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博羅湖鎮梅潭村:小小村落古韻濃 農耕展館留鄉愁

2022-03-30由 嶺南24小時 發表于 林業

荔枝木有什麼用途

流經博羅湖鎮、龍華、園洲等多個鄉鎮的沙河,是博羅境內兩大河流之一,自東北向西南奔去,在東莞石灣匯入東江。博羅縣湖鎮鎮梅潭村就坐落在沙河邊。

在博羅歷史上,沙河曾是一條繁忙的河流,水運絡繹不絕。一如其奔騰不息的河水般,梅潭村也繁華一時。精美壯觀的祠堂、“千金出閣道”的遺蹟……這些都展現著古村遺韻。而今,這座擁有深厚人文氣息的村莊正以古村資源、農業資源以及農耕文化為抓手,整合梳理發展新優勢,讓古村煥發出新光彩。

博羅湖鎮梅潭村:小小村落古韻濃 農耕展館留鄉愁

梅潭村古韻濃厚。

壯麗祠堂經風沐雨數百年

梅潭村歷史悠久,村裡主要生活著張、徐兩個姓氏村民。其中,張氏村民在這裡居住已經有800多年。踏入梅潭村,首先看到的是地勢平坦開闊的張氏宗祠,後面一排壯觀的花崗岩青磚祠堂奪人眼球。

據瞭解,梅潭村的張氏族人是唐代著名宰相張九齡的後代。因北方匈奴大舉南侵,張氏族人從中原避居至廣東始興縣曲江。後唐玄宗時期,曲江人張九齡官居尚書丞相。宋朝時期,張九齡後人宣義郎一路遷移至梅潭村,梅潭村的張氏後人,再次分佈遷移到各地,開啟了邑中望族的序幕。

村中老人介紹,張氏祠堂是一座三進房屋,下廳掛有一塊進士的牌匾,上廳掛著“孝敬堂”的牌匾。祠堂橫樑上,一盞寫著“丁財兩旺”的花燈寄託著村民的美好願望。祠堂邊的一些民宅,用麻石條做牆基,屋簷下還有精美的木雕:小鳥站在樹枝上,寓意喜上眉梢;一片樹葉下雕刻著一個成熟的瓜,寓意多子多孫。這些老宅歷經多年風雨,木雕的精緻仍清晰可見,處處透露出當時的繁華。

村中壯觀的祠堂並不止一座。沿著村道往裡走,便可看到袞堂徐公祠。該祠堂建於明清時期,坐南朝北,有三進。公祠兩邊修有花崗岩石臺。祠堂寬敞,第一進天井兩邊分別建有一座涼亭。臺基、牆基、柱礎、簷柱、臺階等,都用花崗岩製造。祠堂裡石柱林立,細數有18根之多,或圓或方。

樑架的石雕、木雕非常精美,瑞獸、蝙蝠、鰲魚、獅子、鹿、人物等圖案栩栩如生,鰲魚嘴裡叼著的木珠還是活動的。相對來說,古建築上的壁畫比較難儲存。但在袞堂徐公祠裡,儲存有不少彩色的精美壁畫。壁畫上畫有佛手(寓意多福)、南瓜(寓意壽比南山)、花瓶(寓意歲歲平安),還有花鳥魚蟲等。雖然年代久遠,但依然惟妙惟肖。

袞堂徐公祠旁的徐氏大宗祠,是梅潭村徐氏家族的總祠堂。這座祠堂帶有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紅砂岩支柱、柱礎、門框,也是雕樑畫棟。

古祠堂見證著歷史,承載著一代代梅潭人的精神寄託。歷經幾百年風雨洗禮,古祠堂已成為村中那道最美的人文風景。

博羅湖鎮梅潭村:小小村落古韻濃 農耕展館留鄉愁

博羅湖鎮徐堂公祠。

“千金出閣道”見證古村演變

在徐家祠堂和對面的青磚大宅之間,有一條兩米寬的水溝。“這裡曾經是一條石板路,現在成為一條水渠。”梅潭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徐沛洪說,這曾經是博羅有名的“千金出閣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村民都是從這條道進出村的。

