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綠了青山富了群眾,赫章縣這個村的雷竹了不得

2022-03-18由 金臺資訊 發表于 林業

雷竹產量高嗎

初春時節,記者來到赫章縣達依鄉尖山村,在位於該村的雷竹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裡,成片的雷竹遍佈山野,茂密的竹林下面鋪著一層厚厚的穀糠,滿眼的竹海綠色給寒冷的天氣增添了強勁的生命活力。

記者看到不少竹林下面,竹筍剛剛冒土,最高的已接近10釐米,據尖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吉維介紹,過一小段時間,竹筍就可以上市了。

陳吉維說,雷竹又叫早竹,2018年尖山村依託地理和氣候優勢,引進雷竹種植專案,現已初見成效,真正綠了青山,富了百姓。

“品質好的筍子長到15釐米左右採摘,像這種每棵有4兩左右,現在冬季的筍子市場價可以達到每斤20元到30元。”陳吉維說,尖山村引進種植的竹子品種之所以叫雷竹,是因為每年開春剛一開始打雷,這種竹子就會開始出筍,和其他竹子相比較發筍的時間比較早,所以叫雷竹。

“我們目前種的雷竹有600畝,因為種的先後順序,目前產筍的在300畝左右。在發筍比較好的區域,畝產量能夠達到兩噸半左右。”陳吉維說。

因為雷竹種植要在三年後才能見到效益,合作社採取在剛種下雷竹的地裡種植矮稈作物的方式,一方面為當地群眾增加就業機會,另一方面為合作社增加收入,讓基地效益最大化。

“我們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種雷竹,每年500塊錢一畝,我們在合作社裡做工,100塊錢一天,做工多的能夠做1萬塊錢一年。”達依鄉尖山村群眾陳運國說。

經過幾年的發展,尖山村的雷竹種植已經初具規模,和其他專案一起產生了經濟效益,為促進地方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我鄉將依託現已成型的雷竹、板栗產業帶,緊緊圍繞‘一河兩帶’發展思路,沿清河一線打造集田園鄉村,共享農莊特色城鎮為一體的整合示範帶。繼續培育壯大雷竹、板栗產業,延伸產業鏈條,大力發展林下天麻,實現一二三產有機融合,為鄉村振興打好堅實基礎。”達依鄉鄉長況洪說。(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