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中國人從何時開始喝茶?

2022-03-10由 鹹魚翻身用筷子 發表于 林業

茶科植物共有多少種

(注:本文純屬手輸,如有錯別字敬請諒解!其目的讓更多網友們瞭解一些專業知識,僅供學習參考。)

中國至少是世界茶的故鄉之一

茶是中國人的國飲,但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茶的,卻一直眾說紛紜,甚至連茶這種飲料是否起源於中國,也有不少人存在疑問。1823年,一個英國侵略軍的少校在印度發現了幾棵野生大茶樹,一時間從輿論到學界似乎都認定茶起源於印度。一直到1961年,中國科考隊員在雲南武定縣大黑山海拔1500米處發現了一棵高達32。 12米,樹圍達2。9米,經測量樹齡至少在1700年以上的野生大茶樹,中國作為世界茶的故鄉之一才最終被外界認可。1996年,中國科考隊員又在雲南省鎮沅縣千家寨海拔2100米的原始森林中,發現了一株經測量樹齡達2700年左右的野生大茶樹。

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已發現的茶科植物共有23屬、380多種,其中我國就有15屬,260餘種,絕大多數分佈在我國雲南、貴州和四川一帶,雖然近年來在我國甘肅、湖南等10餘省都發現了樹齡不等的野生大茶樹、但學界多數認為,我國西南幾個省應該是我國飲茶習慣和茶文化的發源地。

傳說是茶湯救了神農的命

這與傳說和相關史籍記載也相符。在我國民間傳說中,“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據說中國很多中藥和我們今天所吃的許多帶葉蔬菜,都是透過神農“嘗百草”發現,在這過程中,神農難免吃了有毒植物。傳說有一天神農連續吃到72種有毒植物生命垂危,他的弟子們束手無策,只能燒些開水,盼望他多喝些水能將毒素排洩。而燒水的地方,正好是在一棵野生大茶樹底下,有一些樹葉掉落到燒水鍋裡,神農的弟子們也無心情將它們打撈出來,不料,神農將這苦澀的茶水喝下後,竟然很快恢復了健康。以神農“嘗百草”的經驗,馬上意識到這茶葉是好東西。從此,在神農的推介下,飲茶之風迅速普及,並很快成為一種民間習俗。這個傳說,得到了唐代茶聖陸羽的確認。陸羽在《茶經》中就明確指出:“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也因此,茶最初是作為一種藥品,至少是一種保健品,而非尋常飲品,進入中國人的生活。

很多人認為有關神農嘗百草的故事只是民間傳說,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專家經過考證,傾向於認為在中國歷史上確有神農其人,是神農氏的部落首領,中國史籍中多有關於南方“蠻族”三苗、九黎的記載,而神農氏就是三苗、九黎的一支,其生息地在今中國四川東部一帶。

飲水思源飲茶思川

在現在中國產茶地圖上,雲貴川並不打眼,打眼的是江浙閩徽,其次是贛湘包括後起之秀的豫,都有相當數量的好茶出品。相比之下,雲貴川並沒有多少名品茶出產,雲南普洱雖大名鼎鼎,但對於普洱是否屬於傳統意義上的“茶”卻存在爭議。不過,中國的茶文化,雲貴川尤其是四川,卻佔著“顯貴”的地位,成都茶館多過米鋪,成都人愛在街頭茶館擺龍門陣,是很多外來者對成都的第一印象。

