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跟曾國藩學公文:文氣篤厚

2022-03-01由 學公文 發表于 林業

文章之道什麼什麼本豐則未茂

(作者:往熹)

跟曾國藩學公文:文氣篤厚

《鳴原堂論文》選有《論起昌陵疏》,該疏為西漢名儒劉向所作。當代學人廖承良、夏劍欽先生認為劉向《論起昌陵疏》出於對君國的一片忠心,引述大量歷史事實,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薄葬、儉約之利,厚葬、奢侈之害,情辭懇切,說理明白透徹,是其又一奏疏名篇。

曾國藩氏在《鳴原堂論文》中總評該疏曰:“首段言自古無不亡之國,近世奏議不敢如此立言。至於結構整齊,詞旨深厚,皆漢文中之最便揣摩者。沅弟性情極厚,故見餘之文氣篤厚,則嗜之如飢渴。然餘謂欲求文氣之厚,總須讀漢人奏議二三十首,醞釀日久,則不期厚而自厚矣。”曾氏在總評中表達了三層意思:其一,劉向在該疏中說“自古無不亡之國”,這一說法放在任何一個朝代,都是大不敬的言論,可見漢代較後來的朝代為文忌諱較少,加上成帝性寬,所以劉向憑其忠直之心,方才能說人所不能說,曾國藩提醒弟弟“近世奏議不敢如此立言”。其二,曾國藩認為劉向此疏結構整齊,詞旨深厚,所以是漢代文章中最便於學者揣摩的一篇了。《論起昌陵疏》首言天下無不亡之國,故當常戰慄不敢諱亡;次論先代聖哲薄葬之宜,並以厚葬之禍相對照;接下來言昌陵工費太巨,諫成帝採納公卿大夫之議,以安撫百姓。可以說層層鋪墊,正反對照,最後水到渠成,結構整齊嚴謹。全篇引經據典,情辭懇切,說理明徹,詞旨深厚宏遠,令人流連往復,不忍釋卷。第三,曾國荃喜愛曾國藩的文章文氣篤厚,

曾國藩認為要求文氣厚,需要讀漢人奏議二三十篇,長期醞釀,文氣不期厚而自厚。

這其中自然表達一個意思,就是劉向這篇文章屬文氣篤厚之作。如果說第一二層意思比較好理解,那麼第三層意思就說得不大明白了,文氣是何物?篤厚又是什麼意思呢?

翔雲先生認為:“文氣說是中國古代文論中頗具民族特色的學說之一,源遠流長,濫觴於先秦孟子《論語·憲問》‘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要求作家以正氣立身,品德高尚……文氣說誕生於魏晉,發展於唐宋,而興盛於清朝”。所謂興盛於清朝,大抵主要是就桐城派而言,方苞、劉大櫆開創於前,姚鼐、方東樹、梅曾亮等繼之,曾國藩中興於後。曾國藩主張“為文全在氣盛”、“行氣為文章第一義”,但到底什麼是文氣,恐怕連曾氏自己也沒有十分清楚明白的定義。結合曾國藩家書、日記和《鳴原堂論文》中的評論,氣或者“大抵得天授”,或者為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學養,或者為精神意趣。

周頌喜先生認為,曾國藩所謂的文氣,大致有氣勢、氣味、氣象三種。論氣勢者,曾氏曾列舉了騫翥駿邁之氣、瑰瑋飛騰之氣、倔強不馴之氣;論氣味者,曾氏以《論起昌陵疏》、《賈捐之罷珠厓對》為代表,認為西漢之文,氣味最為深厚;論氣象者,曾氏在《王守仁申明賞罰以厲人心疏》總論中說:“文章之道,以氣象光明俊偉為最。如久雨初晴,登高山而望曠野;如樓俯大江,獨坐明窗淨几之下,而可以遠眺;如英雄俠士,裼裘而來,絕無齷蹉猥鄙之態。”並且這三種氣象大抵得於天授,不盡關乎學術。從這些論述中我們確實可以參以自己創作和閱讀欣賞的經驗,對於文氣有所體認,但實在難以較為精確地把握曾氏文氣論的思想。或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藝術畢竟是藝術,原本就不像科學那樣明晰。

不精確的感悟式論說對於藝術而言自有其長處,但對於寫作學這樣的實用學科而言短處也是極其明顯的,至少不利於初學者把握和學習。好在曾國藩對於文氣論在學習和創作實踐中的的運用還是有兩點較為清楚的說明,可以供我們研討。

一是“文以引聲,聲亦足以引文。”

曾國藩贊同劉氏的“因聲求氣”說,認為讀書要以“外氣”(誦讀聲)證“內氣”(文中之氣),要“求之聲氣二者之間”。他在日記中說:“溫蘇詩,朗誦頗久,有聲出金石之樂。因思古人文章,所以與天地不敝者,實賴氣以昌之,聲以永之。”文氣的外在表現即聲音的節奏、抑揚頓挫、高下長短等等,因此我們透過誦讀文章可以體會文氣之厚否,可以透過誦讀來檢驗文章的好壞。反過來說,我們反覆誦讀文氣最厚的西漢之文亦可以培養篤厚之文氣,所以曾氏認為“欲求文氣之厚,總須讀漢人奏議二三十首,醞釀日久,則不期厚而自厚矣”。以《論起昌陵疏》為例,於誦讀之間,自可感受其金石之聲,進而體會其篤厚之文氣。茲錄一段以饗讀者:“陛下即位,躬親節儉,始營初陵,其制約小,天下莫不稱賢明。及徙昌陵,增埤為高,積土為山,發民墳墓,積以萬數,營起邑居,期日迫卒,功費大萬百餘。死者恨於下,生者愁於上,怨氣感動陰陽,因之以饑饉,物故流離以十萬數,臣甚愍焉。”這段話以四字句為主,兼或七言、或五言、或八言,參差錯落,節奏起伏變化,情感真摯,沉痛哀閔之氣托盤而出!

二是“欲氣盛全在段落清”。

周豔華認為

“在曾氏看來,行文上的起承轉合即章法,與氣脈互為表裡,共同組成文章的結構,並且,章法受氣脈的約束,離了氣脈,章法也就不成為章法了。”

分段落的目的就是處理文章的起承轉合,因此段落清則起承轉合自然,文章就顯得條分縷析,一氣貫通,理順了這個氣脈,則氣可以駕馭文辭,從容驅遣,通體活脫。

曾氏曾說:“為文全在氣盛,欲氣盛全在段落清,每段分束之際,似斷非斷;似咽非咽, 似吞非吞,似吐非吐。古人無限妙境,準於領每段張起之際,似承非承,似提非提,似突非突,似纖非纖,古人無限妙用亦難領取。”這一段話說得實在有點玄妙,但其要求為文段落清,處理好起承轉合的意思是十分明顯的,我們亦可以在寫作公文時多加註意和體會。

曾國藩在評點《論起昌陵疏》時,專門標識出了段落的劃分,如“以上言自古無不亡之國,亦薄葬以免後世之發掘”、“以上因國家有興廢,引出孝文薄葬之賢”、“以上歷言厚葬之禍,合前段薄葬,總一收束”等等,就是提醒曾國荃認真體會該疏的起承轉合和段落之間的似斷非斷、似承非承、似提非提。曾國藩也承認“古人無限妙用亦難領取”,但能多體會一分,則氣盛一分。吾輩欲學文,能不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