地說明了這個道理,在許多時候一個人為了自己國家而慷慨赴死會被視為極大的榮譽,受後世人的敬仰。

但是在古代也並不是“忠孝”一種思想或者哲學的存在,一些在危難關頭或者前進的道路上選擇自保轉而自保投向其他國家的人也大有人在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這種人中的典型代表——-馮道。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馮道出生於公元882年,卒於公元654年,字可道,號長樂老。馮道出生的時候正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軍閥混戰、民不聊生、禮崩樂壞的時期。在我國曆史上這一時期被稱為“五代十國”,毫不客氣的說除非是專業研究這個領域歷史的人能夠說清楚在這短短的幾十年在中國所建立的所有國家,一般人則都是滿臉懵懂。

馮道出生在瀛洲景城(今河北滄州西北)的一個耕讀世家,年輕時品行淳厚,勤奮好學,善於寫文章,並且還能安於清貧,每天只以讀書為樂,即使家中大雪擁戶、塵垢滿地,也是處之泰然,有著悠然悠哉的世外桃源生活相伴,絲毫看不出此時的馮道對於富貴前途有什麼追求。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但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放在馮道身上自然也應驗了,唐昭宗天佑年間(也是唐朝的最後一位皇帝)馮道被當時的幽州節度使劉守光所看重,聘請他為掾屬。開始了自己一生中讓後人難以企及的官宦生涯。

同光元年(即公元923年),藩鎮之一的晉王李存勖在鄴都稱帝,是為唐莊宗,史稱“後唐”,馮道被授位省郎,充任翰林學士,後擢升為中書舍人、戶部侍郎。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一個王朝第一位皇帝。後因父喪離職,返回京城守孝。

馮道守喪期滿後,準備到洛陽赴任。但是在途中得到李嗣源在鄴都被叛軍擁立為帝,率軍殺奔洛陽,莊宗李存勖被殺身亡。李嗣源在洛陽即位,是為後唐明宗。明宗素知馮道之才,授其為端明殿學士,兵部侍郎。之後馮道被拜為宰相,擔任中書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二位皇帝。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唐明宗只做了六年的皇帝便去世了,後唐閔帝即位,但是很不幸他也只做一年的皇帝便被人趕下來了,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三位皇帝。

唐閔帝即位第二年,潞王李從珂在鳳翔起兵反叛,率軍攻打洛陽,後唐閔帝逃往衛州。洛陽城內群龍無首,為了使城內百姓免遭戰火荼毒,馮道便率領百官開啟城門迎接李從珂並擁立其繼位為帝,是為唐末帝。這是馮道效力的第四位皇帝。

公元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勾結契丹,率軍滅唐稱帝,建立後晉王朝,石敬瑭繼位,史稱後晉高祖,馮道又被其任命為宰相,授位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二王朝第五位皇帝。

公元942年,後晉高祖石敬瑭病逝,馮道等官員擁立石敬瑭之子石重貴繼位為帝,是為後晉出帝,之後馮道被授位太尉,進封燕國公。這是馮道效力的第六位皇帝。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公元947年,遼太宗耶律德光率軍攻入後晉首都汴梁,滅掉後晉,馮道等百官歸附遼太宗。同年二月,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漢,是為後漢高祖。同年四月,馮道等人在隨同遼太宗北迴的途中遼太宗病逝於欒城,馮道等一眾百官留在了鎮州,後被後漢軍隊所救,歸附之,被後漢高祖任命為太師,並且以“奉朝請”的名義參加朝會。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三個王朝第六位皇帝。

不久,後漢高祖去世,太子劉承祐繼位,是為後漢隱帝,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七位皇帝。同年,漢朝境內出現叛亂,後漢隱帝命大將郭威前往討伐。郭威在馮道的計謀下迅速平定叛亂。

公元950年,大將郭威在鄴都起兵,攻入汴梁,後漢隱帝在殺,次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是為後周太祖。拜馮道為太師、中書令。周太祖非常敬重馮道,禮遇甚加。這是馮道效力的第四個王朝第八位皇帝。

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去世,養子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這是馮道效力的第九位皇帝。加上之前曾經被遼太宗耶律德光短暫俘獲過,馮道一生累計侍奉的皇帝跨越四個王朝達到十位之多,在中國古代史上算是創下了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記錄了。

這位宰相歷經4朝10皇帝,被稱為最會做官的人,司馬光罵其奸臣

馮道這種“朝秦暮楚”的做法在後世引起過非常大的爭議, 謾罵者有之,同情者有之,稱頌著亦有之。宋朝的司馬光曾經毫不客氣地罵其是“奸臣之尤”。蘇轍曾經說到“……雖為宰相,而權不在己,禍變之發,皆非其過也…。。”,比較客觀公正地站在馮道的立場上對其進行了點評。明朝末年的思想家李贄則對其稱讚有加,認為馮道“百姓卒免鋒鏑之苦者,道務安養之力也。”

細細分析馮道當時所處的環境當中我們不難發現,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是政變的發動和成功,而每一次被新皇帝所重用又都是馮道被動無奈的接受。五代十國時期,國家的變化如走馬燈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讓人應接不暇。而在這種環境中最苦的莫過於老百姓。戰火的每次到來都意味著又一次面臨著骨肉分離、流離失所甚至是屍骨無存。但是馮道雖然改投門庭許多次,但心裡卻是一直裝著老百姓的,有一次他曾經給遼太宗耶律德光說“此時的百姓,佛祖在世也救不得,只有皇帝您救得了。”免除了中原百姓遭受契丹更多的侵害。在其為父守喪的時候,看著當年老百姓的收成不好,便將自己的俸祿全部用來賑濟鄉民,自己卻住了茅草棚中。

所以,我認為評價每一個歷史人物都不能脫離當時的實際情況和時代背景,要站在當時的立場具體分析事件本身的原因。馮道處在這樣一個時局混亂、意識形態嚴重破壞的時代,堅守著自己愛護百姓的初心,這在當時複雜背景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