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散文丨月半讀江流:江水翻湧,好似一頁頁翻動的歷史畫卷

2022-03-07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林業

搏風擊浪怎麼讀

月半讀江流

文丨張和平

散文丨月半讀江流:江水翻湧,好似一頁頁翻動的歷史畫卷

早飯後,我錯過高峰期,從東二環上猴子石大橋,至西南端,右拐到湘江之畔。停好車後,我在車內穿上雨衣,從容不迫地走上了江堰的堤岸。自我在長沙安身落腳以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十五這一天,只要我在長沙,我必到湘江岸上來觀滄流。在我看來,這一天的湘江流水,是一絕佳的景色。我或在風雨中漫步於江堰,聽浪嘯水咽。或佇立於壩頂,觀滄流如卷。長沙湘江之畔這一景,激人驚心動魄,撩人思緒縱橫。這一景,有如曇花,花開花落有時辰,錯過了,只有等明年。

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相傳楚人屈原哀民生之多艱,縱身躍下湘江的支流泊羅江。湘江流域的人民憫其忠,憐其仁,每到這天,必包粽子,划龍舟,以志紀念。而在我的老家,不以五月初五為節,過的是月半,就是五月十五。我的老家龍莊灣鄉,轄在漵浦,接壤隆回,語言、習俗、經濟結構都很獨特。是以在前幾年鄉鎮大撤併中,七八千人囗的鄉,仍然得以成建制儲存。是以,我承載鄉俗,無論我走到那裡,我都以五月十五為端午節,也叫過月半。在長沙,我過月半的方式,就是來看湘江,讀滄流。農曆五月十五,多半是雨天,縱使這一天不雨,江中的水位依然持高,壯闊異於平日。

雨,越來越密,越來越稠,風越來越急,越來越勁。我不打傘,是因為某年我佇立於堤岸之上,正發思古之幽情,一陣疾風隨江水奔騰飛躍而來,奪走了我手裡的雨傘。那把黑色的雨傘像一隻巨大的紙鳶,在風裡旋轉飄舞,然後一個跟頭的栽到了江流中,幾起幾伏,瞬間便沒有了蹤影。驚擾了我的思緒,影響了我的心境。自此,我月半來江岸,只穿雨衣。穿雨衣好,雨點可以直接的撲到身上,敲打著我的身體。生於滄流,起於江面的疾風撫面梳髮,感覺到自己生在風雨,融入江流。

初見湘江,我二十出頭,雖為楚人,卻生在邊鄙。山封水閉,路途迢迢,雖嚮往湘江,卻只能以心仰望。長成,入伍從戎,橫戈北疆,回鄉探親,路經長沙,我下車直奔神往已久的湘江。是個初冬,眼前的湘江很寬,破敗的江堤,兩岸房舍參錯雜亂,有經歷了世紀風雨的顏色斑駁的大宅豪舍,有承載著歷史記憶的木瓦農舍。它們吟唱著悲喜交加的古老的歌謠。堤岸的下頭,阡陌縱橫,枯黃了的蒿草在疾風中蒼涼地起伏,瘦小的水流縮在河道中間,在黯然的夕陽裡,疲憊,漫柔,傷感地蜿蜒而去。我印象最深的是湘江大橋,我站在江堤上,遠遠的看著橋想著,橋為什麼要建這麼高呢?江流只伏在橋墩下,像人站在水裡,水剛剛漫過腳背。湘江就以這個樣子進入了我青春的相簿裡。

再見湘江的時候,我已年過不惑。此次不是路過,不是觀景,而是駐腳謀生。路過湘江,江畔閒雨酒旗,江裡淺灘慢船。有時也在江邊小店,望半流殘水,喝一杯濁酒,嘆人生荒誕。

頭一次見到湘江發洪水,是偶然。車從江畔過,江水湧流聲如悶雷。我停車奔上堤岸,只見江面陡然增寬,江水已經貼近了橋拱,似乎再漲一漲,水就可以漫過橋面。我這才知道橋為什麼要修那麼高。洪水浩蕩,分得清東岸西岸,但如果不是漂浮物在移動,就分不清上游和下游。上下兩頭的水,都連結在天際。恍惚間,這是一世界的水。浩瀚的江水沒有浪花,沒有激越的飛濺,巨大的漩渦從江中湧向江岸,又一串一串地旋轉著推向遠方。深沉、渾厚、黃濁,是整條江在移動。摧枯拉朽,一往無前,有著無可抵禦的力量。我親眼看見,江流中緩緩的漂來一整棟的木房子,露在水面的屋頂,瓦似乎都沒有少了一塊。漂著,漂著,房子突然打了個頓,扭了扭身子,房子就像紙片一樣被撕碎了,瞬間就無影無形了。不動聲色的力量,水火之無情。我被震撼了。

當天正是農曆五月十五,我老家的端午節。在老家,初五要漲端午水,農曆十三俗稱漲磨刀水。所謂的磨刀水,是夏天青苗長成,牛已歸舍圈養,農民要磨利鐮刀,去田舍地頭去割草餵養牛羊。龍王五月十三下雨,是為了便利農磨刀。五月十五就是月半水。每年,這三天幾乎都要漲大水,如果這三天中遇上那一天“壬子破”,這個壬子日而且又是破日,這就預示著一定要漲大水了。歲月如流,我看見了湘江兩岸的木質房子的漸漸的消失,見證了堤岸的不斷加高加固變美,把不馴的流水慢慢地關在了堤堰之中。我目睹了江流中的飄浮物越來越少,江水一年比一年清澈。

今年的五月半,雨一直在下的,只是牛毛細雨。細雨如煙,於如霧如煙的朦朧中看江流,又別有懷抱。我看見,悽風苦雨中,三閭大夫,踏江而來,他著一襲青衫,雙手環狀高高舉過頭頂,清癯的面孔仰望著蒼天,疾風飛揚著長髮,他悲愴地呼號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而另一位偉人,攜百侶勁渡,正如蛟龍,搏風擊浪。長風中,傳來了那令人心醉神迷、蒼勁多情的湘潭囗音,他的長吟乘風破浪,穿雲遏雨,響徹蒼穹:“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我都會淚雨交匯,此時的我,看眼前翻湧的江水,就是在讀一頁一頁翻動著的歷史的畫卷。

[責編:劉瀚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