川人愛茶,自有其淵源。中國人飲茶習俗和茶文化起自四川,比其他地方有更多佐證。比如,東晉常璞寫過《華陽國志》,記述我國古代西南地區各地方的歷史、地理、人物、出產,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地方誌。在其中的《巴志》部分(四川古稱巴或蜀,所謂巴山蜀水),有這樣的記載:巴子國“土植五穀,牲具六畜”、“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藥,園有芳葫、香茗”。其中,“茶”就是茶,古藉中,茶字常寫作茶字,直到唐代陸羽《茶經》風靡天下,才徹底改過來。“園有芳葫、香茗”,芳葫是一種香草,香茗指的則是茶樹,這個詞到現在還常用,只不過從茶樹變成茶湯了。“園有芳葫香茗”,證明至少在周武王的時候,在四川茶樹已經開始了人工種植。據歷史記載,周武王姬發約生活在公元前1087年至公元前1043年,距今有3000多年,這同時也證明,中國人種茶歷史至少已有3000多年,飲茶歷史當然應該更長。所以說,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早飲茶、種茶甚至懂得用茶保健的民族,應該沒有疑問。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有學者考證,《華陽國志·巴志》記載的巴人向周武王納貢的茶葉產於今天的四川涪陵一帶。這個記載為什麼值得注意呢?因為涪陵就在長江邊上,古代四川交通不便,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說法,所以古時人們進川出川,大多都選擇走水路,也就是選擇沿長江順江而下或溯江而上。今天中國最主要的幾大茶葉產區,比如江浙徽贛湘,都處在長江中下流,這難道都是碰巧的事情嗎?有學者透過研究就認為,中國古代茶文化包括種茶技術的擴散,就是沿著“從巴蜀南下雲貴,東移楚湘,轉粵贛閩,入江浙,北移淮河流域”這樣一條軌跡進行。

茶學界公認,在唐代陸羽的《茶經》之前,中國最重要的與茶有關的文獻是西漢王褒的《僮約》。《僮約》其實是一份主僕契約,內容是約定雙方的權力、義務,相當於現在的勞動合同。其中涉及茶的內容只有寥寥三處,包括“舍中有客,提壺行黏”“膾魚想鱉,烹茶盡具”“牽牛販鵝,武陽買茶”。前兩節是說,家裡有客人來,做僕人的應該趕快拿茶壺泡茶給客人喝;後一節是說,僕人的工作職責裡,還包括到“武陽買茶”。為什麼說《僮約》對研究茶史重要?就重要在這4個字,它說明早在中國西漢的時候,茶葉已經有行市了,有行市,就表明種茶、賣茶在當時已經市場化,同時也說明飲茶在當時很可能已經成為一種大眾習俗。

大家都知道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司馬相如拐跑了當時的蜀中土豪卓王孫的守寡閨女卓文君,兩個人窮極無計,“當壚賣酒”,也就是兩個人一起開了個小飯館,司馬相如負責在廚房裡炒菜,卓文君則負責在櫃檯後面賣酒。這個故事在中國歷史上盡人皆知,是中國歷史上流傳最廣的文壇佳話之一。人所不知的是,卓文君不但賣酒,賣的更多的很可能是茶。因為卓文君的爹卓王孫,就是當時一個有名的茶痴,而卓文君在茶方面的知識更勝乃父。

野史裡寫過一個故事,說卓王孫在蜀地開礦鑄鐵(那個時候國家實行鹽鐵專營,卓王孫能夠獲得資格開鐵礦,足見其活動能力之強),手下工人“房傷過數”,也就是說開礦鑄鐵累出了房病(從現代眼光看,應該是吸入礦山灰塵過多)。卓文君知道後,寫信給父親,說讓這些工人喝茶就可以了,“茶洗,日服三五”,也就是說,讓這些工人每天喝三五次。效果如何不知道,野史裡沒有寫,想必好不了,但足見當時民間不但將茶當作飲料,也是當作藥或保健品用的。唐代有本野史《歡婚》,也記載一個故事,說卓王孫之所以不待見司馬相如,是因為司馬相如不懂得“茶禮”:“相如琴樂文君,無茶禮,文君父恕不待。”所謂茶禮,就是與茶有關的禮儀、禮節,比如什麼時候該向親朋奉茶,什麼時候該向老人敬茶等等,以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當時的情況,衍生也可作聘禮,也就是說司馬相如沒給卓文君的爹送彩禮,讓卓王孫見怪了。前面說過,古字,茶即茶,可見當時茶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雖然可能還沒到“柴米油鹽醬醋茶”開門七件事的程度,但不懂茶的相關禮節,至少在上層社會肯定混不開。

中國人飲茶盛於何時

清朝顧炎武《日知錄》說:“自秦人取蜀以後,始有茗飲之事”,這將中國人飲茶的歷史推到了戰國後期,比《華陽國志》的記載,至少晚了數百年,但也認可中國人好茶的習俗是以四川人為起點。那麼,中國人飲茶起於巴蜀,又興盛於何時呢?

