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林業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2022-02-21由 翠袖賞紅樓 發表于 林業

燈蛾怎麼讀

很多時候,我們對這個世界有深深的無力感和失望。這並不是說這個世界有多麼不好,多麼對不起我們,而實在是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

這是我看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之後的第一感覺。

美國文庫評選二十世紀百部最佳英語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排名第二。這也是被村上春樹備加推崇甚至親自翻譯的一部小說。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故事講述的是二十年代,美國中西部一個貧苦家庭出身的青年蓋茨比愛上了世家出身的黛西小姐,然而由於戰爭和階級差距,二人分手,黛西嫁給了門當戶對的富豪湯姆布坎南。蓋茨比後來結交猶太黑幫老大,在禁酒期間透過藥店販賣私酒而發跡。

他在長島西卵的豪宅中夜夜笙歌,舉辦奢靡聚會,希望吸引住在東卵的黛西,最後,還是透過結交黛西的表哥、作家尼克牽線,二人舊情復燃。布坎南是個花花公子,出軌威爾遜太太。蓋茨比攛掇黛西離開布坎南失敗。

威爾遜發現妻子不忠,夫妻爭吵時,威爾遜太太看到布坎南的車子開來,跑上前去,不料開車的是酒後的黛西,直接撞死了威爾遜太太。布坎南對維爾遜謊稱車子是蓋茨比的,失去理智的威爾遜以為蓋茨比是自己妻子的情夫,於是開槍打死了他,之後自殺。

富豪蓋茨比身後淒涼,以前的座上賓都沒有參加他的葬禮,只有尼克和老父親來給他送葬。黛西夫婦則離開了紐約。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整體來看,這就是一個負心女子痴心漢的故事,但是更多評論家推崇的是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作者菲茨傑拉德說2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奇蹟的時代、一個藝術的時代、一個嘲諷的時代、一個放縱的時代。”這部小說的描寫也很好地反映了那個時代的風貌。

菲茨傑拉德也跟蓋茨比一樣出身平凡,但是透過發奮圖強成為名作家,娶到名門閨秀澤爾達,因為少年貧賤,所以發跡之後揮霍縱慾,然而他反而覺得空虛,所以29歲就寫出了《了不起的蓋茨比》,以悲劇作為主人公的結局。他自己也在44歲時酗酒過度,心臟病發作而死。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這部小說在2013年被巴茲魯曼導演搬上銀幕,基本還原了原著。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主演,片中的演員都極富於古典美,服裝和背景也非常具有復古美感,極具觀賞價值。

但是,單就小說本身來說,拋開背景的盛世虛妄和紙醉金迷,我們看到的並非很多讀者以為的感人愛情故事。

張愛玲說:窮人結交富人,往往要賠本。《了不起的蓋茨比》說的也是類似的道理。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其實窮人對於富人的態度往往分兩種極端,一種是盲目的仇視,認為對方搶佔了自己應得的資源,所以,要麼造反,要麼巧取豪奪。另一種是盲目的羨慕和景仰富人的一切,並且努力向對方靠攏,期望能融入其中,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後者。

雖然傑米蓋茲(蓋茨比原名)出身貧苦,但他像很多勵志的窮孩子一樣,自幼胸懷大志,自以為是天選之子。他把自己與那些平庸的同齡人區分開來,自律、上進,每天詳細安排自我提升的計劃,包括鍛鍊、學習、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他都嚴格執行。最終,透過不懈努力,包括採取一些正當或不正當的手段,他發跡了,富可敵國。他自以為終於進入了他夢寐以求的階層。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他改了名字,偽造了背景,又自稱曾就讀於牛津,把自己偽裝成一個世家子弟,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能徹底融入他所向往的階層,這個階層在他看來是美好且值得嚮往的。由於他自幼的自律和自我訓練,擁有出眾氣質和品味的他,很容易使大家相信他真的出身不凡。

蓋茨比不但嚮往高階層的生活,他還向往那個階層的女性。只有與那個階層的人物結合,才是真正的融入吧?他愛上了大家閨秀黛西,她的美貌、低沉的嗓音在他看來是無與倫比的,她的嬌氣和寡斷在他看來是女性的魅力,她的水性楊花在他看來是大家閨秀才有的風流倜儻。

在少年時代,他渴望財富和地位,而成年之後,他得到了財富和地位,卻錯過了黛西。因為不曾得到,所以黛西成為他心中更重要的東西。財富和地位退而成為通往黛西的鋪路石。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然而他所愛的,從來就不是真實的黛西,只是他幻想中的黛西。

他以為黛西喜歡繁華熱鬧,所以在發跡之後不斷舉辦豪華聚會,希望吸引黛西來見他。可是他的聚會只吸引來無數不相干的人物,這些人他自己都無意接見和認識。而他們在吃喝享用之後,甚至懶得來參加他的葬禮。蓋茨比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在無效社交上,只為了重會黛西。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黛西讓他帶自己走,但他不想私奔,而是選擇光明正大與布坎南攤牌,讓黛西告訴對方自己從沒愛過他。在黛西婚前,蓋茨比與她情難自抑偷嚐禁果,但重逢時,她已經是有夫之婦,電影裡的蓋茨比與黛西鴛夢重溫,這大概是為了票房需要。而原著中並沒有這樣明確的描寫,蓋茨比連私奔都不肯,怎麼會與有夫之婦通姦呢?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諷刺的是,上流公子布坎南不但出軌有夫之婦,而且甩鍋給蓋茨比。而出身微賤的蓋茨比卻一直用上流紳士的行為準則要求自己,光明正大追求愛情,結果卻不得好死。

