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村裡姐妹組團去打工

2022-02-24由 中國青年報 發表于 林業

汕頭金梅紙業老闆是誰

村裡姐妹組團去打工

打工團的姐妹們乘坐大巴車外出打工。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二閨女”打工團人數從最初的二三十人增加到1200多人。2020年,打工團收入300多萬元——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王永欽

一位55歲的農村婦女,一呼百應,帶領眾多姐妹和村民外出務工。她因此成為種植公司的“及時雨”和當地婦女勤勞致富的“領頭雁”。

她叫呂金梅,小名“二閨女”,是內蒙古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蠻會鎮紅旗村村民。紅旗村人均耕地少,過去,很多留守婦女和村民在家沒什麼活兒可幹,靠打麻將、閒聊打發日子,而很多種植業公司在農忙時節卻常常缺勞動力。2006年,呂金梅萌生了帶村裡姐妹們出去打工的想法。

“剛開始是有親戚朋友種的地多,忙不過來,我就叫上幾個婦女去幫著幹活兒。後來知道的人越來越多,我的隊伍也大了,於是我們就成立了‘二閨女’打工團,組團出去打工。”近日,呂金梅向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介紹說。

“二閨女‘9+1’團”

大多數時候,她們就在周邊地區務工,有時也去幾百公里外的地區幹活兒,離家時間最長的達兩個半月。在近處幹活,她們每天早上6點出發,晚上八九點才能回到家裡。中午,大家吃自己從家裡帶的飯。

因為活兒幹得好,要價合理,打工團接的單越來越多,名聲也大了起來,周邊的村民慕名而來,一些貧困戶、殘疾人也想加入這個隊伍。為了不落下一個人,呂金梅想了一個以多帶少的辦法,由9個健康打工者帶1個貧困戶或殘疾戶組成打工小組。她們的團隊也因此取名為“二閨女‘9+1’打工團”。

“那些身有殘疾的婦女,要是單獨出去,老闆一般不要。如果跟團隊一起去,快的帶著慢的,老闆才願意接收,她們也就有了收入。”呂金梅說,“每次組團出去,我都要跟著,這樣心裡踏實,僱我們幹活兒的老闆也踏實。”

村民高玉霞家,老伴兒失明喪失了勞動力,2016年被確立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她說:“我忙完自家地裡的活兒,就跟著‘二閨女’出去幹活兒,一年能掙個六七千塊錢,日子越過越好。”

跟著“二閨女”打工團,不但有活兒幹,有錢賺,還不怕要不上工錢。打工團的一名成員說:“呂大姐肯吃苦、人能幹,為了大家跑前跑後。這麼大一個團隊啥事也得操心。要工錢的事我們不操心,都是她給我們結賬。”

“大家信任我,掙的都是辛苦錢,要不上工錢,我夾在中間也很不好受,所以我會想辦法。再難,也不會拖欠大家的工錢。我聯絡業務,掙的是老闆的錢,不從大家身上取一分錢。老闆一天給每人300元,我都直接給到每個人手中。十幾年了,我沒拖欠過一個人的工錢。”呂金梅說,她們的活兒得到了僱主的一致認可,2020年,打工團收入達到了300多萬元。

幸福人生打拼來

“這幾年,我們的打工收入越來越高。今年種葵花,一畝60元,有的婦女一天能種10畝,就是600元。看到大家的收入多了,日子過好了,是我最開心的事。婦女們掙了錢,提高了家人的生活水平,她們在家庭的地位也提高了。”呂金梅說。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打工團人數從最初的二三十人增加到了現在的1200多人。團隊成員中最小的30來歲,最大的65歲,婦女佔70%。農忙時節,她們常常穿著統一的衣服,圍著一樣的頭巾,坐著大客車、中巴車,有說有笑奔赴田間地頭,陣勢浩大,成為當地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近年來,巴彥淖爾市和杭錦後旗兩級婦聯一直關注打工團的成長,婦聯幹部多次到村裡慰問,鼓勵打工團的姐妹們打拼幸福人生,在打工的同時學習種植技術和經驗,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去年,在杭錦後旗婦聯舉辦的“二閨女”打工團總結表彰會上,20名打工團成員獲得“金牌勞動能手”稱號,呂金梅獲得“勤勞創富傑出帶頭人”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