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2022-02-28由 澎湃線上 發表于 林業

刺痛英文怎麼讀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中華文明幾千年綿延不絕,本足自豪。但近代中國,內因固步自封,外遭列強侵凌,勢運衰頹,民心沮喪。魯迅等新文化運動先驅重估傳統文化,批儒家思想,打孔家店,時有憤激之言。魯迅“偶閱通鑑,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

因此在《狂人日記》中揭示滿紙“仁義道德”的字裡行間隱藏著兩個字,“吃人”!而且,他讓“狂人”在隱喻中國歷史的“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上踹了一腳,當然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而最終歸結為“救救孩子”。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狂人日記》最初發表於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

把國家落後歸咎於傳統文化的劣質和惰性,自有——也只有——一部分的道理;全盤否定固然偏頗,但重新審視卻十分必要,今天的讀者應對魯迅一代人的處境給予同情和理解。在他們激烈的批判話語背後,是對歷史惡性迴圈和現實種種醜惡的痛恨與警覺。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和獨特性,正蘊含在一些看似極端的言論中。今天讀者閱讀這些文字時,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因為我們仍能或隱或顯地感到歷史的重壓。

魯迅對中國歷史上迴圈上演的悲劇、喜劇、滑稽劇乃至鬧劇,有深刻的反思。很多所謂“革命”“起義”,實質上是奴才式、寇盜式的破壞,改朝換代往往是換湯不換藥;因此,他在《燈下漫筆》中把中國歷史歸為人民“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魯迅一生研讀和剖析中國歷史,晚年創作以歷史故事為題材的短篇小說集《故事新編》,意在“刨祖墳”,挖掘和剷除中國歷史上的“壞種”,致力於創造“第三樣時代”。正因為具有歷史眼光,他考察中國現實社會,批判中國國民性時,就能看穿老譜,切中肯綮,找到癥結所在。

今年是魯迅誕辰139週年,我們就再一次領略一下,魯迅文字的力量。

任憑你愛排場的學者們怎樣鋪張,修史時候 設些什麼“漢族發祥時代”“漢族發達時代”“漢族中興時代”的好題目,好意誠然是可感的,但措辭太繞灣子了。有更其直捷了當的說法在這裡 ——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墳·燈下漫筆》

歷史上都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將來的命運,只因為塗飾太厚,廢話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細來。正如透過密葉投射在莓苔上面的月光,只看見點點的碎影。但如看野史和雜記,可更容易瞭然了,因為他們究竟不必太擺史官的架子。

——《華蓋集·忽然想到(四)》

現在我們所能聽到的,不過是幾個聖人之徒的意見和道理,為了他們自己:至於百姓,卻就默默的生長,萎黃,枯死了,像壓在大石底下的草一樣,已經有四千年!

——《集外集·俄文譯本〈阿 Q 正傳〉序及著者自敘傳略》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所謂中國文明者,其實不過是安排給闊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謂中國者,其實不過是安排這人肉的筵宴的廚房。不知道而讚頌者是可恕的,否則,此輩當得永遠的詛咒。

——《墳·燈下漫筆》

外國的事情我不知道,若在中國,則無論查檢怎樣的歷史,總尋不出燒飯和點燈的人們的列傳來。在社會上,即使怎樣的善於燒飯,善於點燈,也毫沒有成為名人的希望。

——《且介亭雜文·關於中國的兩三件事》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中國人的官癮實在深,漢重孝廉而有埋兒刻木,宋重理學而有高帽破靴,清重帖括而有“且夫”“然則”。總而言之:那魂靈就在做官,——行官勢,擺官腔,打官話。

——《華蓋集續編·學界的三魂》

記得在日本留學時候,有些同學問我在中國最有大利的買賣是什麼,我答道:“造反。”他們便大駭怪。在萬世一系的國度是,那時聽到皇帝可以一腳踢落,就如我們聽說父母可以一棒打殺一般。

——《華蓋集續編·學界的三魂》

說起清代的學術來,有幾位學者總是眉飛色舞,說那發達是為前代所未有的。證據也真夠十足:解經的大作,層出不窮,小學也非常的進步;史論家雖然絕跡了,考史家卻不少;尤其是考據之學,給我們明白了宋明人決沒有看懂的古書 …… 我每遇到學者談起清代的學術時,總不免同時想:“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些小事情,不提也好罷,但失去全國的土地,大家十足做了二百五十年奴隸,卻換得這幾頁光榮的學術史,這買賣,究竟是賺了利,還是折了本呢?

——《花邊文學·算賬》

中國一向就少有失敗的英雄,少有韌性的反抗,少有敢單身鏖戰的武人,少有敢撫哭叛徒的弔客;見勝兆則紛紛聚集,見敗兆則紛紛逃亡。

我們的乏的古人想了幾千年,得到一個制馭別人的巧法:可壓服的將他壓服,否則將他抬高。而抬高也就是一種壓服的手段,常常微微示意說,你應該這樣,倘不,我要將你摔下來了。

——《華蓋集·我的“籍”和“系”》

我先前總以為人是有罪,所以槍斃或坐監的。現在才知道其中的許多,是先因為被人認為“可惡”,這才終於犯了罪。

許多罪人,應該稱為“可惡的人”。

——《而已集·可惡罪》

至今為止的統治階級的革命,不過是爭奪一把舊椅子。去推的時候,好像這椅子很可恨,一奪到手,就又覺得是寶貝了,而同時也自覺了自己正和這“舊的”一氣。二十多年前,都說朱元璋(明太祖)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實是並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後,稱蒙古朝為“大元”,殺漢人比蒙古人還利害。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

外國用火藥製造子彈禦敵,中國卻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醫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是一種東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氣而已。

——《偽自由書·電的利弊》

曾經闊氣的要復古,正在闊氣的要保持現狀, 未曾闊氣的要革新。

大抵如此,大抵!

——《而已集·小雜感》

*選自《魯迅箴言》,黃喬生編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7月出版

推薦閱讀

讀魯迅,仍會或發出苦笑,或感到刺痛

讀《魯迅箴言》,讀懂世道人心

全書分歷史、社會、國民性和改革四個部分,從魯迅著作中選取精彩段落,讓讀者透過閱讀魯迅瞭解中國和中國人,書末附錄魯迅生平簡表,讀者可由此對魯迅一生行狀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本書引用魯迅著作,參閱了手稿、初刊、初版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最新版本。為方便讀者查閱原文,進一步探究上下文語境,每條語錄都註明了出處。

書中另有魯迅收藏的版畫作品三十餘幅,圖文並茂。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