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星雲大師的點撥: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

2022-03-15由 黃志堅談思維與人性 發表于 林業

胸前容易出汗是什麼原因

歡迎大家來到星雲大師般若智慧課堂!

心空世界明,心安世界穩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永遠心安地活著,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驅,無憂無慮,無牽無掛,淡定從容,平安喜樂

人生,註定是一場永不停歇朝著前方快速行駛的列車,想要人生越來越好,就需要對人生有所感悟。

本課程主要品鑑星雲大師諸多著作以及開示中的精華,希望

透過本課程,能深入瞭解大師的人生觀、生死觀、為人處世和修心法則,真正領悟化解人生迷局的至高智慧,活得自在灑脫

今天這講很重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個人如果追求的東西很難得到,就會產生焦慮感,例如:有的人為自己籍籍無名而著急,有的人為自己貧窮少錢而著急,有的人為沒有權勢地位而著急。

對於我們內心的焦慮,

星雲大師

淡然地說:“

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人人都可以消弭痛苦,成就事業。

那麼,怎樣才能有出世的思想呢?星雲大師從四個角度為我們解惑。

01

心懷對世事無常的警戒

星雲大師的點撥: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

星雲大師認為,出世的第一個思想:“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警覺。”

這話什麼意思呢?其實不難理解,我們每個人都好生惡死,但又都對時間的流逝無比麻木,往往回過神已是半生,讓人唏噓。

年輕的時候揮霍青春,缺少對無常的認識,總以為孝順父母、回報恩情的時間還很長,所以放肆享樂,滿足自己。但是,人不能總是沉溺,該做的事趁早去做,明白人生苦短,才能出世地看待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

星雲大師的點撥: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

朋友在二十歲的時候沒了父親,後來母親也改嫁他人。他突然失去了自己的至親,才想起了那句名言:“子欲養而親不待。”

後來,他不止一次在喝醉酒後跟我哭訴,說自己不該冷落家人,不該只顧著自己,不該自私無比。

如今他有了老婆孩子,卻依舊最關心自己的母親,因為他怕,怕世事無常,怕自己連最後可以盡孝的人也失去。

星雲大師的點撥: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

人的生命很脆弱,隨時都可能被剝奪。所以星雲大師才指點我們要重視人生的無常。

雖然我們沒辦法抗拒這種無常,但是我們可以做到每天都不留遺憾,飽含情意地去愛身邊的人,把每一天都當作最後一天去過。

抓緊還能相守的時間,為父母做愛吃的菜,空閒了帶他們出去旅遊,沒空也別疏於問候;為妻子或者丈夫捏捏肩,梳梳頭,為子女講講功課,諸如此類,盡力做好自己該做的每件事。

這樣,即使生命無常,也能坦然面對,不至於愧疚、抱憾終生。

02

保持對物質慾望的清淡

星雲大師的點撥:先有出世的思想,後有入世的事業

星雲大師認為,出世的第一個思想:“對人生要有無常的警覺。”

對物慾的寡淡,這也是出世之人最鮮明的特徵。我們想起出家人,腦海裡就會想到那些吃齋唸經、掃地撞鐘的僧人,他們的物質生活非常簡單,卻好像不乏愜意和滿足。

與僧人相反,世俗中的人都有強烈的物質慾望,這也是現在社會上人心浮躁,拜金主義橫行的原因。對馬雲叫“爸爸”,對王思聰叫“老公”,都是因為他們掌握著所有人都痴迷的巨大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