何為“千金出閣道”?數百年以前,龍華鎮旭日村的清朝富商陳瑞龍(俗稱陳百萬)的小女兒即將嫁往梅潭村。但旭日村至梅潭村的道路坑窪泥濘,崎嶇難行。愛女心切的陳百萬為了方便女兒回孃家,到福建花重金購置花崗岩石條,由水路運回龍華;緊急招募100多名石匠,歷時一年多鋪就了這條從家門口到梅潭村的“千金出閣道”,全長10多公里,寬約3米。女兒出嫁那天,從陳家院子到通往巷口的青石道上,全部鋪上了紅地毯,格外氣派。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千金出閣道”其中一部分花崗岩被拆去建了房子,另外一部分花崗岩於上世紀70年代用於修築水利工程,沒能完整儲存下來,只剩下村裡一小段。

秋冬時節,水渠乾涸,昔日的“千金出閣道”得以重見天日。佈滿枯草的水道上,散亂點綴著新生的綠植。一塊塊花崗岩石條忽隱忽現,在日起日落間注視著村莊的繁衍生息。

博羅湖鎮梅潭村:小小村落古韻濃 農耕展館留鄉愁

徐堂公祠前廣場的古井。

村落文化陳列館展示特色農耕文化

經歷百年風雨的祠堂,承載父母心意的石徑,讓梅潭村浸潤在濃厚的人文氣息當中。而今,當週邊的遊客走進這個歷史悠久的古村內,還能品味到當地特色的農耕文化。

“這種東西是幹什麼用的?”“捕魚用的,叫‘扛’。捕魚時,堵住小的一頭,大的一頭朝著水流,魚游進來了,就出不去了。”日前,在梅潭村村落文化陳列館裡,正在參觀的市民向在場工作人員丟擲一個又一個好奇的疑問。

展館中,展出了不少傳統的農具和生活用品,有些展品十分少見。古法榨油的整套農具,吸引了不少久居城市的遊客駐足觀望。

雨衣或雨傘對於人們來說十分熟悉,而從前人們雨天穿的蓑衣也有不少人瞭解。但在陳列館裡,展出了一塊名字叫“箕貝”的物品,這種用整塊葵傘葉製作的雨具,有著類似雨衣的作用。

此外,八仙桌、雞公碗、雞公車、豆腐籮、禾隔、飯搭、水車等等,人們熟悉或不熟悉的傳統農具和生活用品,很大部分都能在這裡看到。

一個小小的村落是怎麼建起村落文化陳列館的?故事還要從一趟旅途說起。多年前,梅潭村民外出參觀、學習時,看到好多地方都建起了農耕文化館,展示以前的生產生活工具、用具。

博羅湖鎮梅潭村:小小村落古韻濃 農耕展館留鄉愁

梅潭村村落文化陳列館展示各種農耕用具。

“類似的農具,我們村也有,為什麼不能自己建一個呢?”一顆種子自此在梅潭村村民的心中種下。同時,村委也將其列入工作議程。

2015年,一位外出鄉賢捐資200多萬元,助村裡建起一座兩層樓的村落文化陳列館。村民們則積極到各家收集各種舊時農具、用具。

“館裡有一個荔枝木榨油槽。這個榨油槽現在市場價至少2萬元,但是村民都毫不吝嗇地捐出來。”徐沛洪說,村民很踴躍,幾乎都無償捐給了陳列館。

如今,這裡成為了村文化的展示視窗,陳列的水車、禾打、鹽塔、制餅器、罈罈罐罐、原始榨油機、石碓、腳踏水車等物品進行刷漆防腐處理,按歸類放入陳列館,每件物品還附上文字說明,註明物品名字、用途等。展館內還有反映該村歷史和村民生活狀況的老相片,還有該村歷史及族人的簡介。

“梅潭村有著很豐富的歷史淵源。”徐沛洪說,“希望後人能在這些農具和圖片中,熟悉家鄉的文化和歷史,形成文化自信。”

惠州日報記者盧泓宇 李燕文 賀小山 通訊員黃偉雄

【來源:惠州市農業農村局_本市要聞】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