可惜蓋茨比沒能真正瞭解黛西。

黛西並不喜歡熱鬧聚會,所以蓋茨比的豪華派對沒能吸引她前來。而蓋茨比的真誠和鼓勵也沒能使她有勇氣離開布坎南。

黛西沒能與蓋茨比結合,因為當時他是無名小卒,她不知道他會發跡,也等不及他發跡,就嫁給了世家子弟湯姆。雖然湯姆的好色荒淫令她不滿,但她捨不得他能提供的奢靡生活。她是現實的、拜金的,也是優柔寡斷缺乏主見的。

蓋茨比知道黛西喜歡奢靡生活,所以忙不迭把自己的發跡展現給她看,看著她在成堆的華衣美服中感動流淚,他心滿意足。她愛的是他這個人還是他的錢,他都不在乎,只要她肯跟他走。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如果單比較蓋茨比和布坎南這兩個人,英俊瀟灑又深情溫柔的蓋茨比自然更中黛西的意。可是,布坎南的世家背景和豪富家財更令黛西重視。直到她親眼看到蓋茨比的奢靡和浪漫勝過了自己的丈夫,她才真正動了離婚的念頭,但她依然沒有勇氣親口向丈夫攤牌。

然而,布坎南當面揭穿了蓋茨比的低微出身。黛西在驚訝的失望和酒醉的恍惚中撞死了威爾遜太太,其實,此時的她早已做出了選擇——放棄暴發戶情人,留在背景深厚的丈夫身邊。

而蓋茨比此時還在擔心布坎南會對黛西不利,其實人家兩口子早已重歸於好,商量著怎麼把交通事故的責任推卸給他。

黛西想必是萬分懊悔自己曾經被蓋茨比這個小混混迷住,所以,即便後來聽說了他的死訊,也絕無任何傷感哀悼,倒是忙不迭地快快離開此地。

窮人蓋茨比始終不能瞭解富人的心理,階級的鴻溝不是用金錢就可以填平的。

而茉特爾,也就是威爾遜太太,也是如此,她以為布坎南對她是真心,事實上,即使是她當面喊出黛西這個名字,他也是不允許的。無論他怎樣不忠,但正妻的地位是神聖不可輕侮的。布坎南對茉特爾,不過是玩弄,他不會為了她而離開黛西,更沒有勇氣向威爾遜承認自己與她的姦情。

所以,最終,愚蠢的茉特爾在對情人的幻想中死於車禍,她同樣愚蠢的丈夫被布坎南利用著殺死了他的情敵蓋茨比。

死掉的都是窮人,自私而狡詐的富人們膽怯地躲開,另找地方尋歡作樂,繼續他們空虛奢靡的生活。

尼克是個懷才不遇的作家,為了發財而奔波,做債券生意。所以,在他眼裡,勵志逆襲的蓋茨比是了不起的。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蓋茨比能從一個窮小子白手起家成為富豪,並且慷慨仗義地對待每一個泛泛之交,同時也孝敬著遠方的老父親並讓其為自己自豪,對戀人不忘初心至死不渝……應該說,做人該有的一切仁至義盡,蓋茨比都做到了。這些都是普通人做不到的,即便是蓋茨比無比嚮往的那些富貴階層人物也遠遠做不到。

所以尼克對蓋茨比說:“他們是一群混蛋,他們那幫人加一塊兒也比不上你。”

蓋茨比實現了人人羨慕的美國夢,然而夢想實現之後是迅速到來的死亡,而死因是可笑的誤殺,這使得蓋茨比先前的努力和了不起變成了一種荒誕。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所有的繁華,轉眼即散,曾經在蓋茨比生前蹭吃蹭喝,目睹其興盛並且錦上添花的那些“體面人”,在他死後瞬間消散,彷彿從未存在過。這是蓋茨比和他的好友尼克此前做夢也沒想到的世態炎涼。

蓋茨比的可悲在於,他把時間、金錢、精力、情感都花費在了不值得的人身上。而尼克會覺得蓋茨比了不起,是因為他具有和蓋茨比一樣的純真心靈,看不清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能逆襲成功的蓋茨比自然不是蠢材,他早年誤解了上流社會、誤解了這個世界、誤解了黛西,後來的他未必沒有能力看清黛西的綠茶B真面目,但他拒絕看清,他執著地要把這種誤解堅持到死。在他眼裡,黛西只需要他的保護和照顧,用他的雄厚財富和紳士風度。從這一點來說,蓋茨比倒比那些真正的世家子弟更富於貴族精神。

蓋茨比的悲劇是紳士的悲劇,更是窮小子的悲劇。他用小人的方式追求財富,於是他成功了;他用君子的方式追求愛情,結果卻送了命。因為階級上的距離,他高估了他所向往的那個階層的人性和品格,所以反受其害。

他像飛蛾投火一般毫不猶豫地獻身於他的理想,雖然這理想最終被證明只是虛妄。他沒能等來黛西的電話,只等到了誤殺的子彈。他滿懷著偉大的愛情幻想倒在了秋天來臨之前。

執著的誤解,是飛蛾撲火的結局——讀《了不起的蓋茨比》

每個人都能成為理想主義者,而蓋茨比的偉大在於,他真正把理想變成了現實,可惜他的理想是荒謬的。

死於烈火的飛蛾大概不會覺得痛苦吧?在他們的世界裡,因為希望尚未到來,所以希望永遠存在。