俗話說,“亂世酒,太平茶”。中國人好茶之風以何朝何代為盛呢?中國人飲茶消費的第一個旺盛期或曰茶文化的第一個發達期,應該是兩晉。

兩晉是中國歷史上頗為特殊的一個朝代,標誌性產物是文人,文人的標誌性愛好則是清談。何謂清談?按現在話說,就是扯淡。扯淡最好的助興之物當然是酒,所以兩晉盛產酒鬼,兩晉最著名的人物“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沒一個不是酒鬼。

兩晉文士好清談,一談就沒完沒了,沒日沒夜連軸轉,在這種情況下,喝酒肯定不行,茶無疑是最好的聊天伴侶。我們現在許多人想約人談個事,都喜歡上茶館,就因為茶非但不醉人,而且越喝越清醒,當此之時也,往往“逸興遄飛,文思泉湧”。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在其《集古錄跋尾》裡說:“茶之見前史,蓋自魏晉以來有之”,歐陽修沒有說的是,為什麼魏晉人喝茶的故事會被後人大書特書,原因不在茶,而在他們喝茶時談出的那些想法以及發生的那些故事。

兩晉留名於清談,也失敗於清談。無論什麼時代,光說不練肯定都不行。所以兩晉之後,中國歷史馬上陷入亂史,五胡亂中華,南北朝北方少數民族紛紛入主中原。從小“吃肉飲漿”的“夷人”對寡淡無味的茶可沒興趣,他們有興趣的是酒、肉、奶,所以中國的茶文化至此突然出現斷層。

北魏楊銜的《洛陽伽藍記》以及宋朝不著撰人的《南窗記談》都對此有過記載,說當時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數民族將漢人喜飲的茶稱為“酪奴”,將喜歡喝茶的漢人稱作“漏厄”,將喝茶作“水厄”。酪者,奶也,漢族人喜飲的茶只能當作奶的奴僕,可見其在當時中原統治者心目中地位之卑下;至於“漏厄”和“水厄”,前面那個“厄”,指的是當時的一種大肚容器,漏厄,也就是這種容器漏了,形容漢人飲茶沒底,喝起來一盞接一盞沒完沒了;後面這個“厄”,則是當災難講,意思是說,如果讓漢人請去喝茶,就好像遭了一場“水災”。

到了唐代,隨著國運轉寰,飲茶之風又跟著興盛。宋朝蔡絛的《鐵圍山叢談》甚至說中國人尚茶之風,是從唐朝才開始,即所謂“茶之尚,蓋自唐人始”。晚唐楊華《膳夫經手錄》則明確國人飲茶之風“建中以後盛矣”。建中是唐德宗李適的年號,時間為公元780年至公元783年。這也基本得到了茶聖陸羽的確認。陸羽的《茶經》即成稿於建中元年。從《茶經》看,唐建中前後飲茶已成為民間普遍之風,以致到了舉凡“王公朝士、三教九流、士農工商,無不飲茶”的地步,茶館也開始出現,“自鄒、齊、泡、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也就是說從京城到邊鄙都有很多茶館,甬管你是什麼人,扔點錢就可以自己取著喝。

《舊唐書·李玉傳》裡更說:“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既怯竭乏,難捨斯須,田間之間,嗜好尤甚。”這個時候,城市鄉間都已經將茶看作和米一樣,是生活中須臾不可或缺之物。中國民間盡人皆知的那句俗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大概就是從這時候傳起的。

這股嗜茶之風發展到宋朝登峰造極。宋朝時,光品牌茶就已經有了90多種(見宋蔡絛《鐵圍山叢談》),比我們當今之世不追少讓。實際從唐朝以後,中國人嗜茶之風就再也沒有衰退,即使在蒙元和滿清時代,中國社會照樣茶香飄渺,而少數民族統治者也很快入鄉隨俗。現在,中國大家庭50多個民族好酒的有,不好茶的幾乎可以說沒有,甚至早在三國時,就已經出現了“以茶代酒”的先例。

如果你有意研究中國茶史,可資參閱的古籍很多。需要說明的是,中國古籍中,茶、棚、菠、茗、莽指的都是茶,自唐代陸羽之後,才最終統一稱作“茶”,不明白這一點,恐怕你就會越讀越糊塗。到現在,可以與茶字並用的,只剩下一個“茗”字,茗即代表茶,品茗也就是品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